高考生压力大怎么开导(高考压力大怎么办,如何缓解压力)

2023-01-29 10:16: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2

随着考试越来越近,很多考生陷入考试焦虑的怪圈。 考试焦虑症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是一种心理应激现象。 对于将要迎战的考生来说,考前的心理状态比学习基础更重要。 因此正确对待考试,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压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接受焦虑,和自己和解

高考是每一个考生和家长重视的大考,许多学生感到巨大的考试压力,一旦考试出现恐惧,自信心开始动摇,学习成绩会严重下降。 一旦考试出现恐惧,自信心开始动摇,学习成绩会严重下降。 由此可见,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焦虑的确让人难受,但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适当的焦虑情绪松弛有度,给人一定的动力,促进学习。 为何要想着消除焦虑,给自己增添苦恼呢?换一种角度学会接纳焦虑,一定的焦虑情绪刺激你的神经,让你保持学习的动力,反而事半功倍。

二、正确看待考试,找对适合的方法

很多学生考前吃不好睡不好,想要好好复习却适得其反,大脑一片空白,学习效率低下。 模考不够理想,知识储备量不够,在总复习当中像只无头苍蝇一样,看上去很认真,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 这样的学习状态会给正式的考试带来消极暗示,进而影响正常考试。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最大限度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帮助考生调适好心理状态,积极应对高考、考出理想成绩?可以通过以下这3种方法:

1.肌肉松弛法

心身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肌肉的放松可以带动心理的放松。 学生在复习或者考试当中,若紧张焦虑情绪来临,可以尝试用肌肉放松法调节状态。

全身放松的方法:

1.上肢放松动作,身体直立,上肢向前伸展,转动手腕,让手臂反复抖动,进而带动肩部,使手臂肩部都有发热感觉为止。

2.下肢放松动作,身体平躺,仰卧。 抬起双腿,用手拍打大腿表面,并进行按摩。 抖动大腿和小腿,震颤度使腰臀能感觉到为合适。

3.全身放松运动,身体站于地面保持前倾,让膝盖微屈,两手向前扶地,慢慢做肺部深吸气,然后屏气,再收缩腹部吐气,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感觉心跳平稳。

4.静态拉伸动作:运动后让绷紧的肌肉恢复松弛,可以对身体每个关节保持15-30秒的静态拉伸,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僵硬和酸痛。

2.ABC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 ”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 所以,我们可以每天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将会感到很轻松快乐。

3.肯定性训练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

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面对考试压力,我们可以透过自制的方法平静情绪,保持清醒和自主,这才是成熟的心灵管理。 自制并不等同压抑,懂得自制,就是学习一套适合自己的情绪处理方法,找到适当的方法打散负面情绪的集中点,如运动、静心、找知己倾诉等,把正面能量展现出来。 帮助自己是需要决心和毅力的,也是自我成长的责任。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不容易,并肯定孩子的努力、坚持和上进的心;要协助孩子进行积极聚焦,多关注自己的优势、潜能,发现自己努力学习、考得好的科目或题目,给予孩子希望,点燃其全力以赴、努力拼搏的动力和信心。

备战中高考,学生需要学习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来自我调整负性情绪。

三、家有考生,家长应该怎样做?

考生焦虑,考生的家长也出现了焦虑的情绪。 考生家长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徒增的心理负担。

1.比起分数更重要的是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求知欲。

2.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考试,学会自我排遣,不断弱化自己的紧张情绪,树立合理的期望。

3.接纳孩子现有的水平,切忌渲染考试的难度,适时鼓励孩子,给予积极暗示强化孩子的自信心。

4.为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和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用心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实现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

5.学历对人一生发展多少有影响,但它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认知,正确看待中高考,认识到考试只是漫长人生路的其中一个环节,孩子的命运并不会由这次考试成绩被决定。

高考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一起向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上一篇:为何有梨涡的女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