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苗价格(2012年)

2023-01-10 20:45:5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2022年1月,这天,湖北省崇阳县铜钟村一户民房的院子里聚集着三十多位乡亲,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因为他们是来领钱的。

在人群的中间摆着一张方桌,桌子上摆着一摞一摞的百元大钞,坐在桌子旁的人名叫熊银德,正是给乡亲们发钱的人。


说起熊银德,乡亲们一开始把地租给他还特别的不放心,生怕他做生意赔钱丢下烂摊子跑路,因为他要在地里种“土疙瘩”,而这种土疙瘩附近山上也并不稀缺根本没有利可图。

而熊银德第一次出手就卖出了1500万元,几乎随处可见的土疙瘩在他手里竟然卖出了“金疙瘩”的价格,着实让众人啧啧称奇,那么,熊银德究竟做的是什么买卖?土疙瘩又是何物?他又是如何卖出天价的?

大学毕业的熊银德发现商机

熊银德出生在湖北崇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乡亲们的印象中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属于标准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可就在2012年他回到老家后做出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熊银德回家时带着妻子杨池珍,并联系附近的村民说要承包村民的土地,这时乡亲们才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地区做家具赞了下不少家业,现在回到老家是想要创业。

可是当乡亲们得知熊银德包地的目的后纷纷对他投去了质疑的目光,有人说他是有钱没地花,有人说他是人傻钱多,那么他包地究竟是为了种什么?

熊银德要种的东西叫黄精,当地人都称之为“老虎姜”,属于百合科草本植物,在村民们眼中那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土疙瘩,如果说种黄精是为了赚钱那乡亲们估计要笑掉大牙。

黄精这种东西品种繁多,主要生长在800米到2800米的山区,要说它一无是处也并非如此,黄精的根茎是一种中药材,有健脾胃、润心肺的功效,而且还可以药食两用。

但是,不论是作为药材还是食材,黄精都不算一种名贵药材,价格也只能卖到几块钱一斤,而且附近的山上也有许多野生的黄精,除了生活条件实在太差的村民会去挖了卖钱,平常乡亲们见了都懒得挖。

按说熊银德作为大学生,这些道理不应该不明白,那他为什么还要做出这个令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呢?难不成是为了种着玩?

其实不然,熊银德之所以会选择将种植黄精作为创业目标是因为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就接受长辈的熏陶,也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连大学读的也是中医药有关的专业。

所以说熊银德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更多的想法是处于热爱,想要在中医药行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他在做决定之前肯定是做了大量的调研,至少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既然中医世家的高材生都意志坚定地要种黄精,乡亲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其实乡亲们还有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回本周期长,怕熊银德到时候就拿不出钱来付地租!

“孤军奋战”

黄精的生长周期长达四年,也就是说一旦开始动工就意味着三年之内是无法获取收益的,熊银德能不能熬到第四年是乡亲们所担心的。

熊银德见乡亲们都不肯同意将土地租给自己,只要找到村长帮忙说情,村长这才将乡亲们的担忧讲了出来,熊银德得知后摆脱村长帮忙把乡亲们都聚到一起,剩下的事情就包在他自己身上了。

2012年6月,这天,乡亲们都聚集在一起,等人差不多都到齐了熊银德开始讲话,他表示可以理解乡亲们的担忧,可以预付未来五年的租金。

说罢熊银德将一个包裹放在桌子上,里面装的是他刚去银行取来的十几万块钱,乡亲们看到“真金白银”后瞬间就按耐不住了,看来熊银德是铁了心要种黄精,既然可以预付地租也就不怕他跑路了。

租地的事情就这样迎刃而解,拿到钱后乡亲们十分乐意地跟熊银德签订了租约,他一下子就成功流转了300多亩土地。

接下来熊银德要做的就是翻地,他花了几万块钱雇来专业工人进行翻地,自己也加入到其中,当时气温高的时候有三十多度,他每天在地里暴晒结果却落下了病根。

熊银德患上了皮肤病,前胸后背还有臂膀区域汗斑遍布,妻子杨池珍看了以后十分的心疼,每天都会体贴地为他抹药。

而熊银德之所以这么玩命地干活是因为马上就要到黄精播种的时间了,翻完地以后他还要到山上挖野黄精选种,如果耽误了时机那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那段时间熊银德每天起个大早背上竹篓拿着镰刀锄头就到山上挖野黄精,黄精喜阴喜湿,通常长在山的背阳面和小溪旁,而山上的路又十分难走布满荆棘。

