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2022-12-09 08:10: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春分节气的习俗

1、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 游戏",目前尚难 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2、吃春菜

昔日 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 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慢慢地这也成了一个习俗。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 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 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5、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 扫墓 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 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6、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 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 潮州府 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7、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 礼记》:“ 祭日于 坛。 ”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此俗历代相传。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8、犒劳耕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的养生常识

1、每天坚持多喝水

每天坚持多喝水,能够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升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 其实喝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肥。 如果你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 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彻底大扫除,远离过敏

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 大扫除尽量选择天气好、空气清洁时进行,扫除前先开窗通风,尽量用湿扫代替干扫,防止室内扬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尘器,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4、早上梳头、晚上泡脚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 ”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5、晚睡早起,不可恋床

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 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 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晚点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容易肝火上升。

6、晨起提倡宜伸懒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睁岈伸腰展个岈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薪、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7、多晒太阳补钙

春分过后,日照时间渐渐变长。 当大地脱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 此时,我们应该尽情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 民间素来有“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的说法。 最好走出家门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

8、“躲避”紫外线,注意防晒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会想起紫外线的存在。 其实在春季,紫外线就已经开始对皮肤进行伤害。 尤其在中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许多。 紫外线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积。 因此防晒很重要。

春分节气的特点

1、昼夜平分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时长都是一样的,白天喝黑夜都是12个小时,这种情况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会出现。

2、季节平分

春分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平分了春季,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刚好将春季一分为二。

3、雨水充沛

春分一到,各地降雨量明显增多,我国多地的气温已经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所以春分还是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春分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下一篇:春分节气的习俗及含义(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上一篇:寒衣节有什么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