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意思(鞠躬尽瘁的意思和拼音)

2022-12-12 11:31: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3


 头:开头。 脚:末尾。 指西风初起比较猛烈而后慢慢减弱,南风初起缓慢但越刮越急。

 西南、西北:风向。 绊屋:用绳索拴住竹木草房。 夏秋之交,当西南风转刮西北风时,预示飓风将至。 人们赶快搓制粗大的绳索把屋子固定牢,以避免被飓风刮坏。

 见“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比喻为除去不利自己的事物,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釜(fǔ):铁锅。 盘:平底托盘。 指洪泽湖经年久淤积由深变浅,像由深底的锅变成了浅平的盘,有碍航运。

 爱惜衣物,就不愁没有穿戴;珍惜粮食,就不愁没吃喝。 指人应当节俭地生活。

也作“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比喻能力、才干有限的人,即使别人扶持他,也成不了事。

也作①稀泥巴糊不上墙。

②烂泥糊不上壁。

 杨柳影:杨柳在河水中横七竖八的倒影。 比喻虚幻弱小的力量,阻挡不了实力雄厚者前进。

 蜥蜴:爬行动物,也叫四脚蛇。 俗指四脚蛇口中含水便知大雨冰雹将至。

 嘻嘻哈哈:说话随便,玩世不恭。 狠狠:表情严肃。 指说话随便,行为轻浮的人不必搭理;严肃可畏的人,大多办事认真。

 见“促织鸣,懒妇惊”。

 语本《大戴礼记·保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 ’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指某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毫不勉强。

也作①习惯如自然。

②习惯成自然。

 席上:宴席中。 指举宴欢聚不可没有歌妓助兴,但不可娶回家做妾,否则就会坏了大事。

 喜鹊:人称报喜鸟。 远人:远方客人或游子。 指喜鹊鸣叫预示将有贵客光临或亲人归来。

 喜时:高兴的时候。 失信:许诺而不兑现。 失体:有失体面。 指人在高兴时好说大话,但不容易兑现;而在恼怒时容易失去控制,说话不顾体面。

 高兴之时也有烦恼的事,快乐当中也有叫人发愁的问题。 指事物总是包含正反两个方面。

 指旧时戏班子看人唱戏,澡堂子看人给水。

 见“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法:魔术。 变戏法人人都会玩,玩起来却各有各的绝招。 比喻基本方法好把握,但是否能够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就大有差别了。

也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变戏法都是以假乱真,黄金却是货真价实的。 指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戏剧的内容不要求真人真事,但编的故事情节却必须逼真。

 戏曲唱得好不好,全在演员的艺术水平高不高;庄稼种得好不好,全凭农民勤快不勤快。 比喻事在人为。 也作“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系狱之囚:被囚禁的犯人。 三秋:三年,即很长时间。 狱中犯人度日如年。 比喻人在困苦中时间过得特别慢。

 永:永久。 让水流得小一点,就能流得时间长一些。 比喻花销节俭才能维持长久。

 呷:小口喝。 三斗:一斗为十升,三斗,即很多。 孤孀妇:指寡妇。 指只有经得起巨大压力的人,才好孀居守寡。 指寡妇生活艰辛。

 喝着甘甜的茶水,追述着当年的苦日子。 指由穷变富的人,忘不了旧时的苦难。

 瞎摸:对打时胡乱出手。 明打:理直气壮地攻击。 比喻没理的终究胜不过有理的。

 见“大路生在嘴边”。

 指出了问题应就地解决。

 下民:平民百姓。 易虐:好欺负。 上苍:上天,苍天。 语本后蜀·孟昶《戒谕辞》:“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指天下平民好欺负,老天可是不容易欺骗的。

 见“棋不看三步不捏子儿”。

 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下下:最底层。 上上:最高级。 指地位最低微的人,往往拥有最高的智慧。

 因为雪在凝结时要释放热量,所以人感觉不太冷;融雪时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所以人感到特别冷。

