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棺材多少钱一副(毛主席的水晶棺)

2023-01-15 22:54:0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13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去世,举国陷入悲痛之际。 中央领导们却迅速展开了一次讨论会议,并决定制作出一具既有中国民族色彩的,又富有纪念意义的水晶棺,来长期的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以供后人瞻仰主席的容颜。

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也被称为“一号任务”,交给了北京605和608、603三个工厂专项负责,之后在经过劳动人民的数月努力下,一座能够抗的住8级地震、纯度达99.9999%、抗氧化、抗高温、熔点高达2000度的天下第一水晶棺彻底成型。

那么,这座“天下第一”的水晶棺究竟是如何造出来的呢?在建造这座水晶棺的过程中,工人们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毛主席的水晶棺

一号任务,开始建棺

在接到上级的任务后,608和605、603三个工厂首先展开了基础的分工工作,确定由608工厂负责设计水晶棺的造型方案和内部照明系统、还有棺体成型以后抛光打磨等成型工作。 而605和603两个工厂则负责寻找建造水晶棺的水晶板块,并将水晶彻底融化,建造出一个完整的水晶棺大体。

从目前来看,水晶棺的建造好像很简单,但是在当时来讲,世界上也只有苏联的斯大林、列宁和越南的胡志明使用了这种水晶棺保存技术,而越南也是由苏联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勉强完成了水晶棺的建造。

由于这两个国家从未向外公开过任何技术资料,再加上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不好,所以608、605、603工厂面临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难题。

水晶棺模型

从一开始,在设计工作上就面临着重大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整个水晶棺的美感,还要涉及到后期水晶棺内部照明设施的位置,保证前来参观的群众,看到的是一个栩栩如生,仿佛正在熟睡的毛主席,避免因为某一盏灯光的不亮,而造成了整个照明的变化,让群众对毛主席的遗体产生不好的感官。

在水景观的设计上,中央美院的一位教授突破性地采用了梯形设计,打算用六块水晶拼接成一个罩子,以此来保护毛主席的遗体,这就是水晶棺整体的雏形了。

至于水晶棺的照明设施布置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为长期保存遗体,是不允许在面部涂抹任何色彩的,也就是说608厂的设计师们,只能靠着纯光照来营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毛主席形象。

模拟水晶棺构造和照明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紫外线灯光和红外线灯光都不适合用于遗体保存,因为这两种光线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对毛主席的遗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设计师们只能靠着普通的光线和定点采光,来营造出面部红润的毛主席。

最重要的是还要避免因为长时间的光照,造成发热的现象,进而破坏了水晶棺里的温度,让毛主席的遗体快速的衰老氧化。

为了完成这台照明系统,北京医科大学专门提供了一个保存了十余年的人头标本,在这个人头上做出了上万次的光照调整,最终使得这个人头标本呈现出面色红润有光泽的形象。

氙气灯

考虑到照明系统的长期照射和保持棺内温度等要求,北京608厂的设计专家专门采用了最先进的冷光源和光线传导技术,就连使用的灯,都是利用氙气放电而发光的电光源。

而在这套照明系统最玄妙的地方,就是它的隐秘性非常好,甚至在人民群众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候,都感觉不到这套照明系统的存在。 原因就是这套照明系统完全采用了微型镜头,固定在毛主席的棺椁左右两侧,从不同方向投射出不同的颜色,避免了有任何一个灯光熄灭,而影响整体呈现效果的样子。

事后经过多年的实际考验,也证明了608厂在水晶棺的设计和照明系统布置方面的完美。

水晶棺

水晶材料,万民协作

既然要制作水晶棺,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水晶的来源,要知道,我国的天然水晶矿是非常少的,而且作为优质级的水晶更是少之又少了,而在当时最大的水晶块也不过40公分左右,但是要制作的这具水晶棺至少要两米多长的水晶体,可是这么大的晶体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605工厂和603工厂提出,先用水晶为材料,然后将其强行熔炼成大型水晶板材。

于是为了凑齐水晶原材料,中央政府下令从有着“水晶之都”的江苏省东海县调拨大量优质水晶,并要求每块水晶都不能含有杂质,而且每平方米的水晶都不能有超过两个气泡。

东海水晶

由于事发突然,东海县根本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库存水晶,经过东海县纤维的慎重考虑,决定发动全县的人民一起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

在得知是为毛主席开采水晶后,东海县的上万户居民义无返顾地投身入矿山之中,经过数十日的奋斗,东海县直接开采出了40余吨的优质水晶产品,其中有25吨特级水晶被送往了北京,剩下一部分则送往了上海和锦州等帮助603、605工厂提炼水晶材料的部门。

然而伴随着水晶被运到北京,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东海水晶的硬度极高,是普通钢铁的两倍以上,东海水晶的熔点也非常高,受热膨胀系数小,这两个问题直接造成了,要熔炼水晶体就必须要采用超高温,但是用超高温熔炼的话,还要在熄火以后,等三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水晶玻璃里的内应力。

