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属(貂属于什么科类动物)

2022-12-12 07:14: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貂属是食肉目鼬科的一个属,居于森林山地,营半树栖生活。 昼夜均能活动觅食,早晨和黄昏活动最为频繁。 多独居,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行动迅捷,善于攀缘。

貂属中现存共8种

其中北美洲2种 欧亚大陆6种

黄喉貂

Martes flavigula

黄喉貂,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及俄罗斯外东北地区。

黄喉貂体型大,体长50-72厘米,重量2-5.7公斤,雄性较大。 身体的毛色比较鲜艳,头及颈背部、身体的后部、四肢及尾巴均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鲜黄,包括腰部呈黄褐色。

黄喉貂多活动于常绿阔叶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区。 在中国从东北小兴安岭的红松林,秦岭山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季雨林,台湾、海南的高山森林,都有它的踪迹。

性情凶狠,常单独或数只集群捕猎较大的草食动物。 其行动快速敏捷,尤其是在追赶猎物时,更加迅猛。 黄喉貂是典型的食肉兽,从昆虫到鱼类及小型鸟兽都在它的捕食之列。 除动物性食物外,也采食一些野果、浆果。

美洲貂

Martes americana

美洲貂,分布在北美洲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与西北部地区。 栖息于针叶林,独居,是机会主义掠食者,属杂食性,主食鼠、松鼠、野兔、鼠兔、小鸟等,也吃昆虫和野果。

美洲貂头尾长50-70厘米,重量0.5-1.4公斤。 毛被较长并具光泽,底绒柔软致密,夏毛比冬毛短粗。 头部亮灰色、体背灰黄褐色、喉及腹部具不规则的淡黄或杏红色斑。

尼尔几里貂

Martes gwatkinsii

尼尔几里貂,又称格氏貂,分布在印度南部的尼尔吉里丘陵及西高止山脉。

尼尔几里貂体长55-65厘米,尾巴长40-45厘米,重2.1公斤。 体型较大,其前额亦明显凹陷。 它们背部深色,喉咙呈黄色至橙色。

它们是日间活动的,栖于树上,有时也会落到地下。 有指它们吃鸟类、细小的哺乳动物及昆虫。

日本貂

Martes melampus

日本貂,又称对马貂,生活在日本的高山森林中,主要分布在阔叶林,也生活在针叶林种植园和开放的田野。

日本貂体长47-54厘米,尾长17-22厘米,重量1-1.5公斤。 夏季毛色深褐,冬季毛色黄褐,颈部奶油色。

食谱广泛,食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石貂

Martes foina

石貂,分布于欧亚大陆以及中国的陕西、青海、内蒙古、云南、甘肃、河北、山西、西藏、新疆、宁夏、辽宁、四川等地。

石貂体长38-59厘米,重量1.1-2.1公斤。 雄性较大。 身体毛色为单一灰褐或淡棕褐色,四肢及尾部同色,尾蓬松而端毛尖长。 喉胸部具一鲜明的白色或黄色块斑。

石貂栖息在森林、矮树丛、森林边缘、树篱和岩质丘陵,行动敏捷,善于攀缘。 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小型兽类(野鼠、野兔、松鼠等)以及鸟类为食,也会掠食蛇、蛙、鸟卵、昆虫,除动物性食物外,有时还采食一些野浆果等。

松貂

Martes martes

松貂,是分布在欧洲的一种鼬科动物。 栖息在多草木的地区,会在树穴或灌木林中筑巢。 它们主要在夜间或黄昏活动。 杂食性,以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为主食,也会吃草莓、鸟蛋、坚果及蜂蜜。

松貂头体长46-54厘米,尾长22-26厘米,毛皮呈浅褐至深褐色,在冬天会逐渐变长及浅色,喉咙上有奶白色至黄色的围兜。

渔貂

Martes pennanti

渔貂分布于加拿大和美国,栖息于温带的针叶林和混合落叶林。

渔貂,长度80-120厘米,重2-2.5公斤,雄性较大。

渔貂日夜均活动,在地面和树上捕食,追捕各种啮齿类动物。 除吃小动物和腐肉外,也吃果子。 虽称渔貂却很少吃鱼,除非偷吃人们捕到的鱼。

紫貂

Martes zibellina

紫貂,分布于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以及日本等地。 中国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老爷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吉林的长白山和辽宁的桓仁县境内气候寒冷的林海雪原中,以及新疆北部、内蒙古等地,呈间断性分布。

紫貂,体长30-40厘米,体重大约1公斤。 身体为暗褐色,头部颜色较浅,爪很尖利,四肢短健,适合于爬树。

紫貂生活于海拔800-1600米的气候寒冷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多在树洞中或石堆上筑巢。 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 以松鼠、花鼠、田鼠、姬鼠、鼠兔、野兔、雉鸡、松鸡、小鸟、鸟卵和昆虫等为食,有时也捕鱼,采食蜂蜜、各类坚果和浆果等。

下一篇:和煦(和煦的拼音)
上一篇:山海关在哪个省(山海关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