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点之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思维导图)

2022-12-09 10:16:5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1

生物课本上有较多的知识点需要记忆,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背诵是必要的,但不可只总单纯的记忆。 可结合练习题,一边做,一边梳理自己的知识并记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考点之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物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生殖:

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

昆虫的发育:

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

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2)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幼虫又称为若虫。 图123—6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特别提醒: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昆虫发育过程中要出现蜕皮现象。 蝗虫的一生要经过5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幼虫经过5次蜕皮,逐渐长大。 最后变成成虫。

昆虫的生殖:绝大多数的昆虫行两性生殖,极少数的昆虫可以行其他方式的生殖。 如蚜虫在夏季气候适宜时行孤雌生殖,即卵不需受精即可发育成雌体,秋末才行两性生殖;瘿蚊科的一些种类其幼虫期即可孤雌生殖,称幼体生殖;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昆虫其受精卵可以分裂成许多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称多胚生殖。 昆虫的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比如蜜蜂、菜粉蝶、蚊等昆虫的发育。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比如蝗虫、蟋蟀等。

昆虫两种发育方式的比较:

初中生物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

现存的两栖动物约有2500种,它们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最常见的是蛙类,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 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 蝌蚪用鳃呼吸。 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 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生,水中孵化,两性生殖,如雄蛙、雌蛙抱对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如雄雌、蛙抱对,各自排精、卵,而后精、卵在水中完成受精。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雄蛙鸣叫—求偶—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完成体外受精。 两栖动物的发育:发育特点:体温不恒定。 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 两栖动物除青蛙外,常见的还有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1)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这是其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

(2)青蛙的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以利于呼吸,如果将青蛙的皮肤擦干,则很快死亡。

(3)两栖动物的幼体形态和生理结构很像鱼,说明两柄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域环境,如果水质被污染.则有可能发生变异,如少一条腿的畸形蛙。

初中生物知识点:鸟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鸟蛋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特别提醒: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 鸟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生殖时期,发育成熟的雌、雄鸟进行交配,雄鸟把精子送入雌鸟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内受精。 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 鸟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 以后在鸟的体温或人工孵化箱的恒温条件下,胚胎继续发育,最后雏鸟破壳而出。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

(1)鸡卵的结构: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保护作用,为胚盘提供营养)、胚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可以发育成胚胎)

(2)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3)鸟类的生殖方式:卵生,基本同爬行类。

(4)受精方式:体内受精。

(5)鸟类的发育特点: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有坚硬的喙。 早成鸟出壳后的雏鸟,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 这样的雏鸟,叫做早成鸟。

易错点:

1. 误认为鸟的受精卵的发育是在雌鸟产出后开始的

鸟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了早期的胚胎。 当鸟卵产出之后,由于环境温度下降,鸟卵停止发育;当母体开始孵卵后,鸟卵的温度升高至母体体温时,胚胎又开始继续发育直至雏鸟出壳。

2. 误认为整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整个鸟卵的构造由卵细胞和非卵细胞两部分构成。 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组成;非卵细胞包括卵白、卵壳、卵壳膜、气室、系带等,它们为卵细胞的附属结构,对卵细胞起到保护、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早成鸟和晚成鸟:

(1)早成鸟:有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孵化出来时,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随亲鸟觅食,这样的鸟叫早成鸟。 如鸡、鸭、鹅、大雁等。

(2)晚成鸟:有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孵化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伞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这样的鸟叫晚成鸟。 如家鸽、燕子、麻雀等。


生物考点之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下一篇: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上一篇:中考生物动植物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