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2023-01-02 02:41: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0

一、虫蛀

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 中药材(饮片)及其制剂大都含有淀粉、脂肪、糖、氨基酸等,营养丰富,当温度在25℃~3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中药材及饮片含水量在15%以上时,极易滋生害虫,发生虫蛀。 中药经虫蛀后,会形成蛀孔,产生蛀粉,成分损耗,且会受排泄物污染,造成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如泽泻、莲子、甘草、党参等最易受虫蛀蚀心。

二、发霉

发霉是指在适当温度(20℃~35℃)和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中药表面附着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滋生的现象。 它能够侵蚀药材内部组织,使其变质,以致失效。

三、变色

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空气、日光的影响而引起中药自身原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变色的原因主要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或由于酶的作用而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反应而产生新的有色物质。 例如花类药材,光线直射过久,就会褪色。 颜色的变化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发生有效成分的变化。

四、走油

走油也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深等现象。 因此,贮藏这类药材,必须放置阴凉干燥处。 此外,常见的变异现象还包括中药的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融化、升华、腐烂等。 因此,要恰当地贮藏中药,以避免上述常见中药变异现象的发生。

下一篇:【推荐】忻州原平信用卡取现的地方.
上一篇:生药的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哪些变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