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饮食习俗

2022-12-07 00:46: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首先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多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酷暑,降水较少。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饮食习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大暑节气的来历

大暑就是大热的意思。 大暑时,太阳位于黄经120度,大暑距离夏至日大概是三十天,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附近,此时近地面吸收了足够多的热量,通过地面散发出来,即使是早晚,室外温度也不会很凉快。 建议:大暑节气期间,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日常需要做好避暑工作。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日期在每年公历的7月22—24日之间。 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大暑时节的饮食习俗

1、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 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2、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 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 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3、台湾大暑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的养生禁忌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 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忌食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饮食习俗

下一篇:处暑的唯美短句(100句)(处暑的句子短句唯美)
上一篇:秋分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