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nghd手链多少钱(与黄金麦克风一样好)

2023-01-13 13:05: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与黄金麦克风一样好!Menley Neo-Classic 300B RC前级/耳放

作者:赖英智

摘 要: 无论如何,录音室如果能拥有一只支Dirk Brauner或Manley的Stereo型号真空管麦克风,走路都可以摇摆生风了。

我们欣赏唱片,除了部分电子音乐直接由合成乐器产生,绝大部分仍然要透过麦克风拾取声音再录制。 音响发烧友都喜欢神话,某某录音是由某某珍贵的真空管麦克风录制,那几乎就是好声的保证。 古董的Neumann U47或AKG C12麦克风的确相当贵,但这些公司近年来都推出复刻型号,Neuman称为M149,AKG称为C12VR,如果是我一定买复刻新品,而不会选没有保障的古董。 事实上,目前最昂贵的麦克风选择中,新的英雄榜包括Manley Gold Reference(与同厂的麦克风前级捆绑销售,号称拥有真空管麦克风中最好的透明度与分解析、高音延伸性,并兼顾速度感)、SONY C800G(有独特的散热系统避免真空管过热产生底噪与震动)、Neumann Solution D(特色内建了A/D转换,直接AES输出,还可连接时钟)。 另外有些麦克风的单价不算非常高,例如DPA 4011C电容麦克风,看到很多古典音乐演出时电视转播舞台上摆上数十只,加起来就不得了。

单以真空管麦克风来说,最贵的前二名分别美国Manley的Gold Reference与德国Dirk Brauner的VM1,二者都不常见,除价位太高之外,Manley更有名的是真空管前级、压缩器等产品;而Brauner则是缺少品牌历史沉淀。 无论如何,录音室如果能拥有一只支Dirk Brauner或Manley的Stereo型号真空管麦克风,走路都可以摇摆生风了。 其他真空管麦克风如Rode Classic (II)、Soundelux、Neumann M147或Lawson L47、CAD Vx2等等,售价在2000美元左右,比很多家用音响的电源线还便宜。 由于个人录音室兴起,现在也出现Audio-Technica 4060、AKG Solid Tube、Rode NTV、Groove Tube的MD及AM系列等低价的真空管麦克风,AKG Solid Tube甚至被称为穷人的C12,其余的声音质量不一。 在数字录音当道的时代,这些值得收藏又略有古意的模拟艺术,虽然不一定是好声保证,但的确有必要重新去衡量其价值。

Manley工厂巡礼,可以看到录音室设备与真空管是所有产品的核心

Manley的麦克风有Reference Cardioid和Gold Reference等几个型号,全球使用Manley麦克风来录音的大牌明星和唱片不计其数,Manley的话放、混音用通道条插件和母带处理设备,也都是世界顶极的产品,李小沛过去在央视的后期制作使用的就是Manley产品。 好莱坞有位制作人说,手工打造的Gold Reference黄金版,每个歌手来了都会为之震惊,最佳音质和歌手的终极崇拜双丰收所带来的喜悦远远大于它的售价,它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设备之一!Gold Reference应用了Manley设计的大尺寸拾音头(1.2吋的外形尺寸,1吋的6微米黄金镀层振膜),放大是二只12AT7双三极管(2011年前使用12AX7及6072),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 很多制作人都说,Manley的Gold Reference代表了用金钱所能买到,追求真正精确音乐录音极致的麦克风。

这篇文章是要评测Menley Neo-Classic 300B RC前级/耳放,结果一开始先吹捧了下Manley的黄金麦克风。 我的意思是,现阶段音响圈极少有公司从录音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制作金光闪闪的麦克风、不可思议的电子管话放、功能繁多的电子管均衡器,反正录音室需要的设备除了调音台与录音机之外,Manley几乎什么都做,而且都是顶级产品。 他们懂录音,懂后期制作的所有细节,当然也懂得如何把声音很好的还原出来。 目前Manley的负责人EveAnna看似女汉子,却是真正在音响与音乐圈子长大的,父亲拥有著名吉他功放Ampeg,EveAnna小时候的玩具就是电子管;哥伦比亚大学主修音乐,讨厌纽约阴冷潮湿天气的她决定到南加州找机会。 EveAnna没有在好莱坞发展,她听说两个疯狂的南非人在Chino经营一家小型胆机厂,于是去VTL见David和他的大儿子Luke Manley。 EveAnna从最底层工作干起,装配、测试、原型制作、工程、采购、销售、服务和公关轮着转了一圈,所以她什么都会!1993年,Luke接管了VTL,EveAnna作为David的第五任妻子共同创建了Manley Lab,开始录音器材的设计制造,产品含括麦克风放大器、电子管均衡器、动态处理器、解码器和专门的Master设备等等。 1999年EveAnna正式接任Manley总裁,她延续Manley的设计哲学:用大而厚的地铜箔、让讯号远离印刷电路板、给予电源供应巨大的能量的方法,但不要过于复杂。 少就是多、品质与超等级的零组件、让它易于生产、让它性能可靠、用上好的焊锡等等这些事。 把所有上述坚持都做好,得到的整体效果就是一流的。