熊银德边走边挥动镰刀铲除地上的荆棘,这些植物上都是尖刺,稍不注意就会刮出一条血道,即使熊银德熟悉了山上的环境后还是偶尔会中招,小腿以下的部位有许多细长的疤痕。

有一次,熊银德全副武装地来到山上,刚刚经历过雨水冲刷的石头有些湿滑,他看到半山腰处有一个品相不错的野生黄精顿时就来了兴致,小心翼翼的开始攀岩。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脚下的岩石太滑没有踩稳,一下从半山腰滚落下来,幸好被树枝拦住没有跌入山地的溪流和岩石中,不然轻则危在旦夕重则当场去世。

经历了这样惊心动魄的瞬间后依旧没有动摇熊银德的信念,在家里躺了几天后他又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工作,终于在播种前备好了需要的黄精种。

2012年8月,熊银德跟工人们一起播种,当完工的那一刻一种满足和喜悦油然而生,那种朝着梦想的目标稳步前行的感觉让他感到浑身充满干劲,他也开始期待着收获的那一刻。

土疙瘩变“黄金”

从播种到收获有四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熊银德也并没有闲着,为了让种出来的黄精个头更大品质更好,他每天都会到山上挖野生黄精采样分析。

熊银德将从不同地方挖来的野生黄精进行分类编号,通过这些野生黄精的品相来辨别出哪里的环境更适合黄精生长。

熊银德找到最适合黄精生长的地方后会对具体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湿度、土壤成分等等,通过这些数据在改进自己的种植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后,熊银德种出来的黄精单个重量能达到三四斤左右,初步估算亩产能够达到5000多斤。

除了关注自家黄精的生产外,熊银德还一直密切留意市场走向,他发现往年干黄精的价格一直稳步增长,2012年时,市场上黄精干货的价格就涨到了50多块钱一斤。

更重要的是黄精在做食材的领域可谓是异军突起,并且其附加值相对比药用要更高,加工成食用黄精后价格估计还要再翻一倍,大概要100块钱左右一斤。

有了这些数据做支撑熊银德也对未来的道路进行了简单的规划,如果按照鲜黄精的价格来售卖或许真就像乡亲们说的那样,可能连本都回不来,想要增值肯定要往食用黄精方面去发展。

2016年,第一批黄精成熟之际,熊银德花了二十多万在附近建了一个加工厂,专门用来加工黄精,而且他还了解到了炮制食用黄精的秘籍。

这个秘籍就是“九蒸九晒”炮制法,因为黄精自带苦味,吃起来发涩,生吃容易刺激喉咙而且也不利于肠胃消化,所以想要用于食用必须要经过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

首先将收获的鲜黄精放入清水中洗净,因为刚挖出来的鲜黄精上面粘连着许多泥土,所以第一步就是清洁,完成清洁后放入蒸箱清蒸。

蒸好后的黄精取出切片,拿到露天的空地里放在竹筐里面晾晒,这便是一蒸一晒,九蒸九晒也就意味着要重复九次以上的流程,每蒸晒一次黄精的颜色就会加深一些。

经过了九蒸九晒后黄精的味道会由苦转甜,吃起来就类似于红薯干的味道和口感,这时的黄精食用功效也才能够达到最佳。

九蒸九晒后的黄精也就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但是也会有三六九等,通过光照后黄精片所透出来的颜色来辨别黄精的品质好坏,最高品质的黄精片用手电筒照过去会透出一种玛瑙色。

这种最高标准的玛瑙色黄精能够卖上千元一斤,是普通食用黄精价格的十倍以上,也正是因为品质高所以很难做出来,很少有厂家能够做出玛瑙色的黄精片。

熊银德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又具备中医药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具体的药材制作工序还是头一次涉猎,所有的经验都是他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所以也没能做出极品的玛瑙色黄精片。

