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要多少钱(心理咨询大概需要多少钱)

2023-01-20 00:41: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6

非咨询师一人之事

经常遇到来访者问,咨询要做多久可以结束?

虽然我们说一般一个疗程12次,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根本不是这样。 单单建立咨访关系,至少得占用一次,有的人需要好几次,能不能建立起来,跟咨询师有关,跟来访者自己也有关。

正因为不是咨询师一个人的事,所以这个问题才没有答案。 如果有人连首次访谈都没做,电话里就问我这问题多久能够解决,我只能说“不知道”。

就好比两个人准备相亲,连人都没见着,对方性格如何,爱好如何,说话声音如何等等,都不知道,你要问这两人结婚会不会幸福,这就属于有点想多了。

咨访之间的匹配性

匹配性和咨询师人格特质有关。 心理咨询中的匹配性很微妙。 你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咨询师,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咨询师。 喜欢的,建立关系就比较顺利,不喜欢,就不大可能会有下一次。 对于没有下一次的人来说,“几次能好”,就是漂浮在空中的蒲公英种子,是否能落地尚且未知,指定地点生根发芽是奢望。

匹配性因素还涉及到费用。 有的人对物质消费很舍得,买大好几千的化妆品或动辄上万的美容卡,眼睛都不带眨的,但是拿出一点咨费作为精神成长,却犹豫不决,甚至连体验一次的决心都没有。

有的人之前对某咨询师有过初步认识,比如了解过该咨询师的简介,读过该咨询师的文章,看过该咨询师的视频,能够接受咨询师这个“人”,但是不接受该咨询师的价格。 这也是匹配性不够好。

有的人对咨询师费用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好的咨询师因为不断成长,这本身就是珍贵的资源,或者咨询师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投入得多,理所当然价格高些。 有的人什么都不看,只比低价格,谁的价格低就选谁。

所以费用方面,也会留下一些人,也过滤掉一些人。

匹配性和地理距离有关。 有的人对距离没什么想法,只要在宁波大市,开车两个小时内能到达都能接受,有的,开车半个小时都嫌远。 我有的来访来自台州、杭州等地,连我都觉得这太远,付出的代价过于大了,但是他们不觉得距离能阻挡什么,他们更看重的是和咨询师这个“人”之间的匹配性。

另外,咨询师的流派取向也是匹配因素之一。 有的来访倾向于解决某一个问题,该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有的来访倾向于自我成长,打算和咨询师之间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 不同的需求,对应的流派也不一样,每一种流派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怎样可以更好帮到来访,怎么做,最终由咨询师定。

心理咨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甚至连咨询室的布置风格都可能关乎到匹配性。

每个人,都不一样,哪有答案呢。 心理咨询不按“效果”付费,效果取决于咨访双方共同的努力,效果不但来自来访自己的评估,也来自咨询师的专业评估。 有的变化在发生,哪怕没那么明显,但也依然是变化。 好比你吃三个包子就饱了,那前面两个包子不吃直接吃第三个行不行?

​咨询师的价值

心理咨询需要来访具有强烈的改变意愿,其实就是行动能力问题。 一个道理只有在行动中才有生命,才是活的,才能发生改变。

在以上所列举的众多匹配因素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咨询师本身,人的因素永远高于物的因素。 来访也都明白,高档的家具陈设解决不了问题,不然就直接去看高档家具展了。 心理咨询的流派也不是问题,因为如果你不愿意和该咨询师说话,咨询师是什么流派都没有用。 费用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来访最终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永远有种东西花多少钱也买不到,那就是从一个人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真诚的情感,只对你的遭遇或经历产生的特殊情感。

如果条件允许,如果你愿意,做几年咨询和只做几次相比,肯定有本质区别。 心理咨询不存在副作用,时间越久越好。

只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得出一个规律,在咨询进行到第四或第五次时,会有个小小的挑战,有一部分来访走到这个阶段时会脱落,就是做咨询的动力不足。 对应到来访者的生活中,他们在建立深层关系中往往有很大障碍,只是在咨访关系中,他们会解读为“不想去”、“好像没什么用”。

事实上,这就是变化,如果不是在心理咨询中,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或者说如此鲜明地呈现出来。 如果突破了这个阶段,来访就会到达下一段旅程。

你看看,心理咨询哪能精确到多少次?

而这种不可言说,恰恰就是心理咨询的价值。


何向群,一个刚柔并济的心理咨询师。

下一篇:医保卡每年交多少钱(医保最少交多少年)(医保卡每年需要交多少钱)
上一篇:烧鸭多少钱一斤(最低一斤不到7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