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多少钱(过年)(过年鞭炮一挂多少钱)

2023-01-19 21:42: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八斤草鱼

还有不到十天,家家户户,除夕了。


虽说禁放璀璨的焰火,响亮的爆竹,照旧要挑起大红灯笼,倒上美酒咖啡,燃起红红的蜡烛,插上高高的黄香,祭奠天地祖先,接财神、喝美酒、吃饺子、看春晚、打麻将,发红包、拜大年的。

估计没有焰火鞭炮,这个年,也会多一分幽静神秘,未必一定就感情上落寞。

在很早的时候,一个镇子上,村庄里,有几个大户,买卖兴隆,财大气粗,过年,总要大大的放一堆烟花爆竹,烘托火爆的气氛,乡里乡亲面前,摆一下阔气,土豪一把。

那时候的乡民、村民,绝大部分人心淳朴,憨厚朴实,如同熟透了的大南瓜,大户人家大放焰火,也纷纷围观看热闹,鼓掌叫好,纷纷称赞“某某某,真是大户人家,除夕晚上,放了得多少多少钱的烟花”。


除此之外,这些厚道老实的乡民,还讲镇、村土豪所放烟花爆竹,进行“月旦评”,分出谁是大户,谁是二户,谁是刚暴发户,满嘴“啧啧”之声,摇头羡慕的形状。

那些富甲一方的土豪们,从村民眼神中便能读到无尽的羡慕和尊重,虚荣心、自豪感、荣耀感,充溢胸膛。

然而,近些年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抖音心灵毒鸡汤充斥,人心变坏。 变的嫉妒、眼红、见不得人好,最起码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抖音上说“在陌生人面前,一定要装阔气,因为他会尊重你;在熟人面前,一定要低调、装穷,否则,他就会嫉妒你、坏你!”

这句话,很多中国人都奉为圭臬,于是乎,现在的人越来越低调,越来越保守,越来越从众,越来越迷失自我。

过大年,乡土社会,都是老少爷们。 镇里、村里那些在外成就满满,衣锦还乡之辈,本可以自讨腰包,大方一番烟花爆竹,引得全村老少爷们的乐乐,饱饱眼福,彰显一下自己的成就作为,分享一下人生辉煌成功的喜悦。

这是完全符合人性的。

2000年前,项羽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何乐之有?”

在西方,那些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这完全毫无顾忌的。


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买烟花,横着放、竖着放、站屋顶上放,蹲在圈里放,我爱怎么放就怎么放,你管来?畅快、自由、淋漓尽致。

在我们这个乡土社会中却不行,尤其在当下这个年代更不行,你过分张扬,高调,无视别人感受,大放焰火,秀肌肉、秀实力,会遭到嫉妒、眼红、咒骂。

和善的村民可能酸酸的调侃讽刺:“彪子放鞭,精神听响。 ”

那些嫉妒心尤其强烈,且心存芥蒂,性情阴暗的则会诅咒:“不用嘚瑟,快倒霉了,才好了几年,有他哭的时候……”

这还是对身无瑕疵,没有攻击点的“生意大户”发出的诅咒。

对那些家里有个一官半职,混官场的土豪家庭,更得小心。 本来日子过的好,豪车、别墅、金钱、娇妻、子女,五子登科,都是人上人了,那些村民本来对此心里就很不舒服了,他再大放焰火,以示庆贺,这直接挑动他人敏感脆弱的神经。 往小了说,遭到几句咒骂;往重了说,给你视频、抖音,来一波舆情,搞臭搞垮,这多可怕?

所以,中国人越来越低调。

奉劝那些回家过年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官场上的成功人士,格外低调小心。

现在,农村人情越来越淡泊。


我们说在城里住单元楼,一个单元的邻居多不交往,亦不认识,住十几年,形同陌路,好似人情淡薄;曾经,在农村,以此为笑。

现在,在农村,其实邻里之间关系也大不如前。


一个村庄,虽然人居环境搞的路面整洁明亮,墙白草净,但人烟稀少、街路萧条。 邻里之间极少串门。


为什么,时代变了。

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压力”。

就如同,同学聚会,各种身份不同的同学坐在一起,说话都要小心翼翼,唯恐三观不同,触碰了对方敏感的神经。

所以说,过年禁止放这个烟花爆竹,倒是也很好,最起码,少了一种“攀比炫耀”的载体和平台,对于那些内心蠢蠢欲动,渴望大秀焰火的成功者们,也给予其熨帖内心,说服自己一个妥当的理由。

我觉着这并不是坏事,是好事。

过年么,就是图过一个团圆欢快的节日,亲爹亲娘,兄弟姊妹,一个家族的亲人聚一聚、乐一乐,吃吃酒、喝喝茶、拉拉家常,和父母挤在一个炕上睡睡觉,体验体验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重温一下乡情,就很好了,未必需要放焰火、响鞭炮,才能助兴助情。

时代进步太快,陈年的那张旧船票,已经登不上新时代这艘客船了。

现在镇子上、村庄里的99%“豪门大户”也不是二十年前了,影响力、凝聚力,综合实力,都不足够震撼镇民、村民了。

在头条、微信、抖音、短视频的滚滚浪潮中,人人都眼界开阔,自命不凡,最起码,都感觉自己“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很难再形成二十年前对显耀一方“权贵富豪”的那种“崇拜感”、“尊重感”、“敬畏感”、“榜样感”、“仙神感”。

他们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别人的成功归结为道德败坏、投机倒把、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吃软饭、拜干爹等等,却很难承认别人优秀、勤奋、卓越、吃苦奋进等优良品质。


“哼——,没啥了不起的,咱如果是他,咱也不比他差。 ”满脸不屑和猥琐。

提起谁家孩子,经商非常成功,赚了大钱,开上了宝马奔驰,大多数人回嗤之以鼻“哼,有马云有钱,烧包什么?”

同理,谁谁家孩子当了官了,也会不屑一顾:“哼哼,不用慌张,说不定那天就被纪委逮起来了。 再牛逼,有那谁谁谁牛逼,不一样抓起来了。 ”一脸愤愤不平。

这些打翻了醋坛子、撞翻醋缸的言论即便不说在嘴上,也积在心里,稍微忤逆,便大放厥词。

这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见不得人好。

此外,还有一种,曾经大放特放烟花爆竹,声势震天的,往往是家里男丁比较多的,炫耀的。 这对女孩多的家庭也是一种心理压力。 中国这个重男轻女思想是存在的。

家里没有男丁,有些村民经常说“将来连个上坟添土的人都没有,放什么鞭炮?”

这都是些非常坏、负面的言论。 人死了,就是一把灰,一捧土,源于自然,归于自然。 这些言论,除了炫耀、气人,实在没啥意思!

在这种乡村心理状态下,真的不需要放什么烟花、鞭炮;很大程度上及污染了空气环境,也破坏了邻里和谐,更增添了安全隐患。


其他那些陈规陋俗也省略省略,就像大城市过年那样。

总之,中国这两千年来,苦孔老二久矣!

下一篇:庆阳到北京机票价格(中秋团圆)
上一篇:gtx960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