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和张良谁厉害(项羽第一谋士范增和刘邦第一谋士张良谁更厉害)

2022-03-31 02:33: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9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范增和张良都是秦末最负盛名的谋士,两个人的能力各有千秋,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那么,范增的能力和张良相比,到底哪个更加厉害呢?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小哥认为,论谋略的话,张良要比范增厉害,下面详细谈谈我本人的看法。

(刘邦和项羽剧照)

张良助力刘邦军团迅速壮大,快速西进

在秦末年,各地起义军势力络绎不绝的崛起,而楚怀王之孙熊心在项羽叔侄的拥立下,于前208 年登基为楚怀王,为各地起义军最大势力,很多义军归附楚怀王旗下。

前208年底,楚怀王命项羽和刘邦正式伐秦,并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可立而为王”,刘邦和项羽各自率军出击,在攻打宛城的时候,刘邦久攻不下,他就动了小心思,想绕道继续前进,结果张良果断阻止了他,并告诉他“如果沛公你这样做,到时候咱们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又有几分胜利呢?”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继续攻打宛城,最终成功,可以说,这是张良第一次救了刘邦一命。

后来张良又多次助力刘邦,致使刘邦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打到了咸阳。



(张良拜师)

张良及时劝诫刘邦,助力刘邦树立良好形象

在刘邦攻占咸阳后,他见到秦皇宫里面富丽堂皇,刘邦一时间有点飘飘然,他非常享受秦皇宫的生活,就连樊哙都强言说刘邦要做“富家翁”,但是刘邦不管不顾,继续享乐,这个时候张良出马,及时敲醒了做黄粱美梦的刘邦,告诉他:“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大军刚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桀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

张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有软有硬,在刘邦听来那是“赤胆忠心”,所以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大家看看,这就是形象的重要性,假如没有张良及时敲打刘邦,那么得意忘形的刘邦最终的结果,也是被各路起义军围剿,最终败亡,但是他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最终即没有引起各路起义军的反感,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张良研习的兵书《太公兵法》)

鸿门宴张良救刘邦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很多人觉得在这次事件中樊哙的功劳第一,其实不然,第一功臣应该是张良。

项羽听闻刘邦攻占咸阳,贪图富贵,想要自立为王,他非常恼火,下令手下猛攻强打,最终攻破函谷关,杀奔咸阳,要和刘邦决一死战。

而项羽的叔叔项伯和张良是朋友,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张良告诉刘邦,刘邦这个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跑,但是张良告诉他,目前第一件事就是要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心,刘邦赶紧问张良怎么办,张良建议他从项伯入手,并且亲自冒着危险去项羽的军营请项伯来刘邦的府邸,刘邦说了很多真心话,主旨就是自己是被冤枉的,有人挑拨他和项羽兄弟的关系,他自知能力有限,项羽才是真英雄等等,并表示自己非常崇拜项羽,最关键的事,他和项伯做了儿女亲家,并送了项伯很多好处。最终项伯开开心心的回去了,但项羽面前说了很多刘邦的好话。

鸿门宴的时候,项伯这个反骨仔多次阻挠猛士刺杀刘邦,张良及时招樊哙进殿保护刘邦,最终刘邦和樊哙、张良三人商议,由樊哙保护刘邦早点离开,张良负责回大殿拖延时间。

大家看看,张良这胆识和气魄,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最终刘邦一口气逃到了自己的地盘,项羽失去了斩杀刘邦的机会。

(张良形象)

张良献计“暗度陈仓”

不久,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他把刘邦封在了偏远贫穷的“汉中”,称“汉中王”,就这汉中王,也是汉中三分之一的王,因为项羽把汉中一分为三,其他两份给了秦军两个降将。

刘邦的很多将士不服气,刘邦也非常不满,还想理论,但是张良和萧何建议他快点离开是非之地,以便保存实力。

在前往汉中的途中,张良果断提议后军烧毁栈道,这样做有三个目的,第一就是表决心,让项羽明白,自己不会再回中原和他争霸了。第二个目的,就是防止项羽追兵来袭。第三个目的,就是防止将士逃跑,毕竟汉中条件比较差,生活肯定很苦。

同时张良告诉刘邦,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争霸中原怎么可能?

