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过冬至的作文

2022-12-10 00:04: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欢乐过冬至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1

你们知道吗?今天是什么节日?我告诉你们吧。 今天是冬至日,也就是冬节。 妈妈说,冬节要吃汤圆的,吃了汤圆要长大一岁了。 我很高兴,今天早上一早就起床跟妈妈一起做一做汤圆。

妈妈让我把手洗干净,然后我们就开始做汤圆了。

妈妈把硬的米粉和软的米粉混在一起。 然后抓了一块放在手中,使劲地捏呀捏,把米粉捏成一块,就开始搓汤圆了。 妈妈做得汤圆小小的,圆圆的、扁扁的。 我觉得真好玩。 于是,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汤圆。 可是汤圆做得一点也不想。 我忽然想到把米粉当作“橡皮泥”做,这样一定很好玩。 于是,我拿着米粉,就像玩橡皮泥一样做了很多很多,有饺子、饼、兔子、花、包子、苹果、香蕉……看着盘子里的“动物、植物、蔬菜等东西。 我想烧起来肯定很好吃。 妈妈要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了。 我也在旁边帮忙着放。 可是我一不小心被开水溅到,很痛。 我想应该没什么大碍,所以没有告诉妈妈。 后来细心的妈妈还是发现了,赶紧给我抹了药膏。

汤圆很快烧熟了,看着锅里的白白的汤圆浮在水面上,我觉得它们就像淘气的小宝宝,真可爱。 妈妈把汤圆盛出来放在碗里,我夹了一个尝了一口,啊!好软呀,就像吃棉花一样!味道还真好!我一口气吃了一大碗。

今天,虽然我的手烫到了,可是汤圆的甜,使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了。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2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 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 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 ”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晚上,妈妈如约早回家。 奶奶在厨房中不停地忙碌着,烧了香喷喷、红白相间的糯米饭,便招呼我们来吃饭,虽然我还是对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怀,但我还是在糯米饭中放了点糖,足足吃了两碗,吃的肚子滚溜溜的,因为吃饱了晚上才会做个好梦了哦!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3

月转星移,又一个团圆节“冬至”即将来临。 家中的慈母,牵挂 着离乡背井的游子,忆起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记得远行人”,徒增离愁别绪。 因此在冬至这一天,好多亲人都回家 团圆,潮汕过冬至有“小过节”之俗称呢

时代 不同,一些不良的过节陋俗已被摒弃,流传至今的是十分有亲和力的庆节习俗。

冬至这一天,最忙碌的就是家庭 妇女了。 她们一大早就要上市场采购猪肉、鸡、鱼等三性和果品,回家煎煮,筹备,祭拜祖先。 各家各户方桌上佳肴齐备,银烛高烧,烟火缭绕,合家老小虔诚参拜,然后焚化纸钱。 祭祀完毕,一家人围桌共进午餐,其乐融融。

吃甜圆是过“冬节”的一个重要环节。 汤丸既甜又圆,表示好兆头,预示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平平安安,来年又获丰收。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所以小孩就特别盼望能早点吃到甜丸,而成年人吃到甜丸以后又免不了一番感叹。 现在的速冻汤圆品种繁多,口味各异,泡煮方便。 但我还是最喜欢 吃妈妈亲手做的汤圆。 她用精制的糯米粉,调上糖、水,有的用豇豆作馅,包成团,在手里一捏,一磨,放在大盘子上,一粒粒汤圆珠圆玉润。 放进烧开了的水里一泡,再加点糖,五分钟之后,白嫩嫩的汤圆浮于锅面。 盛于碗里,尝尝,柔而不腻,爽口!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吃出了妈妈的“爱心 ”,驱散了冬日 的严寒。 冬至丸,庆团圆!

上坟扫墓是冬至的另一项活动。 由于“清明 时节雨纷纷”,道路难走。 而冬至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所以潮人大多喜欢“过冬纸”,一家人带着祭品或手捧鲜花上坟扫墓去,怀念故人,感悟 后代。 悲恻恻魂归去兮,风萧萧墓前默哀。

潮汕人过冬至,庆团圆。 汤圆甜,潮人亲!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4

同学们,你们知道冬至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节,大部分地方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盛熬油菜根米汤喝。 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还有,你们知道“冬至”这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吗?为什么不吃饺子会冻耳朵吗?不知道吧。 嘿,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吃“捏冻耳朵”。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祛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呀,每逢冬至人们边模仿做着吃,这便是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的原因了。

冬至这一天吃饺子,还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矫耳汤”之恩。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在大家知道冬至的来历了吧!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5

又冬至了。

这天昼最短夜最长。

过罢冬至,夜就会越来越短天就会越来越长;

老人们说冬至交九,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

边说边念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母亲说冬至小年下,早早地盘好了饺子馅,等着儿女们回家来吃,还一本正经地对孙男嫡女们说:“冬至吃顿饺,不冻耳朵不冻手。 ”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男人们坐着聊天,女人们则有的擀皮、有的包馅、有的看锅、有的调汤,幸福的滋味在饺子的热气中流淌,温馨的感觉在舒心的笑脸中弥漫。 “宁穷一年,不穷一节”,他们在这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吃饺子,胖嘟嘟的饺子在锅里翻滚,好像是蓬勃而充满希望的生活……

曾经冬至的那顿饺子,曾经那样吸引着人的味蕾,曾经那样使人期盼渴望。 现在饺子已成了家常便饭,冬至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舶来的圣诞节。 走在街上,满眼都是圣诞节的气息,冬至在这份华彩喧嚣的掩盖下越发无人问津了。 唯恨昼长,忍见冬至清冷?尤苦夜短,细数过往美好。 这样的冬季这样的节,谁为你包一碗香喷喷的饺子?这样的冬至这样的夜,谁为你泡一杯暖融融的清茶?寒夜中谁替你掖紧被角?冷风中谁给你披上薄衫?寂寞时谁听你低吟浅唱?悲戚时谁逗你开怀一笑?

又冬至了,今夜最长。 幸好从明天开始,日渐长一丝,夜渐短一分,仿佛于晦暗中得遇君子,仿佛是飘摇中得遇贵人,这份欢喜一天天地积攒,直至九尽春回……


欢乐过冬至的作文

下一篇:我家怎么过冬至作文
上一篇:过冬至节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