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饮食礼仪知识有哪些

2022-12-09 17:58: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机体特征、时代条件、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而且更取决于其文化特点。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方饮食礼仪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南方与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别

一. 总体差异【南米北面】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 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 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

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 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二. 不同调味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人说苏州菜甜,其实与无锡的相比,苏州菜不过是淡。 无锡炒鳝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对北方人讲,根本没法吃。 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吃甜食。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糖用甜菜现在主要分布在40°N以北地区,而在我国古代没有甜菜,北方居民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 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延续,这种咸甜相对的趋势会减弱的。

三. 南北饮食讲究差异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 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 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 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 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 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四. 南北春节饮食风俗差异

南方北方春节饮食风俗的差异.虽然中国早就大一统,饮食风俗,还是有地域性的。 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饼”、“南甜北咸”之类演绎,说南有年糕、北有饺子,不能算错吧。 尤其过大年之际,它们都是象征意味浓郁的符号化食品,堪称餐桌上的吉祥的经典。

南有年糕,北有饺子。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 作为节庆的传统,年糕与饺子,各占半壁江山。 大抵是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人更讲究吃饺子。 年糕也渗透到北方,但比较单调,只有南方人才能将其做出众多的花样。 至于饺子,很明显属于北方的产物,南方也开饺子馆,一般都要打出“北方水饺”的幌子,以示正宗。

这犹如某些店铺强调“手工饺子”,与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饺子”相区别。 古典的食物,制作方法愈原始愈好,仿佛这样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在江南一带,卖年糕,包装纸上也常印有“水磨年糕”的字样。

年糕的名字起得好,喻示着“年年高升”。 似乎多念叨几遍,以诚则灵。 不仅听起来顺耳,吃起来,味道也不赖。 唇齿之间,能咀嚼出南方稻米天然的醇香。 而且因其黏性大,口感独特。 江浙人家,大年三十晚上总要在八仙桌上摆一盘年糕,作为供品。

五. 不同食物不同吃法

01、炖汤

南方人所谓的煲汤和我们北方的炖汤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炖汤炖到肉和菜都熟了就好,汤和肉一起吃。 而南方煲汤一定要小火煲很久,甚至一个下午的时间,要把所有精髓都炖到汤里,然后喝汤就好。 排骨炖玉米,只吃玉米和喝汤,排骨基本扔掉了,那些排骨是柴骨,没营养了。

北方人把汤当作一道菜,而南方人把汤当滋补品。

02、馄饨

厦门有一种到处可见的小吃,就是扁食。 很多当地人很喜欢吃这个,现在也很受欢迎。 这个扁食的形状和北方的馄饨是一样的,但馅的做法和汤料却不同。 北方的馄饨馅是剁碎的,据说扁食的馅是打(或者敲这个词更恰当)出来的。 就是用刀背或者棒子把一整块肉一点点打成肉泥。

扁食的汤料只有葱花和类似白菜跟的东西。 而馄饨的汤料是紫菜和虾皮。

03、炒青菜

南方炒青菜就是多放一些油,然后用大蒜(南方叫蒜头)炸锅,把青菜放油里来会翻炒几下就可以。

而北方一般都放一些肉。 另外有一些菜和南方的做法也不一样,比如菜花和包菜都可以和鸡蛋一起炒,而北方只炒肉。

04、粥

北方做粥通常都是大米粥(南方叫稀饭),也会放一些绿豆或红豆就叫绿豆粥或红豆粥。

但南方做粥的方式就多了,而且他们很少只做稀饭,多数都会做咸稀饭或者是甜的。 可以用各种材料做,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皮蛋瘦肉粥,还有鱼肉粥、蟹肉粥、排骨粥等等咸稀饭。 也可以用梨、苹果、菠萝等等水果做甜粥。

05、粽子

北方的粽子都是甜的,会沾着白糖吃。 也有放一些红枣、豆沙、枣泥等等材料,无论放什么味道都离不开甜的。

而南方的粽子大部分是咸的,而且油非常大。

06、喝茶

南方人喝茶很讲究,且几乎每家都有泡茶的茶具,讲究的是茶道,泡茶的步骤都有次序。

而北方人喝茶很简单,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泡开就可以喝了,这也看出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07、菜肴

南人的菜肴,多以精致细微见长,并格外讲究情致,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料讲究。 也许是因为南方山水清秀、色彩丰富的缘故,南人的美学理念也多以柔和淡雅见长。 南方的菜肴自然也打上这鲜明的地域烙印,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盘的细节装饰,然也包括就餐的环境,格外讲究,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如今国内各大城市内稍有档次的中餐馆,大多装潢都是南方风格,便是明证。 就烹饪方法来讲,无论是烤、是焖、是蒸、是炖,还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杂而讲究的程序,追求的是个鲜、嫩、香、滑,以求满足味蕾的各类微妙体验。

北人的菜肴,则以色艳味重取胜,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讲究火候。 北方作菜的原料没有南方的种类丰富,也没有太多花样,可便是极其普通的东西,北方的厨师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

南方餐桌礼仪

春节餐桌

湖北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 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 ”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湖南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上海

上海人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安徽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 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江西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重庆

重庆人过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

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非常少,大多数家庭都会做几个菜,有鸡鸭鱼、各类蔬菜等,一家人围在一起享用新春大餐。 另外,多数南方人也会在过年期间吃汤圆,如同北方多数地区的人吃饺子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广东

