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脾胃不生病》_精选读书笔记_3500字

2022-12-10 00:41: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3

《食养脾胃不生病》_精选读书笔记3500字

食养脾胃不生病

赵承勇

◆ 人活一口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黄帝内经》又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 脾胃是五脏六腑的“粮库” 脾胃养生帖在平时,我们如何保护好体内的“粮库”呢?除了正确地饮食以外,还可做些运动,如“颤动腹部”。 具体做法是:取舒适的姿势,坐、卧、站均可,双手掌心向内叠加,覆盖在肚脐之上,然后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下。 每天早晚各1次,

◆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人更有精气神 脾胃养生帖养好脾胃,养好精气神,不妨常做“意念呼吸”。

◆ 肚脐“异象”,告知你脾胃的健康状况

首先,不同形状的肚脐反映不同的脾胃健康问题。 肚脐突出:这是体内水湿过重造成的水肿,主要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衰退,以至于水湿不能运送至肝肾等脏腑排出体外的缘故。 肚脐下移:这是体内有瘀气的表现,多由于脾虚、功能失调,以致肝失所养,疏泄条达不畅,使气机郁结所致。 肚脐内陷:这是脾肾两虚的表现。

脾胃不适,还会表现为肚脐疼痛。 如肚脐左边发胀,按时有痛感,则说明胃阳不足,即临床上所说的“胃阳虚”。 胃阳不足可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胀,使肚脐左边发胀。 如果还伴有大便不正常,粪便先干后稀,则表明脾胃湿热。 如果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很大,并感到肚脐以下部分有轻微的疼痛,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脾胃养生帖如果脾胃不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龙眼肚脐贴”来进行调治。 具体做法是:龙眼肉1颗,花椒6粒,加上5~10克艾草一同捣烂。 每天晚上睡觉前,取小指甲盖大的一小块,放入肚脐中,用医用胶带粘牢即成。 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对胃痛、腹泻均有良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

◆ 倦怠无力,也与脾胃有关系

脾胃养生帖如果常感到倦怠无力,可以常“拍打内关穴”。 正确的做法是:找个感觉舒适的地方,端坐下来,待身心完全放松之后,两手搓热,左手微握成拳,放于腿上,右手五指并拢,以适当的力度拍打左手腕内关穴(腕掌侧横纹往上3横指处)36下。 然后换手。 每天早晚各1次,可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

◆ 看面相,透过五官知道脾胃的健康状况

下眼袋的形成与脾胃失调有关,从人体穴位中可以看出眼袋的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如水湿内停,首先殃及的部位肯定是这里。

◆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最养脾胃的饮食方式

脾胃养生帖要养好脾胃,可以经常“按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3寸(4横指),胫骨内侧面。 正确的做法是:取坐姿,先将左小腿放在右大腿上面,用左手拇指指面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再换右手拇指按揉右小腿的三阴交穴1~3分钟。 经常按揉这个穴位,不仅能起到健脾养胃、调肝补肾的作用,同时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

◆ 黄色入脾胃,黄色食物要多选择

黄色的粮食类有小米、玉米、大豆、红薯等;黄色的蔬菜有韭黄、胡萝卜、南瓜、佛手瓜、牛蒡、金针菇、石花菜、竹笋等;黄色的水产有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黄颡鱼、鳜鱼、黄鳝等;黄色的瓜果有梨、刺梨、苹果、杨桃、黄杏、橘子、柑子、柚子、橙子、柠檬、枇杷、芒果、菠萝、木瓜等;黄色的调味品有蜂蜜、黄酒、黄啤酒、生姜、良姜等。

脾胃养生帖想要脾胃好,还可以“常按脾俞穴”。 做法为:被按摩者正坐或俯卧,施按者用指尖或指腹、按摩棒等,在其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约两指宽的距离),以被按摩者能承受的力度,按压3~5秒钟,停2~3秒钟后继续按压。 重复进行3~5次。 然后将手掌放于上腹部,手掌紧贴皮肤,以适当的压力先自右向左平推20~30下。 每天1~3次,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 甘入脾,甘甜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但“甘味”又有“甘温”和“甘凉”之分。 我们都知道“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 因此,补益脾气时应选择性味“甘温”、可以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如面粉、糯米、莲子、芋头、南瓜等;而补益胃气时,则应选择性味“甘凉”、可以帮助阴气滋生的食物,如绿豆、大豆、薏米、丝瓜、冬瓜、黄瓜、茄子、白菜等。

大枣、山药、大米、小米、高粱、扁豆、甘蓝、菠菜、胡萝卜、南瓜、马铃薯、红薯、香菇、木耳、龙眼、梨、香蕉、栗子、百合、冰糖、甘蔗、蜂蜜等也属于甘味食物。 增强脾胃功能可“按摩小腿”,因为小腿上有三阴交、承山等穴,可以益气健脾、调节水湿代谢。 正确的做法是:取坐或卧的姿势,对小腿从上到下,用适当的力度依次按摩一遍,这种按摩不必刻意讲究章法,以产生轻微的酸痛感及舒适为宜

