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2-12-12 19:08:4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0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 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 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原始社会

参见: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说公孙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

北京直立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

时期算起,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了。 [1]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 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 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 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2]

考古学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年代典型遗址所在地旧石器时代早期

西侯度文化

元谋人文化

蓝田人文化

北京人文化

巫山人文化

匼河文化

汤山人文化

金牛山人文化

观音洞文化

和县人文化

大窑文化

180 万年

170或60-50万年

100-75万年

70-23万年

(早更新世)

(中更新世早期)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山西芮城西侯度

云南元谋上那蚌村

陕西蓝田公王岭

北京房山周口店

四川巫山大庙

山西芮城匼河

江苏南京江宁汤山

辽宁营口金牛山

贵州黔西观音洞

安徽和县龙潭洞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

旧石器时代中期

长阳人文化

大荔人文化

丁村人文化

许家窑人文化

马坝人文化

19.5万年

(晚更新世早期)

(晚更新世早期)

10万年

(晚更新世早期)

湖北长阳大堰乡钟家湾村

陕西大荔甜水沟

山西襄汾丁村

山西阳高许家窑

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

旧石器时代晚期

水洞沟文化

萨拉乌苏文化

峙峪文化

下川文化

哈尔滨人文化

小南海文化

山顶洞文化

富林文化

左镇人文化

长滨文化

鸡公山文化

猫猫洞文化

柳江人文化

(晚更新世)

5.0-3.7万年

3.0-2.8万年

2.3-1.6万年

2.3万年

2.2-1.0万年

1.9万年

(晚更新世)

3.0-2.0万年

1.5万年

2.0-1.0万年

1.5万年

(晚更新世)

宁夏灵武水洞沟

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村

山西朔县峙峪村

山西沁水下川

黑龙江哈尔滨市阎家岗

河南安阳小南海

北京房山周口店

四川汉源富林镇

台湾台南左镇菜寮溪

台湾台东八仙洞

湖北江陵郢北鸡公

贵州兴义猫猫山

广西柳江通天岩

中石器时代

灵井文化

沙苑文化

白莲洞文化

1.0 万年以上

1.0万年以上

1.0万年以上

河南许昌灵井

陕西大荔沙苑

广西柳州白莲洞

新石器时代早期

仙人洞文化

南庄头文化

彭头山文化

贾湖文化[3]

城背溪文化

后李文化

磁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北辛文化

白家村(大地湾文化)

李家村文化

兴隆洼文化

赵宝沟文化

新乐文化

上宅文化

约1.0万年

约1.0万年

约9000年

约9000-7500年

约7000年

约8000年

8000-7500 年

8000-7400 年

7300-6100 年

7800-7200 年

约7200年

8000-7500 年

7200-6800 年

7300-6800 年

7400-6300 年

江西万年仙人洞

河北徐水南庄头

湖南澧县城头山

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4]

湖北枝城城背溪

山东淄博后李官庄

河北武安磁山

河南新郑裴李岗

山东滕州北辛

陕西临潼白家村

(甘肃秦安大地湾)

陕西西乡李家村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

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

辽宁沈阳新乐

北京平谷上宅

新石器时代中期

河姆渡文化

马家滨文化

嵩泽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

大溪文化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小珠山文化

红山文化

新开流文化

大坌坑文化

7000-5400 年

7000-6000年

6000-5200年

6000-5000年

6400-5500年

7000-5000年

6300-4400年

6500-4500年

6000-5500年

6000年

约64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浙江嘉兴马家滨

上海青浦嵩泽

江苏南京北阴阳营

四川巫山大溪

河南仰韶村遗址、陕西半坡村遗址

山东泰安大汶口

辽宁长海小珠山

内蒙古赤峰红山后

黑龙江密山新开流

台湾台北八里大坌坑

新石器时代晚期

屈家岭文化

薛家岗文化

良渚文化

石家河文化

石峡文化

山背文化

白羊村文化

卡若文化

曲贡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陶寺文化

客省庄文化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富河文化

县石山文化

圆山文化

凤鼻头文化

卑南文化

5500-4500 年

5500-5000 年

5200-4200 年

约4400年

5000-4000 年

约4800年

约4200年

5300-4000 年

4000-3500 年

4400-4000 年

4800-4000 年

4500-3900 年

4800-4000 年

5200-4000 年

约4000年

约5200年

4000-3500 年

4400-3000 年

4500-3500 年

3000-2000 年

湖北京山屈家岭

安徽潜山薛家岗

浙江余杭良渚镇

湖北天门石家河

广东曲江石峡

江西修水山背

云南宾川白羊村

西藏昌都卡若

西藏拉萨曲贡村

山东章丘龙山镇

河南陕县庙底沟

山西襄汾陶寺

陕西长安客省庄

甘肃临洮马家窑

甘肃广河齐家坪

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

福建闽侯县石山

台湾台北圆山

台湾高雄凤鼻头

台湾台东卑南

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 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 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 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 人们单身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料必须共同劳动,从而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为特征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单位。 氏族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前者表现为,妇女是氏族的主体,氏族成员的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血缘亲属继承; 后者表现为,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氏族领导权落在男子手中。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因而也就没有国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定。 介绍

原始社会是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

北京人原始人群

平均主义分配办法。 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 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 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 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 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会,形式多样。 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有些则以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部落组织是某些原始社会的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社会都有这一特征。 根据文化进化论者的学说,有些原始社会保持著平均主义的性质,但另一些则已经逐步变成等级制度的社会,并进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 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 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 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代替。

原始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当环境稳定,与它种文化接触又有限之时,这些社会不易变化,至少变化速度不易觉察。 而西方文化则是由此发端,不停地发生急剧变化--有时以爆炸性的速度变化着。

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氏族公社,或三期原始群、血缘家族。 按照人类体质发展,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即从猿人、古人到新人。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是原始人

三皇

群时期的典型。 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 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 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现 在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 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 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 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下一篇:三湖慈鲷(三湖慈鲷可以和什么鱼混养)
上一篇:嫦组词(嫦组词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