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的人都是天人

2023-01-11 22:10: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明代,袁了凡,童年时期就知道自己一生的命数,此后二十余年都分毫不差,直到遇到命中贵人点拨,方如梦初醒,从身边小事一点一滴做起,直至完全逆风翻盘,实现大多数男人奋斗一辈子的终极宿愿:做高官,生儿子,老寿星,堪称教科书版的逆天改命。

袁了凡,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于是,母亲劝导他:“男人这辈子,不能成为治国之大才,就要成为悬壶济世的良医,咱家目前就这个情况,拼爹你是没指望了,我看还是学医吧,学一门手艺,既能养家糊口,又能收获一波粉丝,最主要这是你爹生前,对你的期望。 ”

看来,袁母的选择和现代人是何其的相似,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小就为我们的未来,操碎了心。

袁了凡是个好孩子,原本要遵循父母的心愿学医,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慈云寺遇到人生中第一个贵人——孔老先生,老先生仙风道骨,言谈举止潇洒不凡,声称袁了凡,本来就是一个要做官的人,并且还要将一本秘籍传授于他。

这个场景与《功夫》中,老乞丐兜售武林秘籍的场景有点类似,只是袁了凡,遇到了真正的遗世高人。

袁了凡,到底还是个孩子,哪里见过这种大场面,直接把孔老先生请回家,请母亲定夺,毕竟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孔老先生还真有两把刷子,将袁了凡的身世说得一字不差,并推测出好多将要发生的事,并且一一灵验,因此,袁了凡再次背上小书包,当起读书郎,不得不说,在拯救辍学少年的这条路上,孔老先生功不可没。

不单单如此,孔老先生还将袁了凡第二年的学习成绩一一列举: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

果然,成绩出榜那天,袁了凡的成绩单正如孔老先生的预算一样准确,袁了凡趁热打铁,赶紧算了一下自己的一生的命运,得出结论: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去首都念书,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 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

此后袁了凡的二十余年,就像是标准生产线上的发条,完全按照预算进行,以至于,袁了凡到首都读书时,已经一切都看得淡,相信自己的人生,都是命中注定,因此整整一年学习时间,只要带文字的东西,一概不看,终日安心静坐。

直到被转到南京读书时,在栖霞山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云谷禅师,袁了凡同禅师面对面,坐在一间禅房里,三天三夜,连眼睛都没有闭。

云谷禅师被袁了凡惊为天人的定力所折服,本想天下英雄惺惺相惜,不料袁了凡袒露心迹:自己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因此内心波澜不惊。

云谷禅师不愧为高僧大德,使用了激将法:“常人才会被命数所束缚,是老夫看走了眼,你不是英雄豪杰,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 ”

这招果然好用,勾起袁了凡的好奇心,于是云谷禅师讲出惊人的结论:我命由我不由天,积德行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能逢凶化吉,享受福报。

袁了凡如醍醐灌顶,瞬间开悟,积极忏悔自己原来的过失,祈求能考中举人,并发愿立志要做三千件善事,云谷禅师便传授准提咒,并提出用功过格记录每日善事与恶事,多做善事,少做恶事,并用善事抵消恶事。

从此,袁了凡就一心一意做善事,每日精进功课,从此孔老先生的预算不灵了,先是中了举人,这个举人相当于候补官员,自此有了进入官场的入场券,于是,袁了凡的动力更足,开始更加坚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

当三千件善事完成,袁了凡开始再发宏愿,祈求能与妻子生下儿子,并许诺再做三千件善事,而妻子也毅然支持他的举动,每日帮助其记录所做善事,并督促其不要虚度光阴,就这样,在完成善事的过程中,成功生下了儿子,再一次打破孔老先生的预言。

直到三千件善事再次完成,袁了凡的人生开始进入加速度,彷佛开了挂,紧接着,袁了凡开始祈求做官,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宿愿,并同时许下做一万件好事的宏愿。

果然,袁了凡开始中进士,成为一名地方父母官,任期内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积极兴办水利,并鼓励百姓耕种,免除百姓种种杂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尽管袁了凡的生活不富裕,夫妻二人却乐于行善布施,冬日里,曾将家中昂贵的丝绵,换成便宜的棉絮,就是为了能多做几套冬日棉服,赠与穷人,其虔诚可见一斑。

在不断地祈愿与完成善事的过程中,袁了凡一直活到七十四岁,比孔老先生预算的五十三岁,多了整整二十一年,而从史料记载,明代的平均寿命,男丁只有46岁,这是妥妥的老寿星;袁了凡老当益壮,一直升官至兵部职方司,相当于大明军队的总后勤部部长,至此成功实现做高官,生儿子,长寿的三大宿愿,打破了命数的束缚。

难能可贵的是,袁了凡留下了《诫子书》,详细记录自己逆天改命的历程,因此这本书又称《了凡四训》,而袁了凡的儿子谨记教诲,后来中了状元,也成为一名地方父母官。

袁了凡起初笃信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后遇到云谷禅师,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如何改变命运,遂努力改命,自强不息。 其人生经历,堪称一部励志的逆袭之路,而《了凡四训》成为一部被后世推崇备至的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搬上电视屏幕。

下一篇:80年十元人民币值多少钱(四版币彻底退市两年多)
上一篇:rav4真皮座椅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