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东也(顺流而东也的东是什么意思)

2022-12-13 16:10: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在诗上,他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佳作传世;在词上,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脍炙人口;在古文的创作上,他的《赤壁赋》、《刑赏忠厚之至论》都是古文中的经典。

在浩瀚的苏轼集中,诗词君发现几篇美丽的古文,如珠如玉,读完沉醉其中。

-1-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了。 这一天晚上,苏轼睡不着,看到月色正好,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好友张怀民,一起赏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2-

《记游定惠院》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所作,文中记述了苏轼与二三友人一天愉快游赏,饮酒聚乐的情景。

作者笔下的园林景物清淡、恬静,宛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乡土气息,语言清新、自然,有随手拈来、信口脱出之美。

-3-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这是苏轼谪居海南儋州时所作。 这一天正是上元节,几个老先生邀苏轼出游,苏轼欣然前往。

文笔轻快自然,隽永优美。 以“杂揉”形容汉族和黎族的融洽相处,用“纷然”描写市井气象的繁荣,文笔简净。 小文信笔写来,既饶有情趣,又寓理于事,耐人寻味,堪称东坡小品文的佳篇。

-4-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被贬黄州时,与友人月夜在赤壁泛舟,《赤壁赋》记录了夜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全文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有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亦有望美人而不得的失意与哀伤。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让苏轼感慨江山无穷,风月长存,何不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尽显人生豁达。

-5-

《文与可飞白赞》

呜呼哀哉,与可岂其多好,好奇也欤?抑其不试,故艺也。

始余见其诗与文,又得见其行草篆隶也,以为止此矣。 既没一年,而复见其飞白。 美哉多乎,其尽万物之态也。 霏霏乎其若轻云之蔽月,翻翻乎其若长风之卷旆也。 猗猗乎其若游丝之萦柳絮,袅袅乎其若流水之舞荇带也。 离离乎其远而相属,缩缩乎其近而不隘也。 其工至于如此,而余乃今知之。

则余之知与可者固无几,而其所不知者盖不可胜计也。 呜呼哀哉!

文与可是苏轼的朋友,擅长飞白。 飞白,是书法艺术的一种。 飞白体的特点是笔画露白,似枯笔所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章紧紧围绕飞白的这种特点,用博喻手法,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文与可飞白的艺术造境。 全文语言绚丽多彩,布局颇具匠心。

下一篇:渐的拼音和组词(一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上一篇:高背金龙鱼(高背金龙鱼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