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大黄鱼产自)

2022-12-13 20:59:4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8


1月14日

浙江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一渔船

在东海一网捕获2000余公斤野生大黄鱼

1月16日上午

这些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

15日晚上7点半左右

象山石浦东门渔村三大队码头

围观了不少群众

都在等待着野生大黄鱼“到货”

前一天,该村一艘渔船在东海作业时

一网捕获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

随着鞭炮声响起

浙象渔31088船缓缓靠岸

岸边等待的群众纷纷围了上去

一睹野生黄鱼的“风采”

“从小到大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

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 ”

村民潘国聪挤进人群拍到了舱内黄鱼的照片

和周围群众一起讨论

目测大的一条有2公斤多

“20多年了第一次看到,真的很难得。 ”

船员杨天胜告诉记者

12月27日渔船编组出海作业

1月14日晚上8点多

他们在东海165海区作业

起网时船员们都惊呆了,网里金灿灿一片

“咕咕咕”地叫着

“入眼的基本都是大黄鱼。 ”

他和船员们将鱼获拉上甲板后

立即按品种、规格分类装箱

做好保鲜措施

此外,网内还有小部分还有鲳鱼、乌贼等

据悉

此次共捕到野生大黄鱼160余箱4000多斤

平均每条重2斤左右,个别大的重达4斤多

船老大林海平说,他捕鱼已经28年

第一次捕到那么多那么大的野生黄鱼

眼下正值年关

是野生大黄鱼最抢手的时候

价格比平时高不少

还在海上时就已经有渔商打来电话

抢着要收购

“很开心很兴奋,

这也是每年禁渔期、增殖放流的效果。 ”

野生大黄鱼的“贵”和“珍贵”要渔歌再起,不能只看到经济财富而看不到自然财富,不仅仅看到野生大黄鱼经济价值上的“贵”,更要看到它生态价值上的“珍贵”。

一条野生大黄鱼有多贵?2020年宁海的一位渔老大捕到一条4.2斤野生大黄鱼,卖了1.5万元,一时间引起人们的赞叹。 之所以“贵”,是因为“珍贵”。

野生大黄鱼曾经是东海区的“四大海产”之一。 “楝子开花石首来”,宋人范成大有诗如是写道。 谁也想不到,有一天楝树空自开花,黄鱼不来。 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资源枯竭后至今形不成渔汛,导致野生黄鱼千金难买。

表面看是鱼群的消失,背后其实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物种的衰退,是人和海洋之间关系的紊乱。 导致这一系列后果发生的,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大黄鱼是经济财富,忽略了它们同样是自然财富;只看到了它的“贵”,忽视了它的“珍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反过来,道理亦然。 作为大自然的馈赠,不管是各种鱼类也好、树木也罢,首先它们是自然财富,参与着整个地球的生态循环,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作为人类,可以索取和利用,以换取经济利益,但是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 如果超出了限度,不仅损害了大自然的肌体健康,同样会反噬人类自身的文明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森林面积在1990年至2020年损失了178万平方千米;约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将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亡羊补牢尤未晚也,好在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从上世纪末开始,浙江沿海各地开始科学增殖放流,守护东海“蓝色粮仓”。 这些措施,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是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出发。 从丽水建成浙江(丽水)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到《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公布,“浙”里的人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愿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诗画美好家园,正成为浙江的现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我们坚定地让绿色成为发展之路的底色,野生大黄鱼渔汛时渔歌再起的日子一定不远。

来源:浙江新闻综合浙江日报记者 应磊 共享联盟象山站 陈佳雯 石保青、评论员 逯海涛

下一篇:熊银匠(熊银匠银饰质量怎么样)
上一篇:恩重如山的意思(恩重如山的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