也作“下雪不冷化雪寒”。

 下旬:每月的最后十天。 九江一带,月末一下雨,多是连续的阴雨。

 茯苓:寄生在松树根部的一种菌类植物。 兔丝:植根于茯苓上的一种植物,藤细如丝。 比喻推断事理可由此知彼,由外知内。

 指浙西地下积水,最怕春夏多雨,愈旱愈有利于庄稼生长;浙东地势高而干燥,雨过地皮干,若逢秋旱,灾年必至,人们只好背井离乡,逃荒谋生。

 一剂雨:一场大雨。 一囤珠:一筐或一堆珍珠。 指夏秋之交稻禾喜雨,一场及时雨下来胜过一堆金银珠宝。

也作“夏末秋初一剂雨,赛过唐朝万斛珠”。

 分牛背:以牛背脊梁为分界线。 指夏天雨中奇观:相距咫尺,一边淋雨,一边暴晒。

 资:购置,准备。 絺(chī):葛麻做的单衣。 夏天买好皮袄以备寒冬穿,冬天准备凉服以为热天用,天旱之时做好船只以备洪灾航运,水漫之时造好车子以备天旱运输。 指有远见的人,总是事前就有准备。

 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而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 因此,夏至日给人插秧干活时间长,人最受累;冬至日探亲时间太短,难尽母女之情。 指夏至日最长,冬至日最短。

 旧俗逢夏至节日,乡村打狗杀狗,家家吃狗肉。 指是日乡村之狗走投无路。

 夏至打杀家犬高潮过后,家家又大养其狗。 一则农忙看家;二则为明年夏至杀吃做准备。

 雷:干打雷。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二三十天。 俗指夏至那天如果打雷,三伏天必然大旱。

 打更:旧时的一种报时做法,夜间每到一个更次,巡夜的人就敲梆子或敲锣报时辰。 指夏至那天白天最长,插秧时要多干活;冬至那天黑夜最长,打更时寒夜难熬。

 指夏至日没有过去,下大雨的时节就尚未结束。

 莫道:不要说。 指夏至过后的三伏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之后的大寒才是最寒冷的时候。 也作“冬至未来莫道寒”。

 碓(duì):旧时用石头或木头制成的舂米器具,可把糙米舂成白米。 指夏至日不下雨,大旱将至,歉收之年,无米可舂。

 夏至当日如万里晴空,随后的三伏天必然炎热;如果当日下雨,则兆示丰年。

 阴:寒气。 指每年从夏至开始,阳气日渐衰弱而寒气开始发生。

 仙人:神仙。 叶价:桑叶的价格。 指桑叶的价格随行就市,上下浮动,连神仙也难以掌握。

 指负责打先锋的部队,理应迎着艰难困苦前进。

 见“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寺门:佛教寺院。 指寺庙里,谁先出家谁的地位就高。 也泛指谁先到谁占先。

 新妇:某些地区指儿媳妇。 指早进门的媳妇不惧怕晚进门(续娶过门)的婆婆。 也指先熟悉情况的人尽管身份低,却不怕后来的地位高的人。 也作“先到的媳妇不怕后来的婆”。

 指共事双方事先讲明议清,有约在前,事后就不会争吵不清。

 指办事先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这样的日子好过;如享福在前而后来落难吃苦,这样的日子难熬。

 指先前建立的亲戚关系是难以改变的。

 睡心:睡前使自己心平气静。 睡眼:闭起眼睛入睡。 指睡前思绪要宁静,不要胡思乱想,才能睡得香。

 说断:明白说定。 不乱:不会乱套。 指合作共事,要先把有关条件讲清楚,办起事来就不会乱套、扯皮。

 要引水必先挖好沟渠。 比喻做事有章法,有先有后。

 比喻办事先动手先得好处。

也作①先下米,先食饭。

②先炊者先餐。

 指抢先动手则占据主动地位,落后于他人则被动挨打。 比喻凡事都要争取主动,避免吃亏受害。

也作①先下手为强,慢下手遭殃。

②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

③下手便为强。

 比喻合作办事,事前斤斤计较,把利害关系讲得一清二楚,有约可依;事后可以互相谦让,皆大欢喜。

 比喻办事首先要抓大事,解决主要问题。 然后顾及其他“小事”,解决一般问题。

 不掌实权的官吏清廉,相貌丑陋的妇女能守贞操,穷人买不起肉才吃素,人老了只好以读经文为精神寄托以安度晚年。 指人的行为多是由自身条件来决定的。

 指人闲得无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日子太长。

 闲得无聊的人在摆弄河蚌,别的人没有必要去过问。 比喻对无事生非的言行没有必要理睬。

 闲散的人也有他忙乎的事。

 忙煞人:急得要命。 指平时要作好急时需用的准备,不要等到急用时手忙脚乱。

也作“闲时置下忙时用”。

 闲时:在闲暇的日子里。 指人在不忙的时候要苦学苦练一些本领,以备急时之用。

 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布子:下棋部署棋子。 这里指训练、部署兵力,以备打仗紧急时调用。 比喻有备无患。

