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麾下是什么意思)

2022-12-13 23:49: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第四野战军从最初的10万不到逐渐发展为规模超过百万的大军,在东北战场上所向披靡,并从寒冷的白山黑水一路打到酷热的海南岛,战功赫赫、彪炳青史。

而在1948年全军大整编后,四野的12个建制军,不论单抽出哪一个,都堪称是声震海内的“铁军”。 其中,尤其以第38、39、40、41、43五个军最为强悍,被人们普遍称为四野的“五大王牌军”、林总麾下“五只虎”。

长久以来,关于这“五只虎”孰强孰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类似第38军和第39军谁才是四野第一军的争论,直到现在也没争出个结果来。 我们不妨结合相关战史,来探讨一下林总麾下“五只虎”,究竟谁的战斗力最强。

林总正在指挥作战

五虎中首先可以确定座次的,是第41军(即原东野4纵)。 虽然第41军成立最初时的基干部队,是来自八路军山东军区的第4、5两个师,战斗力不俗。 但细细数来,第41军所打过的硬仗恶仗,最著名的就是塔山阻击战。 后来虽然在衡宝战役中消灭了蒋军精锐的第7军军部及4个师,但那是与众多兄弟部队合力取得的。 所以,第41军排在五虎之末,应该争议不大。

四野炮兵部队

进而分析,第40、43这两个军,一个排第三、一个排第四也应该问题不大。 第43军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其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这在五虎中无人能及。 解放战争中,其麾下第128师(前身即著名的6纵第17师)尤其擅长攻坚,被誉为“攻坚老虎”,经常被林总用作实施最后攻击的决定性力量。 四平、锦州、天津等战役中都是由该师发起攻城的最有力一击,故有“林总三调17师”之说。 尤其是在天津之战中,17师共歼敌8441人,自身仅伤亡54人,创造了城市攻坚战中歼敌与自损比最佳的记录。

6纵第17师(第128师)在坦克的掩护下攻入天津城

解放战争中第43军的高光时刻,是作为主力部队解放海南岛。 此役我军共歼敌3.3万人,仅第43军便歼敌1.3万人。 作为首先登岛并击破“伯陵防线”的部队,第43军再一次以自己的战绩证明了自己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雄师。

而第40军作为南满军区的“扛把子”,其战斗力也不遑多让。 其前身东野3纵的基本部队,便是极具战斗力的山东军区第3师和冀热辽第16军分区第21、23旅。 解放战争中,由于敌我双方曾长期在南满拉锯,故而3纵经常参与作战,斩获颇丰,并在韩先楚将军的调教下逐渐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旋风纵队”。 在四保临江,夏、秋、冬季攻势作战,辽沈、平津、海南等战役中,第40军无一不是一往无前,部队作风勇猛、机动能力强,又得到了“暴风雨部队”的美称。

解放战争中,第40、43两个军战绩相差不多。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40军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的部队之一,率先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并在第一次战役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重创韩第6、8师和美24师,歼敌5000余人,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开门红”。 虽然此役第40军主要对手是战斗力不强的韩军,但这毕竟是志愿军入朝首战,与平型关战役一样,其历史意义远比歼敌数字更重要。 而由于未能入朝参战,所以在部队的总战绩上,第43军要比第40军逊色一些。 故人们认为第40军比第43军排名靠前,也是有道理的。

40军军长韩先楚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争议最大的第38、39两军在“五虎”中的“冠亚之争”。

和第43军一样,第38军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其最早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时的红5军的一部,绝对算是老部队。 众所周知,第38军被称为“万岁军”,这可是人民军队各部中绝无仅有的一光荣。 仅凭“万岁军”的称号,第38军战斗力之强就无需多言了。

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万岁军”实际上是第38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尤其是在第二次战役中,凭借松骨峰、三所里、龙源里三场血战打来的威名。 在解放战争中,前身为东野1纵的第38军“三下江南”和“四战四平”而名扬天下。 而且,该军还较早组建了军属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部队合成化水平较高,被称为东野的“第一王牌”和“御林军”。

不过也正因如此,第38军常常被林总当作预备队使用,不到关键时刻决不投入。 在辽沈战役中,东野本准备用其支援塔山战场。 但林总几经权衡,最终还是下令作为总预备队的1纵不动。 有1纵在后压阵,使得不少与东野对阵的蒋军因听闻1纵来援,而经常未战先怯。 但这样也使得第38军失去了很多战机,因而其在解放战争中的歼敌总数仅为14.3万人,并不算十分突出。

38军军长梁兴初(中)重回战场

相比之下,前身为东野2纵的第39军则几乎无役不与。 自东野成立后,差不多每场大仗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四平保卫战硬刚新1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春季、冬季攻势,再到第一个攻入锦州城,第39军(2纵)都是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 它是东北解放军12个军(纵队)中战绩最出色的,共歼敌达19.6万余人;其下辖的第117师(2纵5师),则普遍被认为是四野12个建制军下辖的36个师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师。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而比较一支部队战斗力强弱与否,其歼敌数无疑是很具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很直观的一个考量。 故而笔者认为,尽管第38军名气最大,但四野“五虎”中的冠军应属于第39军。

当然,有人会拿第38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表现,尤其是其在第二次战役时的表现来反驳。 但要看到,第39军在抗美援朝中的战绩,也不比第38军逊色。 其中,在第一次战役的云山战斗中,第39军重创美开国元勋部队骑1师,歼敌25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取得了中美两军首次交锋的完胜,并缴获飞机4架。 第二次战役中,第39军通过战地喊话等心理攻势,使美25师第24团一个黑人工兵连全连115人集体战场投降,从此美军改变了自建军以来的一贯传统,不敢再按官兵肤色编组部队。 而第116师更是先后于12月4日和1951年1月5日解放平壤、汉城,使第39军成为仅有的一支连续解放半岛两个首都的功勋部队——这些战绩足够惊艳,也足以说明第39军战斗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

云山战役中追歼逃敌的志愿军39军官兵

综上,笔者认为林总麾下“五只虎”的战斗力排名应该为:第39军>第38军>第40军>第43军>第41军。 当然,这个排名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是基于“五虎”各自的战绩所作的纸上谈兵。 其实我军每一支部队,都有其各自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战绩,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拿四野的12个军来讲,虽说“五大王牌军”和林总麾下“五只虎”的说法,让第38、39、40、41、43五个军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尊敬。 但也要看到,四野其余各军在战斗力上也不比“五虎”差多少。 比如第44、45、47军,也是响当当的“铁军”。 第45军打锦州、灭廖耀湘居功甚伟;第47军在黑山、大虎山阻击优势敌军,使其寸步难行,我们所熟知的“排炮不动,必是十纵”,除去华野10纵外,还不能不说善于防守的第47军(东野10纵)。

第44军虽是四野的二线部队,却在一代名将邓华的率领下无往不胜,南线大追歼时更是将蒋军桂系的精锐部队打得体无完肤。 即便是成军最晚的第42军,其在抗美援朝战场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支部队后来镇守岭南又创造了新的传奇。 因此,“五虎”之外的四野各军,其战斗力未必就不如“五虎”。 正是因为这些部队个个都是无坚不摧的铁拳,四野才能够造就从白山黑水一路打到天涯海角的辉煌胜利,书写伟大的战争奇迹。

下一篇:恃组词(恃组词和部首)
上一篇:花叶络石(花叶络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