熔炼

可是按照上级的指示,水晶棺必须在一年内制作完成,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政府特地召集了“荟萃北京玻璃总厂”、“北京605厂”、“北京603厂”、“上海新沪玻璃厂”、“锦州115厂”、“成都208厂”等十几家石英玻璃生产单位和研究机构,在北京605厂展开了生产大会战,共同突破技术上的难题。

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一位名叫徐兆彩的技术工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工艺,采用“打砣”“塑模”“焊接”的方式,成功的解决了消除等待3年内应力的问题。 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两米多长的大水晶棺,全部都是由一块块20公分左右的小水晶板块一起焊接在一起的。

打砣

事实上前两个“打砣”“塑模”的工作其实并不难,最难的还是焊接工作,因为水晶的熔点已经超过2000度,所以负责焊接的工人务必要在扛着高温、穿着厚厚的金属防护服,在水晶融化的一瞬间完成紧密的焊接工作。

即使是这样,在真实的焊接过程中,依旧是状况频发,由于温度过高的原因,焊接工人不得不把双脚抛入水中,身后还的站着三四个人轮流为他泼水,最终在烟雾缭绕的厂房中,完成了一块长度两米二,宽度一米左右的水晶主板,事后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这块水晶的纯度高达99.9999%,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再生产出来。

打磨水晶

打磨抛光,组建成棺

1977年5月,随着水晶主板的完成,上海新沪玻璃厂和锦州115厂又接连制造出了五块大小不一的侧面水晶板,并将它们全部用送到了北京605厂,开始进行最后的打磨和粘连。

此时负责打磨的工人忽然发现,国内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打磨机器,而且在整块水晶板打磨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抛光,只有这让才能让外面的人充分看到棺里面的主席遗体。

而当时距离水晶棺的交付日期已经只剩下三个多月了,人工的打磨是完全来不及的,技术人员只能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种能够完成打磨水晶的机器,幸运的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刚好就有两个加工金属工具的打磨机床和一台可以进行抛光的大型机械。

水晶抛光

有了这两个东西,605厂的工人们顺利地把毛坯厚度100毫米的水晶板材,打磨成了厚度45毫米的水晶,并将水晶进行了研磨抛光,将它磨得像镜子一样透明发亮。

到了这个时候,水晶棺终于开始了最后一步的粘连工作了,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至,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水晶棺既要粘连的严丝合缝,不透露出一点空气,也不能让破坏整体的美感,让人民群众看到任何一点粘连的痕迹,所以605厂根本不敢用当时已知的普通粘胶。

事后,605厂的厂长亲自跑到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拜托里面的研究人员帮助制作一种全新的粘合剂,帮助他们完成水晶棺的粘连工作。

粘连水晶板

在知道是为毛主席的水晶棺研制粘合剂后,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瞬间动员了起来,接连寻找了200多个不同的配方,进行了数千次的实验,终于在半个月以后,发明出来了一种高强度、无痕迹、性能极佳的粘合胶,解决了水晶板材的粘连难题。

在所有水晶粘连完成以后,经过603、605、608三个厂的领导干部集中检查,却发现这具近乎完美的水晶棺依旧有着重大问题。 原因就出在水晶板材的打磨抛光上,因为当初为了追求抛光的完美性,所以水晶板被打磨得十分透亮,这也造成了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水晶出现了许多映像,根本不适合从外面观看。

镀膜技术研究

而为了解决这个重大问题,中科院的院士们和水晶玻璃行业的技术人员再次聚到了一起,并展开了严密的分析探讨,最后在大家的反复研究决定,在水晶棺的表面贴上用特殊化学材料构成的薄膜,那样就能避免映像的出现了。

然而当时的国内还没有大型镀膜机器,于是数十位科研专家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凭空制造了一台大型真空镀膜机,并一连给水晶棺贴上了五层薄膜,而且每层薄膜的厚度不到0.15微米,常人根本就看不出来,甚至一度让工厂的工人怀疑,这群专家不会是骗人的吧,怎么一点痕迹都没有呢?

毛主席纪念馆

直到这个时候,新中国首个无金属框架,全靠水晶制造出来的传奇水晶棺才算正式完成。

在此之后,这套水晶棺被北京608厂送到了中央领导的面前,在通过模拟抗震、密封环境、温度变化、照明检测等各方面的实验之后,中央领导决定从二十余个被送来一起竞选的水晶棺中,选中这套水晶棺作为毛主席的遗体保存容器。

直至46年后的今天,毛主席的遗体依旧完好无损地存放在水晶内部,陈列在毛主席纪念馆内,供后世人民瞻仰主席的容颜。

下一篇:包皮手术大概多少钱(小孩子做包皮手术大概多少钱)
上一篇:52度泸州老窖酒多少钱(52度泸州老窖酒多少钱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