 见“良鸟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

 薄命:命运不好。 旧指好人总是多灾多难、命运不好。

 并居:住在一起。 指聪明贤达的人不与愚昧庸俗的人同流合污。

 指君子的高尚品德和贤良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俗人的愚笨和品德庸劣也是客观存在的,也会自我表露。

 贤子:品行贤良的子女。 顽子:顽劣不化的子女。 指贤良子弟越多越好,顽劣子弟越少越好。

 见“等人易得久,瞋人易得丑”。

 指县官虽大,可是鞭长莫及,还不如跟前管事的人说话顶用。

 县令:知县,县府长官。 指旧时县衙贪官,谁给的黑钱多,就为谁办事。

 手指肉:手指所指向的好肉。 比喻口袋有钱好办事。

也作“有钱买得手指肉”。

 买方一手交钱;卖方一手交货。 指现钱交易好做。

 落入水里还有脱险可能,被用文章罗织罪名陷害则难逃一死。

 敬献宝玉要寻找行家,出售黄金必须招揽想买黄金的顾客。 指合作办事要看好对象。

 跳:舞动玩耍。 指乡下人舞的狮子,其技艺水平只适合在乡间演出。 也指乡下的风俗只能在乡下推行。 也作“乡里鼓儿乡里敲”。

 熟人路遇都互相问好,不喝酒的人对酒价的高低是无所谓的。 指人们只关心自己的事;事不关己则无所谓好坏。

 同住:长时间相聚。 短时相约见面,感到什么都好;相聚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矛盾。

 特意邀请相聚固然高兴,但没有偶然相遇那么令人惊喜。 也指平时相请还不一定能请到,却偶然碰到了。 对来者的客套话。

 相互认识的人很多,但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深意切的很少。 指朋友好交,而知音难得。

也作“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见“千里相送,归于一别”。

 文:旧指礼节。 好口:好话。 人相互厌恶,就没有礼数可讲;互相谩骂,就没有好话。

 辛:辛辣。 香味是与辛辣比较才体会到的,甜味是与苦味比较而得来的。 比喻吃得苦中苦,方能体味福中福。

 响鼓:质量好的大鼓。 指质量好的大鼓轻轻一敲便震耳欲聋。 比喻聪明而敏捷的人,不需要太多的开导督促。

 好吃而滚烫的食品,要想吃就得不怕烫伤。 比喻要想得到就得担风险。

 向亲:偏向亲友。 指主事者徇私偏向亲友,就不可能合理合法地处理事情。

 相马:挑选好马。 相士:物色人才。 挑选马时,往往因为千里马体瘦而漏选;选拔人才时,往往因为优秀人才贫寒而漏选。 指不能以地位取人。

 人的好长相对本人的前途往往有很大的帮助。

 见“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指事物妙就妙在像与不像之间,能有几分像即可。

 见“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

 消梨:果名,即香水梨。 比喻人的感情不断变化,好如甘蔗甜,坏似消梨冷。

 消停:安静,安稳。 指安安稳稳,精益求精方可办好事情。

 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慢慢加重。 比喻小错误不改,是犯大错误的根由。

 指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

 见“月里嫦娥爱少年”。

 小车:独轮车。 比喻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拼命干到底。

 比喻小地方或小单位容不下或留不住大人才。

也作“池小养不下大鱼”。

 指有了小的错误,护着不去纠正,用不着多久就会发展成大错。

 得安:健康平安。 无过饥与寒:饮食充饥、穿衣防寒不要过度。 指小孩穿衣吃饭不要没有节制。

也作“若要宝宝安,常须三分寒”。

 跌:摔倒。 金刚:佛的侍从,大力士。 比喻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小鬼:地府的普通鬼魂。 阎王:地府最大的管理者。 比喻小人物斗不过大人物。

