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陵园门票多少钱(华国锋辞职后外出)

2023-01-09 14:09:2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在我国有这样一位领导人,国家需要他时,他全力以赴为国家做贡献;完成使命后不贪恋权势,选择全身未退,并且对过去的功劳绝口不提。

这位前半生峥嵘后半生恬淡的领导人就是华国锋。

从中央政治舞台隐退后,便“销声匿迹”,成为一个普通的民众安享晚年。

逛街时被路人认出来,询问是华主席吗?他头也不抬地低声回道:“不是!”

每年有两天必出门

辞职退休后,华老一直居住在皇城根南街9号院的一个院子里,含饴弄孙,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退休后享受的仍然是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但他本人却很少摆谱子,常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其实,刚退休时,华老常常会陪着家人一块出门溜达,虽然很低调,但总是会被路人认出来,既打扰到了与家人的幸福时光,也给群众带来了不便。

有一次,华老带着外孙女去北海游玩,为了防止被认出来还特意带了口罩,可惜还是被人认了出来。

有人上前来问他是不是华主席?华老头也没抬头,低声道:“不是。 ”

可惜路人却不相信,认定了他就是华国锋主席,其他的路人也纷纷围过来。

最终公园也没逛成,还惹得外孙女不开心。

之后,华老就很少再出门了,不愿意兴师动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愿给别人带来不便。

但是一年中有两天,无论风吹雨打,华老是一定要出门的。

一天是毛主席的诞辰:12月26日;另一天是毛主席的忌日:9月9日。

毛主席纪念堂建成以来,华老每年都会在这两天带着工作人员与家属一起来到这里,对着毛主席的遗像大声喊道:“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上三个躬。

这个传统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变过

2007年,毛主席诞辰114周年之际,华老想像往常一样去看毛主席,给毛主席鞠躬。

但是,华老身体太差,多次因为病情加重住进医院,甚至医生建议华老不要离开医院。

家人也因为担心他的身体,严厉反对他去看望毛主席。

无论家人怎么阻拦,华老都坚持要去,一脸难过地说道:“这是最后一次了,你们也不让我去吗?”

医生曾经多次对华老下过病危通知书,但是华老的家人知道毛主席对华老来说意味着什么,最终还是陪着他一起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来到毛主席遗像前,华老推开了家人搀扶他的手,颤颤巍巍的站着,然后像每次看望毛主席那样,大声的喊道:“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这一次,华老没有立刻离开,他知道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来了,在毛主席遗像前沉默着站了许久,似乎是想要将心里的话通通跟毛主席讲一讲。

华老是毛主席钦定的接班人,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你办事,我放心。 ”

毛主席去世后,华老接过了他手中的担子。

1980年,华老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1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职务,第二年正式从中央政治权利中心退出。

此时的华老刚刚60岁,慢慢地淡出公众的视野后,外界便很少能探知到关于他的消息了,开始了平淡而又幸福的晚年生活。

淡然面对权力更迭

华老的晚年生活爱好,可以用“两爱一不爱”来总结。 不爱谈政事,却爱练字,爱种菜

华老退休后,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很照顾他,直接派了一个警卫班专门为他服务。

但是,华老却教导孩子们不要眼高手低,并给家里立了规矩:厨师做饭,小辈们要负责洗碗;要做个节俭的人,杜绝浪费;子女不允许出国、经商。

华老的几个子女既没有出国的,也没有选择经商的,全部都靠着自己的本事本本分分工作。

有人敬佩他的淡然,尊敬的称他为“华老”,他本人对这个称呼也觉得很自然。

有些人却出于恭维,仍旧称呼他为“华主席”,华国锋对于这个称呼觉得很不自在,毕竟早已退休,已经不是主席了。

但他也没有责怪,只是很自然地提出建议:“不是主席啦,叫‘同志’吧。

当有人跟他说起以前的那些事,华老就会摆摆手,不听也不让家人讨论。

当别人跟他谈起时事,华老也只是说:“他们现在做得很不错。 ”

虽然不谈政治,但华老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却一点都不少,每天坚持读报纸,守在电视前等着看新闻联播。

并且看的很痴迷,华老的外孙女苏佳表示:“看新闻看的很入迷,经常吃饭都叫不动他。 ”

研习书法,以书会友

除了看新闻,练字也是华老最大的爱好之一。

华老从学生时期就开始练字,参加革命后也坚持利用零散的时间练习,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

不过,革命时期条件不是很好,华老就忙里偷闲,拿一根小棍在地上写,或者用手在大腿上练习,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

退休后,华老便有时间也有条件投入到练字这个兴趣爱好上了。

华老最爱的是颜体,在学生时期最常练习的就是颜体和柳体,他认为颜体笔法稳重、结构端庄宏放,重心平稳,气势开张,字形舒展,丰茂浑厚,简单来说就是非常的好看,让人百看不厌。

刚退休的那几年,华老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练习书法和读书上,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来到书房练字。