在老先生David Manley去世后,目前由个性爽朗热情的最后一任夫人EveAnna Manley负责,她有“美国热电子发射女神”的绰号,生意做得比以前更风生水起

半年前试听过Manley Stingray II合并功放,对那部魔鬼鱼造型的小胆机实在爱不释手,要不是输出功率只有32瓦(超线性)/18瓦(三极)/5 Ohms,真想把它留下来。 眼前这部Neo-Classic 300B RC前级/耳放,既可以作为前级,也是一部超级的300B耳放。 先说说前级吧。 以300B直热管制作后级或合并功放不稀奇,300B的前级成品却非常罕见,我自己只听过Audio Space WE-300L和美星的MC300-PRE两部机器,原因大概是噪音控制比较复杂,而且前级用不这么大输出。 Manley这部纯胆前级使用了输入2 x 6SL7(Sovtek),整流2 x 5AR4(Ruby),稳压2 x OD3,放大2 x 300B(Electro-Harmonix)等几只管,总增益12dB,不算特别高。 Manley老先生还在世时,就说他有一些关于300B的创意,所以SE/PP 300B单声道功放可以变换出多种声音风格。 Manley采用直流灯丝供电,噪音的控制不错,用耳机听依然安静,而整流与稳压都用上电子管,在确保极低失真的同时最大保留了直热式三极管的华丽韵味。

Manley著名的VOXBOX真空管话放,还配备了Opto压缩器、Pultec均衡器、De-esser、峰值限幅器,把所有功能集成于一部机器中

在顶板上有个拨杆可切换直通、输出变压器,是的,Neo-Classic 300B RC前级有两个厂方秘制的输出变压器,如同SE/PP 300B后级的负反馈选择,可以带来音色变化。 我的经验是直热式三极管负反馈逐次增加时,可以听出来声音越来越稳,增益随之越来越小,舞台往后退,高频变差,空间感虚假,到最大值时象是一个被绑住双手双脚的巨人,声音会变得呆呆笨笨的,一点生气活力都没有。 这部前级只用局部负反馈,施加了很小的8.5dB,其他厂牌压根不会告诉你这些技术资料,说明Manley还是很有自信的。 但Manley用了输出变压器来增添色彩美感,三极管的失真是偶次谐波失真,听感上是悦耳和谐的,加上输出变压器的化妆,味道会更加有魅力。

另一部电子管的被动均衡器,大量使用无源源件减少对声音的染色,这是录音室梦寐以求的设备

在家里试听时,主要搭配NSR Vibrato的NMT数播、NSR的NS160后级,参考的前级为NSR NDP(带解码)。 作为罕见的300B前级,Manley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声音的甜美通透、活生感,以及驱动力。 不可否认的,300B还是300B,在同样一套组合中,它就是能妆点上更多的甜美气息。 透过它的晕染,弦乐好像涂上了一层特殊的漆,稍有光线它就会散发闪闪动人的光泽。 人声彷佛口中含蜜,唱出来的歌词与呼吸之间飘送着香纯的魅力。 木管则在按键上施了魔法,一点点的情感变化就会化作翩然音符灵巧的传达出来。 这种听了很舒服的质感是丽质天生的,并不是刻意调声的结果,Manley基本上还是有美式的不拘小节个性,没有特别的细腻华贵,Manley老头子的初衷大概是不想添油加醋吧。

