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I:事实与神话》_读书笔记_2900字

2022-12-10 00:38: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第二性I:事实与神话》_读书笔记2900字

现在女性随着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有了更多选择怎样生活的权利,1:生育与否的决定权。 2对于婚恋的选择还有工作的奋斗权。 3:对于生活方向的认知。 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 女性青年的时候就该看此书,会更懂得自己,更了解自己。
第二性女性问题的深化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之一,是对女人的理解。 波伏瓦提出了新的观点:她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是变成了女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的地位不是生来就如此的,是男人、社会使她成为第二性。 社会把第一性给予了男人,女人从属于男人。 这并不是说,某个女人不可能凌驾于她的丈夫或者其他男人之上,但这种情况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中女人从属于男人的状况。 如同波伏瓦所说的,即便是某个国家由女皇当政,也改变不了女人总体低下的社会地位。 这个女皇实行的是男性社会的意志和法律,她并没有改变女人的从属性。 不过波伏瓦并没有提出要让女人成为第一性,她只是指出女人属于第二性的不合理。 这是全书的出发点,由此探索女人如何变成第二性。 波伏瓦所强调的他者,是与男性相对而言的,男人代表人,男性是主体,女性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客体。 在某种程度上,他者是被排斥于社会主体之外的,属于另类。 女人对男人,类似黑人对白人。 波伏瓦从哲学和理论的高度界定了女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处境,“第二性”的命名充分表达了女性对自身不平等地位的抗议,是对男性社会发出抗争的呐喊。
更为可贵的是,波伏瓦敢于直面女人本身存在的弱点,以现实的明智态度去对待女人问题,并不讳言女人的生理弱点,以此分析男人为何能在历史上统治女人。 女人为什么不能创造各民族的历史,也没能出现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肩的大作家呢?其中有女人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造成的缘由。 波伏瓦没有拔高女人应有的作用,而是一一摆出女人在人类历史上所遭遇的悲剧命运,最鲜明而又最有说服力地展示了女人的处境。 波伏瓦超出一般的女权主义者之处,体现在她辩证地理解女人的特点和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气势汹汹地发出不平之鸣。
之二,波伏瓦不是单一地提出女权问题,她一下子将妇女问题全盘地、相当彻底地摆了出来,力图囊括女性问题的方方面面。 波伏瓦认为谈论女性必须了解女人的生理机能和特点,她论述生物的进化过程,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的繁殖,雌性与雄性的分别与各自的特点,进而论述女人与男人的分别与各自的特点,女人的生育过程,等等。 她指出,女人由于有生物属性,要来月经,要经历妊娠和痛苦而危险的生育,女人对物种有附属性,因此,女人的命运显得更为悲苦。 男女在智力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但女人在体力上比男人弱小,行动能力差些,她对世界的控制受到限制。 当然女人对物种的屈从还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状况。 从生物学上来考察男女,是将女人放到物种和生存的角度去考虑,确定女人的生存位置。 以往也有论者在分析女人所能起的作用时提到女人的生理属性,但往往一笔带过,而波伏瓦追根溯源,把这个问题谈得很彻底。
之三,波伏瓦描述了女人在人类史的发展长河中所处的地位。 她认为自己的叙述弥补或修正了前人论述的不足。 女权意识是在18世纪末,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但《拿破仑法典》(1804)仍然规定女人应当服从丈夫,连巴尔扎克也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从属。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摧毁了土地所有制,而逐渐引发了劳动阶级和妇女的解放。 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都提出妇女解放,乌托邦社会主义要求取消对女人的奴役,圣西门主义者重新掀起女权主义运动。 而无政府主义者普鲁东主张把女人禁锢在家庭中。 19世纪,妇女总体上缺乏争取自身权利的意识。 直到19世纪下半叶,女工的休息日、产假等才有规定。 至于政治权利,1867年,斯图亚特·米尔在英国议会上为妇女的选举权做了第一次辩护。 1879年,社会党大会宣布性别平等。 1892年,召开了女权主义代表大会。 美国妇女比欧洲妇女获得更多的解放,林肯支持女权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波伏瓦指出:“女权主义本身从来不是一个自主的运动:它部分是政治家手中的一个工具,部分是反映更深刻的社会悲剧的附加现象。 女人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事实上,她们没有力图作为女性在历史上起作用。 ”这个深刻论断看到了妇女本身存在的问题:女性尽管长期受奴役,却不能像奴隶一样起来反抗,也就不能争取到应有的权利。 因为女人是不分阶级的,不同阶级的妇女有不同的利益。 比如,资产阶级妇女未必要争取劳动权,她们宁可待在家里享受生活,屈从于丈夫。
之四,为了结合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的分析,波伏瓦以五位男性作家的创作为例,探讨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男性思想。 法国作家蒙泰朗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的小说有自传性质,描写女人如何崇拜他,追求他,但他厌恶女人,鄙视女人,将女人当作发泄性欲的工具和男人的衬托。 劳伦斯以描写性爱闻名,追求男女的完美结合,然而他的小说体现了对男性生殖器的骄傲;他相信男性至高无上,男人是引导者,女人是被引导者。 法国戏剧家克洛岱尔诗意地表达变得现代化的天主教观点:女人要忠于丈夫、家庭、祖国、教会。 他把女人界定为心灵姐妹,女人是用来拯救男人的工具。 超现实主义领袖布勒东投入到爱情中,将女人看成一切事物,尤其是美。 女人追求永恒的爱,布勒东希望她成为人类的救星。 女人形象在布勒东笔下是一种理想。 斯丹达尔对女性有特殊的热爱,他赞赏女人身上的自然、纯真、宽容、真诚、敏感、有激情。 女人为了得到爱情,会想出种种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显得光彩夺目。 这些男性作家分别代表了从蔑视女性到赞美女性的不同倾向,但是,即便对女性持赞美态度的作家,也没有对女性表现出真正正确的态度。 总之,男性作家所虚构的“女人神话”都不同程度地歪曲了女性。 波伏瓦在这里进行的是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第一次对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做出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成为此后女性主义批判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滥觞。
之五,波伏瓦对女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分析,构成了《第二性》的重要部分。 这是对女人的一生进行正面考察,从童年阶段开始,女孩逐渐意识到男孩的优越地位,随后她感到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她知道了是男人创造了所有国家,无论是在神话还是在生活中,英雄都是男性,而只有一个圣女贞德与之对抗。 连圣父也是男人,圣母要跪着接受天使的话,圣经中指明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造出来的,凡此种种,都表明女人的次要地位。 波伏瓦论述了女人的婚姻、家务劳动,认为达到平衡的夫妻生活只是一种乌托邦,由此得出,“婚姻制度本身一开始就是反常的”,她很赞赏离婚是常事的美国,女人可以在外忙碌。 波伏瓦指出,女人通过生儿育女,实现了她的生理命运。 女人在妊娠期显得像个创造者,有些女人对怀孕和哺育感到极大的快乐,而婴儿一断奶她们就感到泄气,这些女人是“多产的家禽”,而不是母亲。 许多女人希望有儿子,梦想生下一个英雄。 波伏瓦丰富多彩的论述不仅有理论高度,读来还令人兴味盎然。 她虽然是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去论述女性问题,但是,她能尊重科学和人类的发展史,而且敢于面对当代的现实情况和女人的切身问题,不少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诚然,她的有些看法不免偏颇,如反对结婚,一辈子不进厨房,和男友各住各的房子来证明自己的独立。

下一篇:《吃掉那只青蛙:博恩·崔西的高效时间管理法则(原书第3版)》_精选读书笔记_2900字
上一篇:《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_精选读书笔记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