 指小孩子心地单纯,容易哄骗。

 小孩天真纯洁,说的都是真话,不会瞎编。 也作“小孩嘴里掏实话”。

 汊(chà)子:作为河流分支的小河。 指小河沟容纳不了大船。 比喻眼光短浅的人办不了大事。

 年龄相仿而差着辈分的小孩子,没大没小,相互追赶玩耍。 指孩童天真无邪。

 小的破洞不及时补,洞就会扩大,再去补时就费事了。 比喻事情初起时不解决好,发展严重了就不好处理了。

也作①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②些小不补,直至尺五。

 穿线:穿粗布衣裳。 穿绢:穿绸缎衣服。 比喻从小养成艰苦朴素习惯,长大后便知勤劳致富,所以会生活富裕。

 小乱:社会小动乱。 避:避难于。 指社会局部动乱,攻击目标在城市,而乡下天地大,容易藏身;社会全面动乱时,城市治安力量较强,比乡下安全。

 乍行:刚会走步。 指刚会行走的小马驹容易对路面加以挑剔。 比喻年轻人往往过多地苛求客观条件,而不正视自己的不足。

 三车:缫丝车、榨油车、踏水车。 指小满时节,江南农村三车齐动,一派繁忙景象。

 三新:新菜、新油、新面。 每年小满节至,江河两岸农家开始摘菜上市,打菜籽榨油,把新麦磨成面粉。

 比喻小地方、小单位留不住大人物或有才干的能人。

也作“小庙供不下大菩萨”。

 小名:幼时起的乳名。 大名:人的正名,与小名相对。 指人的小名是刚生下时起的,大名则是后来添的。

 小娘:旧时指妓女。 老鸨(bǎo):也作鸨儿、鸨母,旧时开设妓院的女人。 指妓女爱的是美男子,而老鸨看中的是钞票。 比喻人各有所爱。

也作①小娘爱俏,鸨儿爱钞。

②小娘爱俏,妈妈爱钞。

③鸨儿爱钞,姐儿爱巧。

 小的容器容易灌满,大的土坑不容易填满。 比喻人器量小不能容物,欲望太大的人贪得无厌。

 指不敢或不善于付出小的代价,就不可能有大的收获。

也作①小财不出,大财不来。

②小财不出,大财不入。

 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防:防微杜渐。 跳墙:越墙盗窃。 比喻对小错误不加改正,将来就会犯大错误甚至犯法。

 禁压:经得起严格管教。 结煞:结果,结局。 指小时经不起严格管教,待到老时就没有好的结局。

 偷针:小偷小摸。 偷金:大的偷盗行为。 指从小学坏,手脚不干净,长大后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7月6、7或8日。 俗称小暑日如吹起东南风,旱风将狂刮四五十天。

 倒黄梅:时至小暑后,黄梅雨天本来早已结束,只因小暑打雷,雨多而涝,如同又回到黄梅雨季。 指小暑当日如果雷声隆隆,预示涝灾将至。

 就像小树需要及时修剪才能成材一样,孩子要从小严格管教才能成才。

 小勿像猫:人在小的时候不要像小猫那样难看。 大勿像狗:人长大后不要像狗那样卑劣。 比喻人从小就要学好,长大后更不能像狗那样无耻。

 见“一条小泥鳅翻不起大浪”。

 比喻小而强的事物能打败大而弱的事物。

 过逾:过分,过失。 指办事小心谨慎就可避免出差错。

也作①小心没大错。

②小心没有不是。

 指小心谨慎,走遍天下也出不了问题;粗心鲁莽就可能到处碰壁。

 小丈夫:一家之主。 大丈夫:一国之君或团体首脑。 当家有钱买得油盐柴米,做头领有权能灵活指挥。 指钱和权都很重要。

 卒子:中国象棋的棋子,过河前一次只能往前走一步,过河后一次可往前也可往左或右走一步。 大象:中国象棋的棋子,是主帅外围卫士。 比喻小人物在某种环境下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见“樱桃小口,吃倒泰山”。