Manley的活生感又可以分几方面来看。 Vibrato的音场是比较后退的,有着中距离的舞台规模,而Manley却是近场的,舞台几乎从左右两边包围了过来,临场的效果格外强烈。 你也可以说,是Manley的细节实在太多了,所以很明显就能看到录音中的点点滴滴,听感上似乎距离拉近了。 但其实上它一点都没有侵略性,有很好的立体感,乐团在舞台上分布自然。 此外,M300B RC前级的高频延伸非常漂亮,连带的透明感强烈但不刺激,对空间的描绘能力超高,充足的光线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这样的音乐听起来也很具象。 另一方面,300B RC有着飞快的速度感,当它播放小提琴独奏时弓弦碰击的细节,打击乐器清晰的瞬时变化,或者铜管气流喷洒时的狠劲,流畅快速使得音乐不再拖泥带水,而是活蹦乱跳的从音箱里传出来。

但Neo-Classic 300B RC前级的本质却是柔和的,它不会带来高度的紧张刺激,某些很活生的功放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人,听久了却累耳朵。 300B RC有着与电子管温度相似的热情,中频平滑不突出,细节丰富有层次感,钢琴这类音符如洪水倾泄的乐器,它照样提供饱满的共鸣声。 与输出功率受限的300B后级不同,300B前级的输出力道强劲,需要大动态时它轻松应对,需要蛮横的劲道时它力道无限,需要铺底的极低频时它也脸不红气不喘。 大输出并不会使300B RC音质的甜美受影响,或者高频的颗粒感增加,音场仍然具有良好包围感,透明度与空间感俱佳,细微的音乐表情清楚可见,铜管的火热激情毫不压抑。 反而它让低频控制力增加,参考机有更凝聚通透的低频,Manley以弹性略胜一筹。 其次,它的实体感更明确,人声饱满,中气十足的平衡度很讨人喜欢的。

接着看看Neo-Classic 300B RC作为耳放的表现。 很多人认为Manley与森海塞尔HD800是绝配,我另外搭配了Focal Utopia与Hi-Fiman Susvara二只耳机,前者是低阻高效动圈设计,后者是低阻低效平板设计。 从推力上来说,三只耳机全部顺利过关,参考的Vibrato推动Susvara平板耳机时有点勉强,高低频延伸会受压抑,Manley来者不拒完美应对。 用300B三极管制作的耳放也不多,有的背景不够安静(某国产品牌),有的力道太过柔美(如美国Cary),有的音质不够细致(另一个国产品牌),似乎这种设计吃力不讨好。 以个人意见,Manley与HD800仍不够完美,和Focal Utopia反而门当户对,尤其是售价部分。 HD800最大的优点是开阔的空间感和立体3D效果,用Manley推动变得比较近场贴面,舞台规模会有所缩小,开扬的听感也会受限。 当然Manley带来比较饱满宽厚的低频,赋予更多华美精致的质感,中高频部分通透自然,保持了极高的密度和结实,用晶体耳放推动时的生硬感完全消失。 Manley对HD800最大的帮助是让高频部分有种润泽光辉感觉,同时中频轻松,低频宽大,不是特别凌厉快速的反应很适合欣赏古典音乐。

搭配Susvara平板耳机时更能呈现Neo-Classic 300B RC作为耳放的真面目。 它推力强大,但气势不是特别澎湃;它低频丰满,但爆棚不是非常爽快,它质感精细优美,很又不是很柔很软。 我们可以说,300B RC是一部凝气成剑的耳放,它表现的各种乐器形体不庞大,但很凝聚,质感很好,人声不特别浓厚,但是歌唱的用气大小与转折听得非常清楚。 播放小提琴独奏,线条并不大,音色也不暗,擦弦细节却非常明确,小提琴手指柔弦与琴弓拉弦的不同力度都听得清清楚楚。 钢琴的琴音同样凝聚晶莹,在宽大的低频基础上,钢琴所产生的泛音清晰无比。 比较吃亏的是听一些打击乐器如钹,因为速度关系少了一点惊艳刺激,但敲击刹那清脆的质感非常杰出,感觉上就是真正敲在铜掺银的钹上面。

或许是因为长年设计录音室器材的关系,Manley连这部专为家用市场而制造的前级都有着直接少修饰的个性,就个人的喜好来说,我觉得它很好听。 当然另一个诱人的因素是售价,在美国全手工生产的Neo-Classic 300B RC,不但是值得收藏的耳放,更是少有的300B前级,售价却比国产品贵不了多少。 和Manley的黄金麦克风一样,最佳音质和发烧友之间的终极崇拜双丰收所带来的喜悦,远远大于它的售价,它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设备之一!

下一篇:核桃油一斤多少钱(每天都要吃食用油)
上一篇:核桃油一斤多少钱(核桃油一斤多少钱核桃油有什么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