(张良题材画作)

彭城之战和下邑奇谋

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

这个时候,刘邦又飘了,广收美女,大肆搜罗奇珍异宝,好不快活?然而在彭城,乌合之众的刘邦被项羽率3万精兵击败,刘邦带了张良等几十个人跑了,刘邦的老婆孩子父亲都没要,被项羽俘虏。这就是彭城之战。

刘邦这个时候死的心都有了,又是张良出奇谋,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

最终刘邦策反英布,联合彭越,同时鼓励韩信挥军北击燕、赵,大家一起,将楚军(项羽)合围。

这一计划直接成就后后来的垓下之战。

在亥下之战的时候,刘邦调集英布、彭越和韩信等军合围项羽,这其中韩信就是最难搞定的一个。又是张良建议刘邦先封赏大家土地,先满足大家,最终韩信得到了他想要的封地,才全力施展,大家一起共破项羽。

张良可谓是刘邦的第一贵人,多次助力刘邦在诸侯割据的乱世生存下去,如果没有张良的谋划,刘邦怎么能活下来?怎么能开辟后世大汉王朝?

所以张良被称为“谋圣”。



(范增剧照)

西楚霸王亚夫之范增

首先说一点,范增效力项羽的时候,已经有七十岁了,他之前是为项梁(项羽的叔叔)效力的,项梁去世后,范增继续留在楚军,为项羽效力。

范增因能力突出,为人正直,被项羽尊称为亚夫,可见其地位至高,封号为“历阳候”。

范增为项羽座下最为重要的谋士,他素有奇谋,并且善于识人,他多次建议项羽杀掉刘邦,并且还亲自安排了“鸿门宴”,但是最终事与愿违,项羽太过于仁慈,致使刘邦最后问鼎中原,开创刘氏王朝。

陈平用离间计,派人告诉项羽,范增和汉军(刘邦)走的非常近,项羽因此猜忌范增,并且削弱了范增的权利,这让范增非常恼火,他告诉项羽要辞官回家,项羽巴不得他走呢?最终范增在回老家的路上,背疽发作而死,实在让人惋惜。

为什么说项羽非常痛恨范增呢?小小的流言蜚语是不可能让项羽动这种心思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项羽剧照)

范增失君臣之礼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个行为让项羽非常愤怒,因为项羽吃软不吃硬,范增此举很明显不将自己的老板放在眼里嘛。

所以说,范增因为对项羽太过于忠心,对“亚夫”两个字看的太重,所以他忘记了君臣之礼,最终结果悲惨,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要是换了别人,范增即便不死也早早归老还乡。

一个有才华的人无法发挥,这比杀了他还让他难过!


张良、范增能力简析

张良和范增的能力差别非常大,首先是选择老板方面,张良以前也是在项梁手底下工作的,并且和项梁还非常熟悉,因为他为了复国(韩国)曾找过项梁,建议他“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

但是张良最终没有选择项羽,可见他更有远见,而范增选择项羽,很大程度上和项梁有关,这就是“忠”,按现代人的思路来说,范增就是“愚忠”。

其次,对于扩大老板实力决策不同。

张良在刘邦一步步崛起的过程中,他出力很多,无论是收编诱降敌军,还是联合其他诸侯王,所以最后汉军的兵力是项羽的几倍。而项羽的楚军,自始至终都是以老家带过来的楚地子弟为主,到最后垓下之战的时候,项羽的兵力比起刘邦、英布、彭越和韩信,单单是人数就差了很多。

再者,吸收人才能力不同。

张良为刘备举荐了英布、彭越和韩信,最后这三人成就有多高?作用有多大?而范增没有为项羽吸纳什么人才,相反的,范增倚仗自己“亚夫”的身份,处处高人一等,很多事情独断专行,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意见,不管任何时代,人才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所以说,在举荐人才方面,范增就差张良很多,这估计和范增老爷子年事已高有关系。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张良被称为“谋圣”不无道理,无论是他助力刘邦争夺天下,还是大局已定后的功成身退,单单这份境界,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相关关键词:范增和张良谁厉害
下一篇:发蜡怎么用(发蜡和发泥的区别是什么)
上一篇:电视剧悠悠寸草心(电视剧悠悠寸草心多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