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2022-12-06 14:31: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前后是白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露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白露节气的由来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

1.白露茶。 指的是白露前后采摘的茶,也叫秋茶。 茶叶,历经春夏两季,在秋天会生长得更加苍劲旺盛。 在中国,采茶季节,分别是春季、夏季和秋季。

这三个季节的茶,特点各有不同,春茶味苦,夏茶味涩,秋茶味醇。 全国各地,很多老百姓喜欢喝“白露茶”,因为它耐泡、味浓。

2.白露酒。 这是湖南郴州民间的传统名酒。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户户酿酒,用以待客。 白露酒用糯米和高粱等五谷酿成,也叫“白露米酒”。 它温中含热,略带甜味,有利于寒气散发。

3.吃鳗鱼。 在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的说法。 这时,鳗鱼的肉质最为肥美,是品尝最佳时期。 鳗鱼,本身具有补虚养血、祛湿等功效,深得人们喜爱。

4.吃龙眼。 在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 这时,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 龙眼,本身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深得人们喜爱。

5.祭禹王。 大禹,是古代治水英雄,被太湖渔民称为“水路之神”。 每年白露时节,当地渔民都会举行一周的祭禹王活动,以求庇佑风调雨顺。

白露节气的美食

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这时的茶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一些喜欢喝茶的人都对白露茶十分喜爱。

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了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可以滋补身体,使人不会得关节炎。

石榴、鳗鱼

白露节气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 在瓯江口外的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白露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下一篇:处暑的天气特点有哪些(处暑气候特点有哪些)
上一篇:鸳鸯的繁殖方式及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