 竭力:使出所有能力。 尽命:献出宝贵生命。 指孝敬父母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效忠国家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孝顺门第必有孝顺子弟。 指家风、家教对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

 骨肉:关系亲密。 指对老人孝敬顺从,即使不是亲生也亲如骨肉。

 忤逆:不孝顺。 指有其父必有其子,孝顺的人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孝顺的,不孝顺的人生下的儿子必定是不孝顺的。

 指孝敬父母能使父母身心愉快,即使有病好得也快,所以孝顺胜似名医良药。

 海上方:佛教语,海阔天高之意。 指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人间最高的品行。

 见“百善孝为先”。

 见“忠孝不能两全”。

 见“宁可黑脸求土,决不笑脸求人”。

 旧时闺训要求未出嫁的闺女,笑要抿嘴,不要哈哈大笑,露出牙齿;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要大呼小叫。

 破:衣服破洞,露出皮肉。 破而不补是懒的表现。 指人们嘲笑懒惰,不嘲笑贫穷。

 贱:下贱。 指旧时有些人讥笑穷人而不笑话从事低贱职业(旧时多指色情业)的人。

也作“笑贫不笑娼”。

 人们笑话肮脏的、愚笨的人,不讥笑穿补丁衣服而干干净净的人;笑话嘴馋、身懒的人,不笑话能吃苦干活的人。

 见“小孔不补,大孔叫冤苦”。

 歇田:停种或改种,使土地歇息。 一熟:一次收割。 土地歇息一年,往后几年可连年增产。 指歇田可以保养地力。

 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不两立:不能同时存在。 指对立的双方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也指好坏不能相混。

 见“衣不大寸,鞋不争丝”。

 指无负他人,无乞于人,自食其力,心态自然,尽管不够富裕,身居草堂却也深感快乐安稳。

 指思想上精神上的问题,还得从思想上精神上找根源医治。

也作①心病还须心上医。

②心病还将心药医。

 负人:对人背信弃义。 惭色:惭愧的表情。 指没做对不起人的事,脸上不感到惭愧。

 旧时认为只要心意到了,神仙就会知道,仪式是次要的。 指做事贵在心诚。

 心定:心神安静。 指能够保持心神清静,即使在三伏酷暑也觉得凉爽。

也作“心静自然凉”。

 持斋(zhāi):信佛教的人遵守不吃荤的戒律以修炼德行。 学乖:学得乖巧。 指心肠善良不必遵守吃素不吃肉的戒律,命运好胜过人学得乖巧。 比喻凡事应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也作“心好不用吃斋”。

 心急:心绪急躁。 比喻没有耐心就办不好事,更办不了大事。

也作①心急吃不成熟饭。

②心急吃不得热粥。

③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心急赶路,总是嫌马跑得慢。 比喻心情急躁的人总嫌别人办事手脚慢。

 墨记:即笔记。 指用脑子记事没有用笔墨记录牢靠。

 心坚:决心坚定。 比喻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心宽:心胸开阔,对不如意的事想得开。 比喻精神爽快,长途跋涉也不觉累。

 心胸开阔的人无论住的房屋大或小,出入都心安气顺。

 没做坏事心胸坦然,就不怕别人闲言冷语诋毁。

也作①心里没病,不怕冷年糕。

②心里没鬼,不怕喝凉水。

 心情愉快有病都会自然消失。 指精神愉悦能使身体健康。

 心里忙乱见路便走,顾不得是对是错。 指人在慌张急迫的时候,来不及进行选择。

 语本《刘子·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指不能分心,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见“疑心生暗鬼”。

