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稻8号糯稻新品种是从牡粘3号×东青241的杂交后代经多年运用集团选择、系谱?

2023-01-03 00:49: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5

龙稻8号糯稻新品种是从牡粘3号 ×东青241的杂交后 代经多年运用集团选择、系谱选择和生态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 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糯性强、耐冷、抗病和高产的特点。 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措施。 器 一 关键词: 水稻;龙稻8号;选育;特征特性 l丽藤 而 I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1001—4705(2010)09-0106-02 龙稻8号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水稻栽培面积连年增长,2009 主要病害接种鉴定、自然鉴定相结合 年已接近262万hm ,糯稻等特用稻栽培面积较少,为 图 1 龙稻 8号选育过程 满足人民群众对特用稻米的需求,丰富百姓的餐桌,改 2.2 产量分析 变黑龙江省糯稻品种较少的局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303.7kg/hm ,与 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进行糯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历经 对照东农418相比,平均增产5.7%。 2006年区域试 10年选育出的优质、高产、多抗糯稻新品种。 验平均产量 7669.3kg/hm ,与对照东农418相比,平 1 品种的选育经过 均增 产 7.8%。 两 年 区域 试 验 平 均 产 量 为 以牡粘 3号为母本,东青 241为父本杂交,经过集 7486.5kg/hm ,与对 照东农 418相 比,平均 增产 团选育,再经系统选择育成 (图1),原代号哈02—4。 6.75%。 2007年生产试验产量平均为 7952.2kg/ 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水稻预备试验 ,2005年和 2006 hm ,与对照东农 418相 比,平均增产 4.5%。 区域试 年参加黑龙江省糯稻区域试验 ,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 验和生产试验 的平均产量为 7719.4kg/hm ,与对照 糯稻生产试验,同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东农 418相 比,平均增产 5.63%。 员会审定。 表 1 龙稻3号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株高90cm,穗长 16crn,平均每穗粒数9O粒,颖壳 红褐色,成熟后紫色,千粒重27g,主茎叶片 12片,棒 状穗,剑叶上举,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抗病、耐盐 收稿 日期:2010—06—27 基金项 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 目(GA06B102-3-5)资助。 2.3 米质分析 作者简介:洛 育 (1979一),女,黑龙江省鸡西市人;研究实习员,硕士,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研究方向:水稻育种及高产生理。 通讯作者:张凤鸣(1957一),男 ,黑龙江省阿城市人;研究员,研究方向: 3年米质分析结果 (表2)表明,龙稻8号的糯性较强。 水稻育种及栽培。 · 1O6 ·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洛 育等:糯稻新品种龙稻8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分析 表2 龙稻 3号米质分析结果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插秧规格 该品种生育期 135d,需活动积温为2502oC,适合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插秧规格为30cm× 13cm、30cmX20cm、33cmx16.5era(视不同地力情 况而定)。 播种期为4月 l0~20日;育苗期为4月 l0 注:表q-数据均来 自农业邗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 (哈尔 日~5月20日;插秧期为5月 15~25日。 滨)。 3.2 施肥方法 2.4 抗稻瘟病性、耐冷性分析 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增施农家肥,氮、磷、钾肥配 从表 3可以看出,经过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连续 合施用。 施纯氮 120kg/hm。 、纯磷 70kg/hm、纯钾50 2年的抗稻瘟病鉴定结果,龙稻8号的抗性与对照相 kg/hm ,氮肥的一半、磷肥的全部、钾肥的一半作底肥 仿,属抗稻瘟病品种。 经过连续两年的 18%减数分裂 施人,其余作追肥施用。 施足底肥,提早追肥。 期人工冷水串灌,龙稻8号的空壳率均低于对照品种, 3.3 水层管理 耐冷性较强。 生育前期以浅水层管理,浅水移栽,浅水缓苗,浅 表3 龙稻 8号抗稻瘟病鉴定结果 水分蘖。 中后期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 收获前不宜 撤水过早,保持根系活力,达到活叶活秆成熟。 3.4 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能减少病虫鼠鸟危害,同时要做好晾晒 脱粒工作。 注:表中数据均来 自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 (上接第 105页) 盛,分蘖较强,有效穗多,平均有效穗 243万/hm ,平 性较好,区试平均生育期比Ⅱ优838早 1天,在贵州省 均实粒数 141.1粒,平均结实率 78.6%,谷粒长粒型, 区域内能种植汕优63、金优63、Ⅱ优838的区域均适 稃尖无色无芒,籽粒饱满,平均千粒重29.2g,全生育 宜种植中优T16。 期平均 156.8d,比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对照 Ⅱ优 838早 4.2 栽培技术要点 熟 1d。 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按五.五栽培技术进 3.2 抗性表现 行最佳:5叶期插秧 (发根力强、有利分蘖),移栽前 2007年田问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总评为 “感病”, 3~5天施 “送嫁肥”(带肥壮秧、有利早生快发),窝距 2008年田间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总评为 “感病”;耐冷 l6.55cm插秧 (确保基本苗),移栽后5天施 “分蘖肥” 性鉴定结果 2007年、2008年均表现为较强。 (增强表层根系活力,返青快 、分蘖早),50%的氮肥作 3.3 稻米品质 穗肥,NK前肥后移(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 (武汉)检 (1)适时早播。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 测,米质主要指标表现:整精米率 65.1%,垩 白粒率 (2)培育适龄壮秧。 旱育秧或两段育秧秧龄期不 36%,垩 白度 3.4%,直链淀粉含量 22.8%,胶稠度 56 超过 30d。 mm,粒型长/宽比3.0,透明度 1级。 2008年稻米品质 (3)合适的栽培密度。 一般 1.2万 ~1.4万穴/ 检测除垩白粒率约有超标外,其余均达到国标三级优 667m ,宽行窄株。 质稻谷标准。 (4)肥水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强调 N、 2009年贵州省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 P、K配合施用,适时早施分蘖肥,看苗施穗粒肥。 在达 食味品评中中优T16获79.3分(对照60分)。 到分蘖盛期时,有条件的情况下适时晒田。 在低热地 4 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区400ITI海拔以下植株生长较快,株高一般接近 130 4.1 适宜种植区域 CI'/I,栽培上不要偏施氮肥,防止倒伏。 中优T16属迟熟杂交籼稻,高产、稳定、优质、抗 (5)病虫害综合防治。 方法与一般杂交水稻相同。

下一篇:糯稻的鉴别方法
上一篇:一升汽油多少钱(92汽油多少钱一升?最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