◆ 吃饭多咀嚼,汤、粥最养脾与胃

养胃可“按压胃俞穴”。 具体做法是:被按摩者俯卧或正坐,露出背部,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指腹或用按摩棒等在其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适当的力度做按压打圈动作3~5秒钟,稍停2~3秒,再进行按压。 如此坚持3~5分钟为1次,每天1~3次,能起到健脾养胃、增强消化等功能。

◆ 刺激性食物要节制,爽了口舌伤脾胃

要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吸收,还要多“提抖腹壁”。 正确的做法是:取坐或站的姿势,用一手或两手纵向抓起腹壁,即腹部肌肉,用适当的力度抖动,每次抓起不同部分抖10~15下。 每天2~3次,还可以起到消脂减肥的作用。 避开饱食和空腹两个时段。

◆ 贪图寒凉,伤脾伤胃没商量

想要脾胃强健,还可以试试“合推腹部法”。 正确的做法是:取舒适的姿势,两手放于两肋下,以适当的力度由腹部两侧向腹中间推挤,力度渐渐由轻到重,并由上腹部移至下腹部,反复推挤1~2分钟即可。 每天1~2次,可起到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

◆ 养脾胃有良方,饭前先喝汤

“饭前喝汤,胜似药方” 一般来说,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 具体的量可以因人而异,主要以胃部舒适为度,饭前饭后切忌“狂饮”。 汤时间应选择饭前20分钟左右为宜

◆ 饭后这些“事儿”,脾胃易受伤

脾胃养生帖要想脾胃更强,不妨常“捏脊”。 做法为:被捏者先趴在床上露出整个背部,放松。 捏脊者先从尾椎开始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其脊椎两旁的皮肤、肌肉。 用食指和中指在前导引,拇指往前推,一松一紧、慢慢地向肩颈部有规律地捏。 重复进行6遍或是10分钟左右,每天1~2次,行气活血、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的功效非常好。

◆ 花生养脾胃,是杂粮中的精品

脾胃养生帖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常用“脚趾抓地法”来进行调治。 此法可使体内气血通畅,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双脚脚趾用力抓地,或抓鞋底,1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每日2~3次。

◆ 绿叶蔬菜养脾胃,滋养脾胃功效奇

脾胃养生帖用舌头做“蛇吐芯”运动也可以养脾胃。

◆ 玉竹清热生津,让脾胃津液充足“动力” 脾胃养生帖经常做“叩齿”动作

◆ “二米南瓜粥”,(小米玉米)脾胃最需要的香甜粥

可以经常做做“转肩”的动作。 正确的做法是:取端坐或站立的姿势,先使身心放松下来,然后两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直,肩膀用力由后向前转圈,再由前向后转圈,各100下,以感到包括颈椎在内的整个背部都有温热的感觉为宜。 此动作可使气血通畅,使脾胃变得强健。

◆ “赤豆薏米汤”常食脾胃无湿热,人更靓更健康能辅助薏米发挥出最好功效的莫过于赤豆了。

◆ “薏米莲子百合粥”击退中焦湿热,无病一身轻

脾胃养生帖要清除中焦湿热,可以

常常练习“金鸡独立”。

◆ “山药黑豆薏仁汤”除湿热健脾胃,可提神

脾胃养生帖“踮脚站立”可以起到除湿热、健脾胃的作用。 可鼓动足阳明胃经,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

◆ “红莲枸杞鹌鹑汤”治湿热,健脾补虚劳

脾胃养生帖如脾运失健,可以通过做“健脾操”来进行调治。 正确的做法是:①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 从指根揉捏至指腹为1遍,每个手指揉捏2遍后,换手揉捏。 ②手掌伸直,掌心向上,拇指尽量往掌心方向靠拢(直到拇指不能动为止),再恢复原状,每次12遍。 ③拇指和食指同时做“OK”的动作,其余三个指尽量伸直,然后十指都伸直,重复12遍。 每天2~3次,持之以恒还能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嗳气、呃逆、烧心等病症。

◆ “雪梨豌豆炒百合”,奇妙的组合却有健脾胃的大作用

脾胃养生帖可以每天坚持练习“背部撞墙法”来强健自己的脾胃。

◆ “枸杞萝卜狗肉汤”也是暖胃祛寒的调补良药

脾胃养生帖如果家里有浴缸,身体虚寒的人可使用温性的精油来泡澡,也能起到驱寒暖身的作用,如生姜精油、黑胡椒精油、安息香精油;同时配合收敛性质的精油,如迷迭香、杜松等精油;促进循环的精油也可以配合使用,如尤加利和罗勒精油。 每次选择3种,以8滴为限。

◆ “莲子紫米粥”是美味的益脾袪寒粥

脾胃养生帖如果是因为脾胃虚寒而引起的怕冷、手脚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经常做做“揉指操”。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只手的小指,从指根到指腹,反复3遍;再用两个小指的尺侧相互摩擦约3分钟,以感觉温热为度;用一手的五指握住另一手的小指,做来回旋转动作约3分钟,直至感觉发热为止。 换手重复以上动作。 每天1~2次。

下一篇:《生命册》_精选读书笔记_300字
上一篇:《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书笔记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