 蹈:踩。 指心地光明,行为正派,就不怕流言蜚语歪曲自己的形象。

 人无疑心当然不会生出暗鬼来。 指没做亏心事就用不着疑神疑鬼。

 刚出生的猫如同老虎一样厉害。 比喻后生可畏。 也作“新出猫儿强似虎”。

 刚刚箍制的新马桶香不了几天就会臭不可闻。 比喻许多事开头都比较好,时间一长就逐渐地懈怠了。

也作①新开茅厕三天香。

②新安茅厕香三天。

 旧指刚上任的官员总要做几件引人注目的事,以显示威风。 现多比喻新任职的干部总想干出点成绩来。 也作“新官三把火”。

 远归:从很远的地方回来。 指夫妻久别相聚,比新婚时还要恩爱。

也作①新娶还须让远归。

②迎新不如送旧,新婚不若远归。

 好撞钟:打钟勤快。 比喻新来的人开始都很勤快。

 毛坑:厕所。 井灶:挑水做饭的地方。 指新到一个地方,一切都是陌生的。

也作“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

 不用娇:不能娇惯。 不用超:不用格外宠爱。 管教媳妇要从过门那天开始严格要求,教育孩子要从婴儿开始。 指管人管事一开始就要严格规范。

 三日:短时间。 刚娶过门的媳妇开始勤快,慢慢就可能懒散起来。 指新来的人往往表现较好。

 指南方乡俗,贺岁拜年馈赠橘子或者红包。

 旧时穷人穿衣由新及旧,由旧及破,补好再穿,一身衣服要穿好多年。 指过日子节俭朴素。

也作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新本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指梧桐以老旧为贵重,质地坚而轻,是制琴的良材,很值钱。

 见“好鞋不踏臭粪”。

 薪:柴。 桂:桂树,皮可作香料。 珠:珍珠。 指油盐柴米同珍木宝珠一样贵重。

 信:听信。 调(tiáo):调唆,挑拨。 指听信别人调唆会吃亏。

 见“家贫不办素食,匆冗不暇草书”。

 除掉一害,变害为利,一举两得;惹出一事,又费劲平息此事,一兴两失。 比喻要做利多弊少的事而不要做弊多利少的事。

 星星之炎:小小火点。 万顷:一顷为一百亩,泛指面积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比喻小隐患不及时消除,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祸害。

 惺惺(xīnɡ):聪明的人。 指聪明的人怜惜聪明的人。 比喻同类的人相互爱惜。

也作①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②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

 《战国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步行一百里路,走过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指最后十里路,走起来最吃力。 常用来劝勉人做事贵在善始善终。 也作“行百里者半九十”。

 见“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指春风吹过后,夏雨便会跟着而来。 也比喻为人做了好事,就会有好的回报。

也作①行下春风望夏雨。

②行下的秋风望下的雨。

③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财气:收益。 指只要动手努力做就会有几分收益。

 行短:行为恶劣,眼光短浅。 指行为恶劣只顾眼前利益的人,一辈子穷困潦倒。

 贪道路:贪图(着急)赶路。 指行路的人都想抓紧时间多赶路。

 行善:做善事。 行恶:做坏事。 比喻做好人有好报,做坏人会自食恶果。 也作“行好得好,作恶恶报”。

 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指走路要轻步慢行,说话要轻声细语。

 出门旅行要搭识好伙伴,在家里要与邻居搞好关系。

 指杏儿成熟之日,就是当年麦子收割之时;红枣成熟之日,就是当年稻谷收割之时。

也作“杏子黄,麦子熟”。

 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厌迟:嫌来得晚。 厌近:嫌来得快。 指不吉利的事不嫌来得晚,吉利的喜事来得越快越好。

 旧指>同胞兄弟像手和脚那么亲密,老婆像衣服一样,旧了可以换新的。

也作①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

②兄弟如手足,妻子是衣服。

 同胞兄弟是呼吸相关树枝相连的关系,妻子是丈夫感情深厚的伴侣。

 指兄弟之间好是好,但在经济来往上却要一是一,二是二,算清楚。

也作①亲兄弟,明算账。

②好兄弟,勤算账。

 见“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据传熊吃了盐会毒死,水獭饮了酒会丧命。

 不要说万物当中黄金最贵重,其实人的平安快乐才是最宝贵的。 指财富身外物,安乐最宝贵。

 不要把心里话轻易说给别人听,对方的心思不一定和自己一样。 指交心要谨慎。

也作“难将我语和他语,未卜他心似我心”。

 生处:生养自己的地方,即老家。 指不要留恋家乡,在哪里生活得好,哪里就是家。 比喻大丈夫重在创业,四海为家。

也作①休恋故乡春色好,受恩深处即家乡。

②休恋故乡生意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③受恩深处便为家。

 修千善:修炼再多的善心。 恶:危害百姓的坏人坏事。 一般说来,向善是内心的修为,除恶是具体的行动。 除恶的社会作用大,所以说除恶的功德比修善更大。

 修书:写信。 面读:这里指当面说。 指写信不如当面说清楚。

 朽木:腐烂的木头。 成器:雕琢为器具。 腐烂的木头难以雕琢为器。 语本《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比喻愚笨自弃的人是很难培育成优秀人才的。