但是熊银德为了能够将收益提升到最大化,一直朝着最高的品质去努力,通过试验反复思考如何进行改进。

熊银德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就是蒸的时间长短;第二是蒸的时候火候的大小;第三就是晾晒的时间长短。

经过反复的对比实验后三个因素被熊银德逐个甄别,品质的好坏与这些因素的印象相关不大,为了找到这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他愁的整夜睡不着觉。

熊银德思前想后认为影响品质的因素无非就那么几个,自己越是心急就越是找不出来,于是调整心态沉住气,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后终于发现了那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黄精片品质的因素是温度,在15到20℃晾晒时黄精片的品质不会受到影响,虽然这样一来炮制的时间会从一周拉长到一个月,但是却可以极大地提升品质炮制出玛瑙色食用黄精,其价值也将成倍的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炮制后熊银德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炮制出来的黄精片确实都可以照出玛瑙色,但是有的却看上去灰蒙蒙像被什么东西遮住一样,不那么通透。

没过多久熊银德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炮制流程,首先把皮切掉,紧接着将黄精肉切条,纤维多的影响美观的黄精肉条筛掉,只留下品相和品质最好的精品黄精。

而按照这种流程来进行炮制,一吨鲜黄精通过层层筛选后,最后能留下的也就只有两三斤的黄精条,这些极品黄精的价格将会定到两千多块钱一斤。

剩下的那些被筛掉的黄精肉则进行切片,反复蒸晒后定价四百多块钱一斤,最次的黄精皮定价为两百多块钱一斤,按当时的产量能炮制出十多万斤食用黄精,再加上精心挑选的极品黄精大约能卖一千多万元。

结果也没有令熊银德失望,第一批黄精酒卖出了一千五百多万元,比他预估的还要高,而村民们得知他致富后也纷纷表示佩服,没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土疙瘩”,到了他的手里竟然卖出了“金疙瘩”的价格。

而这还不是熊银德的终极目标,在他看来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造福一方

等到五年租约已到时,熊银德找来乡亲们商议续租的事宜,许多曾经不相信熊银德种黄精能致富的人也纷纷来凑热闹。

熊银德看到乡亲们终于愿意支持他,也给乡亲们把租金加了不少,还提出要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下可把乡亲们高兴坏了,熊银德也一下子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多亩。

乡亲们虽然干活很起劲,但是有许多规矩却并不了解,一次,一位村民无意间将蒸好的黄精放在了不锈钢容器里盛出,结果被熊银德看到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熊银德追求的就是品质,像黄精这种食材、药材,他始终要求用竹器来当做器皿,要求员工决不能把黄精与铁器接触,最终员工也是按照要求将那些被污染的黄精全都倒掉。

熊银德看了以后又何尝不是心疼,可是为了品质这些是必须要割舍的,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到时候砸了招牌,带来的损失就不是这么一点黄精的价值了。

当然这些都是生活的一些插曲,一直困扰着熊银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前三年没有收益,虽然以现在的产量有利可图,但是前三年基本都是空闲状态,如何将土地利用率拉到最大是他想要破解的难题。

为此熊银德不惜花重金找到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请求帮助,最终研究出了黄精与蔬菜套种的种植模式,在生产黄静的同时生产应季蔬菜。

虽然种植应季蔬菜利润不大但一年也能有个两三万,毕竟土地闲着也是闲着,能够多赚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从生产到加工基本都已经定型为一套成熟的流程后,熊银德又开始在终端下起了功夫,整天琢磨着如何拓宽销售渠道。

熊银德心想既然自己生产的就是食用黄精,为什么不再进行深加工用黄精制作食品呢?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熊银德打造出了黄精饼、黄精排骨汤、黄精酒、黄精膏等等多种产品,在2021年,公司的销售额突破3000多万元,熊银德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2022年1月,又到了续租的日子,熊银德赚钱以后从没有亏待过老家的乡亲们,租金从开始的几百涨到8000块钱一年,还带着县里200多个农户一起种黄精致富。

熊银德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从一开始就发现了市场规律,再加上专业知识的加持和兴趣的驱使,最后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或许在乡亲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其中的心酸或许只有熊银德体会最深!

下一篇:商人梦见红色石头(女人梦见红色石头)
上一篇:职员梦见盖红色的被子(梦见儿子盖红色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