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农事活动

2022-12-07 13:50:2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春分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农事活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春分的传统习俗

1、立春蛋

据说,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 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祈求好运的传统。

想成功“竖蛋”,可以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尝试把它在平面桌子上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有人解释,这跟“春分”地球地轴呈66.5度倾斜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据说立稳的鸡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可保持十几天不倒。

2、吃春菜

在岭南的一些地区,春分之日还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人们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民间还有一则顺口溜对此记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分到来之际。 面对万物萌发,人们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了。

3、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民间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 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5、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 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北京现在的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神(古称“大明之神”)的地方。 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后有天启,崇祯,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坛亲祀。 清道光23年(1843年)后“祭日”活动逐渐消亡,至今已中断160多年。

春分的农事活动

一、春小麦、春玉米

农事关键 :播种、防降温

春小麦正处于播种出苗阶段(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春玉米也将陆续播种,所以,种植春播作物的各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播种。 同时,春季气候变化无常,谨防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对春播小麦或玉米生长造成危害。

二、春大豆

农事关键 :大豆播种

3月份是春大豆最佳播种期。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开始播种春大豆了,要注意这个温度节点。 过早播种发芽慢,易感染病害,出苗不齐;过迟播种则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

三、大棚蔬菜

农事关键 :防病虫、防生理性病害、大棚防风

3月份以来,大多数地区温度都在逐步上升,温度上升,温室大棚里的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很容易导致很多生理性问题以及病虫害问题的出现。

如:

1.昼夜温差小,棚内夜间气温下降幅度小,容易出现“棵旺而不坐果”。

2.气温快速回升,但地温回升速度较慢,然后地上部茎叶快速生长,地下部根系生长缓慢,生长不平衡。 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坐不住果、缺素症状的出现。

3.温度升高,病虫害问题突出,叶霉病、疫病、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菜蛾等病虫害问题高发。

所以,对于不同的问题,大家要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或防治措施:

(1)选择晴好天气,提早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配合甲壳素、海藻酸类叶面肥,补充叶片营养,提高抗病性,防止病菌侵染。

(2)对于春季常发的根部病害,可通过灌根的方式来防治,为减少药剂灌根对根系的刺激性,可在灌根时配合小小根等生根剂,生根防病。

(3)对于害虫的防治,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的方式,如用黄色诱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害虫,用蓝色诱虫板诱杀蓟马,用性诱剂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菜蛾等害虫。

另外,需要重点注意:

阴雨天气转晴后,不要着急用药,此时植株叶片较正常天气时薄、黄、而且嫩、纤维组织柔弱,立即用药很容易产生药害,建议通风见光后1-2天再用药。

四、露地蔬菜

农事关键 :播种、育苗、定植、及时浇水、防治地下害虫、预防倒春寒

本月播种蔬菜:南瓜、菜瓜、早毛豆、菜豆、豇豆等春播蔬菜,可分别在3月份内播种育苗。

3月底要结束菠菜的播种。 荠菜、香菜可继续播种。 分株繁殖的韭菜,下旬可开始定植。

春季少雨,早春定植于露地的蔬菜要及时浇水,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另外,春分节气过后,随着地温回升,很多地下害虫开始逐渐加重危害,如蝼蛄、金龟子、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要加强防治工作。

五、果树管理

农事关键 :防蚧壳虫、施萌芽肥或微量元素肥、防倒春寒

近段时间,主要是各种害虫出蛰为害的高峰期:3-4月,这波害虫马上进入关键防治时期,果园的管理重点也是在防虫、施肥上。

另外,这段时间大部分果树正处于萌芽、开花阶段,这个阶段如果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会对果树后期的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一要做好萌芽肥、花前肥等施肥工作,提高作物抗逆能力,预防倒春寒的发生。

总的来说,春分时节很多地区都会迎来天气变化,大家一定要记得随时关注,并且做好预防措施。

春分竖蛋的要点

1、挑鸡蛋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2、寻找支持面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做一个小实验,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3、手要稳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农事活动

下一篇:春分节气的传统美食及养生方法
上一篇:春分节气的由来及养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