 秀才: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这里泛指读书人。 旧时读书人坐在家里不出门,只通过阅读书本便可知道天下大事。

也作①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②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岁考:也叫岁试,清代各府、州、县的生员、增生、禀生都要去参加由各省学政举行的考试。 因为岁考要分出生员的优劣,加上有些考官乘机勒索,所以秀才都很害怕。 也比喻人各有自己的难处。

也作“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人情:心意。 纸半张:用半张纸赋诗作画当作礼物。 指穷秀才送不起贵重财礼,只能作诗绘画聊表心意。 后用作薄礼相酬的常语。

也作“秀才人情纸一张”。

 秀才没有假的,漆没有真的。 比喻作假是常有的事。

 兵:当兵的。 旧时当兵的多为文盲。 指文质彬彬的秀才与横蛮粗鲁的大兵没法讲清道理。 比喻遭遇不讲理的人,有理也没法讲。

 造反:指反叛朝廷。 指读书人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做不成大事。

也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见“儒变医,菜作齑”。

 虚:虚假的。 实:实有的。 指不能把没的说成有的。

 公门:旧指衙门。 抵对:对质。 指无中生有的事不能拿到衙门去打官司,因为难与真凭实据对质。 比喻假冒的东西不能摆到桌面上。

 充:冒充。 赖:耍赖。 指在江湖上可以冒充好汉,但既说自己是好汉,就不许耍赖。

 诺:诺言,承诺。 已应承别人的一句话,给多少钱都不会改变。 指说话要算数。

 悬崖:又高又陡的山崖。 在又高又陡的山崖前勒住马,也还不算晚。 比喻人在错误道路上走到最危险时能醒悟过来,决心痛改前非,也还不晚。

 比喻人心比山中的险地更加险恶难测。

 货与:卖给,售予。 旧指要把文治的才学和武卫的功夫学练精通,以便为国为君效劳。

也作“学成这武艺,货于帝王家”。

 世间的知识和事物浩如烟海,活到老学到老,到老也还有许多不会的。 指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要学好,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成;要学坏,不用一天就可变坏。 指学坏容易学好难。

 逆水:在河中与水流方向相反而行。 比喻学习就像逆水行船,稍不努力,就会退步。

 何如:怎么样。 点书:圈点书中文章。 古书多没标点符号,靠读者自己断句。 指要了解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怎么样,只要看一看他圈点过的书便知道。

 指学习书法导致纸张大涨价,学习行医,难免试药试刀而导致患者死亡,从而感到人生命的宝贵。

 学问: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阅历:经历,社会实践。 指人的学问是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

 指人头脑中的知识是靠勤奋学习,刻苦实践才拥有的,学习懒惰,害怕实践,必然胸无点墨,腹中空空。

 达:懂得透彻,通达。 学习文化知识没有前后之分,谁学通了谁就排在前面。 也作“学无老少,达者为先”。

 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军营有军营的纪律约束。 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牛毛:形容很多。 麟角:麒麟的角,形容很少。 学习的人多如牛毛,而学得精通成为杰出人才者非常少。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极言》:“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有一人为多矣。 故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 ”指学习容易,学精难。

也作“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指冬天雪下得大,来年小麦就会丰收,有馒头吃。

 指狗通人性,大雪飘飘预示来年为丰年,主人高兴,狗也欢喜。

 雪里掩埋的死人,随着冰消雪化最终会暴露出来;谁是谁非时间长了就会真相大白。

也作“雪地里埋不住死人”。

 指急人所急周济穷困的好人好事是君子所为,而送礼行贿巴结权贵的事乃小人所做。

 血债:身负命案。 指杀人者必须以命抵命。

 寻找一时失踪的人,四处乱找还不如就在失散的地方或他经常出没的地方等候,往往容易相会。

下一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谁的名言)
上一篇:农博士(农博士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