粤菜发源于岭南。 自古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与海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社会经济因此得以繁荣,同时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外各种食法逐渐被吸收,使广东的烹调技艺得以不断充实和改善,其独特的风格日益鲜明。 广东旅居海外的华侨众多,又把在欧美、东南亚学到的烹调技巧带回家乡,粤菜藉此形势迅速发展,终于形成了集南北风味于一炉、融中西烹饪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并在各大菜系中脱颖而出,名扬海内外。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它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的饮食风味。 选料广博奇异,品种多样是广州菜的一大特色。 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一经厨师妙手,都变成佳肴,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

广州菜特别讲究厨艺精湛,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炒、煎、火局、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炎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 广州菜有许多调料,如蚝油、鱼露、柱侯酱、沙茶酱、豉汁、西汁、糖醋、酸梅酱、咖喱粉、柠檬汁等,为广州菜的独特风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对比起中国其它菜系,广州菜较少用浓重辛辣的调味料,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广州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红烧大裙翅、菊花龙虎凤蛇羹等。

潮州菜是潮州、汕头地区的风味菜。 潮汕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相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长,风味自成一格。 潮州菜以烹调海鲜见长,尤其汤菜最具特色,加工精巧,口味清纯,注重保持原料的鲜味。 烹调技艺擅长焖、炖、烧、火局、炸、蒸、炒、泡等法。 口味尚清鲜,郁而不腻。 爱用鱼露、沙茶酱等调品。 风味名菜有潮州烧雁鹅、潮州豆酱鸡、护国素菜汤、炊鸳鸯膏蟹等。 甜食则以芋泥、五果汤等最有特色。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是指东江流域一带的“客家人”的家乡菜。 东江菜的特点是主料突出,味道浓郁,造型古朴。 菜肴多用肉类,较少以蔬菜和水产配搭,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 风味名菜有盐火局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八宝窝全鸭等。

粤式点心也别具特色。 广东美点之多,恐怕可称得上是全国之冠。 单是被誉为“点心状元”的广州泮溪酒家就能做出1000多款精美点心。 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 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小食有:虾饺、干蒸烧卖、粉果、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鸡仔饼、糯米鸡、家乡咸水角和各种馅料的肠粉等等

广东的四季佳果长年不辍,风味独特的荔枝、芒果、香蕉、杨桃、龙眼、菠萝……等轮番上市,苏东坡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赞叹怎能不叫天下人共鸣!

广东人“以食为先”的生活风格,使广东的饮食业规模高踞全国之首,吸引了全国各系美食和外国餐饮业的大举进军,从极尽豪华的高级食府到物美价廉的平民大排档,还有食肆如林、可容成千上万人吃喝的美食街,总是食客如云,显出了“美食之都”的豪气,形成“天下美食尽在广东”的局面。

广州人有哪些饮食文化礼仪

饮凉茶

饮凉茶也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广州的凉茶历史修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古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最着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 进入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 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 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 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 不仅饮早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 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在广州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茶居。

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

广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许,往往座无虚席。 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演唱,还一边享受空调冷气。 广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才收市。

饮“功夫茶”

广州人在闲暇时以饮“功夫茶”为乐趣。 饮“功夫茶”原来在潮汕地区盛行,现已在广州城大行其道。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般大,薄胎瓷,隐约能见壶内茶叶。 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 茶叶则选用乌龙茶。 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 并用手指压得实实的。 据说压得越实茶的香味越浓,越醇。 水最好是经过沉淀的,或是矿泉水。 沏茶时要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 斟茶时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 饮茶之时,一面品茗一面谈天说地,这叫做“功夫”。

传统西关广式小吃

烤羊串、臭豆腐、灌汤包……曾有人吐槽广州美食节广州特色不强,这次由美食家庄臣带来的“舌尖上的广州”,带来传统的西关广式小吃,爽鱼皮、盲公丸、竹篙粉等,他向记者表示,由于地道广式美食制作较繁复,出菜速度慢,难以适应美食节的快节奏需要。

本次还有粤菜餐饮大店坐镇,耀华集团、黄埔华苑集团、侨美集团、幸运楼集团带来干炒牛河、牛羊杂汤、卤水乳鸽等,价格均比到店堂吃低,如38元半只龙虾、15元一只乳鸽,一般人均30~50元就可以吃饱。

与去年不同的是,除了线下品美食外,这次还首次推出了半成品炒菜的外送服务,只要在现场扫码下载某A pp,即可把配好调味包的速冻生鲜材料配送到家,菜式有咖喱焖土豆、辣炒鱿鱼须等。

去年排队排足十天的北京庆丰包子铺,今年第二年继续来,不过首日上午这家餐厅的排队效应尚未显现,国家领导人光顾过的庆丰包子还是15元/份。

法国的可丽饼、德国咸猪手、韩国的年糕、印度的拉茶……“国际”美食节,自然少不了异域情调的美食,这次美食节吸引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以及东南亚、拉美等12个国家的驻穗餐饮企业报名参展。

据了解,除上述位于番禺的全市会场外,越秀、海珠、增城、荔湾、南沙、白云、天河各区也举办各具特色的美食节活动,艇仔粥、虾饺、肠粉、糯米鸡等广府美食应有尽有。


南方饮食礼仪知识有哪些

下一篇:中国饮食礼仪知识及发展历程
上一篇:中餐礼仪吃饭禁忌要点(中餐礼仪吃饭要端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