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多少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01-01 07:57: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3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法律分析

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年龄和精神状况,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 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 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1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作出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心智健全,主要依据自然人的认知能力来判断。 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设定的。 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是判断其是否心智健康的关键。 如果他在行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为是适当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对方也没有理由认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碍,那么他的行为也是依法可以撤销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无、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条件的影响。 如年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状态这些先天或应然的生理条件,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一篇:健身后颈部肌肉酸痛(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缓解)
上一篇: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