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食物及注意事项(清明节扫墓的注意事项)

2022-12-06 14:04:0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食物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清明节的食物

1.螺蛳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2.虾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 ”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 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3.河蚌

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 “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 老扬州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都说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 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4.菠菜

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 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 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5.马兰头

每到清明时节,马兰头特殊的香味最为吸引人。 许多野菜都是春天长成,最嫩时也是在春天,像马兰头一旦过了清明,就会逐渐变老,嚼不动了,因此这几天是最适合吃马兰头的。 马兰头的制作最为简单,只要和豆腐干干拌后点上香油即可。 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适合春季养生食用,不但能补充维生素,缓解春困,还对初春常见的咽喉肿痛非常有效。

6.蕨菜

蕨菜又名吉祥菜、龙爪菜。 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季节,正是采蕨的黄金季节。 蕨菜吃起来清脆细嫩,滑润无筋,味道馨香。 家常可炝、炒、打卤下面条、做成包子馅等,吃法极多。 蕨菜营养丰富,有提神、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们称蕨菜是“山野菜”,“雪果山珍”。 鲜的蕨菜带有较重的苦涩味。 食用前需要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 如果少了这个步骤,蕨菜入口就比较苦了。 制作得当的新鲜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作料,便是一道难得的上乘酒菜。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吃法是炒肉丝。

7.五谷

清明时节养生要都吃谷类食物,如燕麦、荞麦、扁豆、薏米、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籽等。 这些又是种子植物,营养十分丰富,尤其是在清明养生可多吃五谷汤,随意用自己喜欢的五谷搭配熬汤,或者煮粥都可以。 谷类食物可以养肝、除烦、祛湿、和胃、润肠、补虚、增强抵抗力。

8.银耳

银耳是平民补品,但是却能够和人参、燕窝等媲美,是女性的养颜食品。 银耳常用来煮甜汤,是不可多得的利水渗湿、养血滋阴、补脑提神、美容嫩肤、补肾强精的保健药物。 而且女性月经不调、大便秘结都可以食用银耳汤。

9.山药

山药在中医上有极好的赞誉,因为山药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血管具有弹性,避免动脉硬化,同时多吃山药可以避免脂肪沉积,减少引起肥胖的原因。 另外,在山药中有一种物质叫做多巴胺,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10.韭菜

韭菜有“洗肠草”之称,它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 清明时分,正值春蔬飘香的时节,人体经历了漫漫冬季的滋养,此时正应摄入一些当季的鲜嫩青绿色蔬菜,在让肠胃休息的同时,还可借其纤维素来加速体内油脂与毒素的排出,促进新陈代谢等。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减肥食物。 另外,韭菜因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挥发性精油与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杀菌作用明显,清明时节食韭有助阳,促生发的效果,还有杀菌消炎、促食欲、降血脂的作用。

清明饮食注意事项

一:注意“病从口入”

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二: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 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三: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 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四:清明养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 “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 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 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

清明树

这是一个无雨的清明,乍暖还寒。

迷睡了多日的赵氏,突然在清晨苏醒过来,儿孙们一阵惊喜。

这是一座无碑的孤坟,坟土新培。

清明树赵氏被搀扶着站在坟前,身后跪着她的儿孙们。 坟窑里焚烧的火纸呼呼地舞动着。 象是又再追忆半个世纪发生的那遥远而耳熟的故事。

一个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爱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线,转战数载音信全无。 日本投降了,她带着儿子兴高采烈地去寻找久别的亲人。 然而,找到的却是一件手工缝制的已满是弹孔的衬衣和一枚闪光的勋章。 母子俩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含泪返回故乡。 母亲带着对丈夫的永远思念,儿子带着从未见到生父的终身遗憾,掩埋了一个仅装有两件遗物的棺木。

孤独的一座坟凸现在大巴山中一个无名而荒芜的小山上,孤寂凄凉。 而自从有了这座坟,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坟旁便会多几棵新植的松柏。 年复一年,从没间断。 不知不觉五十年过去了。 秃山早已被绿树覆盖,孤坟始终被松柏掩映。 参天的大树与新植的小苗相间,构成年轮分明的林带。 起伏山林却没能掩盖赵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结。

“赵哥,我又来了,带着我们的儿孙种清明树了。 时间过的好慢,一年见你一次真不容易呀。 今天险些来不了啦,不过我迟早一定会来的。 我说过你不会寂寞不会被遗忘的,有这些清明树陪伴你,你并不孤独。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连咱们的儿子都当爷了。 赵哥呀,我这辈子也真够……不说了,我知道你不爱听那伤心的事。 说些别的吧!”赵氏低声自语着。 火纸渐渐烧尽,纸灰随风轻轻飞升。

这个无雨的清明,一座孤坟的周围又多了数棵新植的松柏。 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岁老妇人亲自种植的清明树。

第二年的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那棵清明树旁多了一座新坟。


清明节的食物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2023拜年红包吉利数字一览表
上一篇:重阳节的传统食物及注意事项(重阳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