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堂怎样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22-12-30 06:26: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6

一、 综合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意见》指出: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 因此,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教育专业目标是,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且能组织中学课内外教学活动等。 《大纲》提出应 “正确处理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强调“英语教学不仅要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训练,还必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

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样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 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贯穿大学三年,课时比重最大。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融入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本文以由黄源深、虞苏美、邹为诚主编(综合英语教程) 为例,提出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二、 将德育教育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普遍重视学生就业,学生也渴望了解与就业有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对于涉及职业道德、诚信意识、管理意识和合作意识的课文,除了讲解其中的知识点之外,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培养职业道德。 当今的大学生面临很多就业问题:如,就业迷茫、人才饱和等。 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困难尤为突出,除了人才饱和外,就业渠道窄,跨专业就业的困难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如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的My First Job,作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帮自家餐馆的顾客擦鞋,在成为美国陆军军官之前,收拾过餐桌,当过清洁工。 虽然擦鞋,收拾餐桌,做清洁都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正是通过这些实践,使得作者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作者的工作经历,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任何事都要从小事做起。 此外,第二册中的He Was My Father 阐述了同样的道理: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文中的主题。 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清洁工也好,老板也好,都应全身心投入,做到认真守时。 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是擦鞋,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让顾客满意。

(二)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让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恋爱问题是“道德修养和人才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P106) 大学生恋爱既能丰富生活体验,也能促进心理成熟,让他们乐于承担责任。 但是,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如第一册的第四单元《等电话》,课文讲述了女孩在家等候男友的电话时的心里活动---纠结和斗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讲述身边发生的恋爱事例,探讨如何培养健康的爱情观,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正确对待恋爱的挫折。 提醒学生,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是责任的承担;作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处理好学业和恋爱的关系,把学业放在首位。 英语教育专业的女生人数较多,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性意识、婚恋道德观十分重要,并“引导女生在恋爱、婚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2](P59)

除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还应让学生理解、珍视父母的爱。 如第一册 The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以动人的笔触提示父母之爱是世间至高至纯的爱;提醒学生应理解、珍惜父母给予的爱,学会感恩,以良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三)加强团结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应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团结协作,加深合作体验,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看法,并合理评判论证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面的宽度有差异,所以,通过相互的讨论、启发,有助于产生新视角,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P7)

其次,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产生意见分歧。 但是为了小组利益,小组成员间就得具有交流技能,这样才可能在小组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恰当地维持、辩护自己的观点, 同时能够做到善解人意, 甚至做出适当的妥协”。 [4](P32)很显然, 在合作学习中,能让学生学会协助互动、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融入文化教育,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拓展视野,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并且熟悉中外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 [4](P32)。 综合英语教程中的课文涉及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在每一个单元之后的文化背景专栏,能让学生“接受到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的熏陶” [5](P27)。 如,第一册第二单元American Hom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omes 比较了传统的中式和美国房屋的区别。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根据文章大意,画出中式、美式房屋。 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的建筑风格。 此外,第一册第五单元《美国人眼中的英国人》,主要涉及性格差异。 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主要西方国家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促进彼此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内容,融入为人处事的哲理、加入西方文化知识,这样既可活跃语言知识学习的课堂气氛, 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的积累。 课本中,涉及较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古罗马文明、西方教育体制、圣诞节、西方婚俗等。 根据不同的文化知识,设计不同的活动,促进知识的积累。 如第二册第六单元“football”,有关足球的演变和发展,其中涉及到古罗马时代、中世纪、伊丽莎白一世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学习知识。 如,安排学生以四人为团队,分工合作,课前准备相关材料,并配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总结提炼材料的能力,也能培养团队精神,还能拓展知识面,更好的了解西方文明。 又如,第一册的文化背景专栏涉及到西方婚礼婚俗,可以让学生课余分别排演中、西方婚礼的全过程,并在课堂上展示,之后让学生讨论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通过情景剧的排演,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掌握中西婚俗的差异。

下一篇:有没有考上湖北理工学院商英专业专升本的学姐学长啊,求指教
上一篇:邹为诚高级英语unit2课文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