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哄抢榴莲致中毒(村民哄抢榴莲中毒)

2023-01-04 03:00: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29

导致中毒的原因是副溶血性弧菌。

针对“523位居民食用从万尾海域捡来的榴莲后出现不适症状”一事,2020年9月1日,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治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食品安全专业人员,与防城港市、东兴市相关单位联手,经过缜密的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最终查明前述事件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2020年8月26日,广西防城港市万尾金滩海域一艘装满榴莲的货船侧翻,当地村民打捞漂浮在海面的榴莲。 村民食用打捞上来的榴莲后,出现群体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扩展资料

副溶血性弧菌是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 日常潜伏于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偶尔通过盐腌制品或咸菜、腌肉、咸蛋、酱菜等传播。 这种致病菌在海里非常常见,除了海产品外,其他食物包括本次事件中的榴莲,经海水浸泡也有可能被污染,人一旦进食可导致食物中毒。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潜伏期为1小时~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初期有腹部不适,全身寒颤,有阵发性加剧且部位不定的腹痛,伴恶心、呕吐,继之发热、腹泻,为水样便、糊状便、洗肉水样便或脓血便。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官方通报村民哄抢榴莲食物中毒: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参考资料来源:千龙网-官方通报村民哄抢榴莲食物中毒 “真凶”找到了

下一篇:官方通报村名哄抢榴莲食物中毒,食用榴莲为何中毒?
上一篇:广西村民哄抢榴莲,食用后中毒,官方给的解释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