他对毛主席格外的崇拜,执政时提出了“两个凡是”,退休后不厌其烦地写了一遍又一遍毛主席的诗词。

练完字后,华老会将那些不错的作品挂在墙上,时间久了,一整面墙上全是他写的毛主席的诗词。

最令华老满意的一幅作品,应该就是“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悬挂在毛主席纪念堂上,这是他为自己一生中最尊敬的人所写。

有些书法爱好者对华老的字评价很高:“表面上看质朴、平淡,但实际上很有骨力,功力很深。

华老也经常以字会友,来来往往的人也为这个小小的四合院带来了许多人气。

见到华老的人,都觉得他像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爷爷,腰板挺得直直的,待人接物一点架子都没有,完全看不出来曾经是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在与人讨论时,华老常常指着那面挂满毛主席诗词的墙说:“那些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但可惜即使我再练一百年的字,也写不出来毛主席那样的诗,写不出来毛主席那样的字。

实际上华老的字价值很高,被很多人收藏,曾经有一幅字被拍卖到了150万。

因为华老平易近人,经常会有人前来求字,对此,华老只一个原则,就是绝不提商业性质的字,只写公益的。

后来,由于生病,华老经常体力不支,无法完成长篇作品,但他也依旧尽量满足前来求字的客人。

2002年,华老得知自己的字很受市场追捧,甚至有人开始仿照他的字迹,说是华老新作。

从此之后,华老便公开表示封笔,不再给人题字。

都说字品见人品,华老对生活的态度和处事原则令人敬佩 。

与葡萄的约会

如果说写字是修身养性,那么种果树蔬菜就是一种情结与健体相结合的锻炼方式了。

每一位来到他四合院的人,都对满园的果树蔬菜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两排特别大的葡萄架子。

华老工作时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现在退休了,时间便空了出来,可以好好地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刚退休两年,华老便开始了种葡萄的“大计”,只要闲下来就往北京郊区的几个葡萄园跑,向专业人士请教如何合理地种植和安排葡萄。

这些工作人员特别佩服华老的博学多识,除了葡萄外,还懂得非常多的农作物种植知识,便经常与华老一起“切磋”。

华老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在院子里支了两个特别大的葡萄架子,据说最多的时候种了五六十个葡萄的品种。

可惜,华老有糖尿病,饮食需要严格控制,对于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葡萄,只能看,不能吃。

华老的外孙女对于他特别佩服,葡萄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华老就能判断出来,这颗葡萄树会在什么时候长成什么样。

院子里除了葡萄外,还种的有樱桃、苹果、李子、桃、核桃等等,果树下边的地也没有空着,还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整个院子就像一个家庭版的植物园

每到收获的季节,华老会将多余的果实送给亲朋好友和部队里的战士们,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华老如此热衷于种菜,与他年轻时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在地方当政期间,华老喜欢跟毛主席一样走群众路线。

因此,他深知百姓的不易,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这也让他与袁隆平院士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与袁隆平之间的友谊

华老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时,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搞好科研,培育出优质的种子,就能让粮食大丰收!

因此,当袁隆平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增加粮食产量的设想时,得到了华老的大力支持。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项目过程极其曲折,但在他低谷时,华老真诚的鼓励他支持他,还力排众议,请袁隆平在省农业科学实验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


1974年,杂交水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如何将新品种的水稻推广出去,成了一个新的难题。

此时,已经是第一副总理的华老再次用实际行动支持了袁隆平,杂交水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粮食获得了大幅度增产。

每当回忆这段往事时,袁隆平都深情地说:“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怀着对华老的感念之情。 杂交水稻有今日的辉煌,离不开华老的支持。

2004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华老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立刻给袁隆平打了通电话,请他一定要好好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2008年4月,华老的身体已经非常差了,却依旧亲自给《袁隆平口述自传》一书写了序言。

序言中说道:“我与袁隆平同志相识,已经快40年了。 我们相识的媒介,就是他的杂交水稻研究。 如今,他已经是全中国和全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了,而我却垂垂老矣!”

此时距离华老去世只有4个月,这也是他在正规出版物中留下的最后的文字。

最后的遗憾

在华老看来,2008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北京举办奥运会,他每天翘首以盼,期待着奥运会开幕式那天快点到来。

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华老经常告诉家人,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去现场亲眼看一看奥运会的开幕式,为中国的腾飞做一个见证。

可惜,天不遂人愿,华老病情加重进了医院。

8月1日这天,华老出院了,可惜在家呆了不到一天就又回到了医院。

第二天奥运会开幕式彩排,司机给华老拿了开幕式的门票,但是期盼已久的华老却说:“我老了,你们去吧。 ”

这一次,华老没能离开医院的病房,也没能亲眼看上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遗憾。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这一天,距离毛主席的忌日只剩20天,但华老终究没能再去到纪念堂内看上一眼,并在毛主席的遗像前,喊出那句:“向伟大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

下一篇:建一个养猪大棚多少钱(农村建养猪大棚需要多少钱)
上一篇:人工肾的价格(人工肾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