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波战争的一些介绍

2022-12-06 00:48: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9

  公元前 481年,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希腊三十多个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了结盟大会。 会上决定建立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建希腊联军,准备抗击波斯再次入侵。

  诸城邦联合破敌的希波战争

  当时,波斯帝国是西亚最大的强国。 国王大流士一世对内实行改革,对外扩张侵略。 早在公元前 492年,大流士一世借口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反波斯起义,派马多厄乌斯率陆海军远征希腊。 但天不作美,海军在阿索斯海角遇到大风暴,三百多艘战船撞毁,两万余人葬身鱼腹;陆军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师不利,退回小亚细亚。

  公元前 490年,大流士一世又派老将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二万余人横渡爱琴海,攻占并破坏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城东北40千米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雅典将军米太亚得率雅典步兵 1万和布拉底援军1000人,一举击败兵力占优势的波斯军,增强了希腊人反抗波斯侵略的必胜信心。 马拉松之战后,双方积极扩军备战。 公元前 486年大流士一世死亡,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后,下令在圣山半岛底部开挖运河,在赫勒斯滂海峡 (今达达尼尔海峡) 架设浮桥,在色雷斯屯积粮草、从被征服地区征集兵员。 希腊方面,雅典扩建军港,建造三层桨战船,与斯巴达等三十多个城邦建立反波斯军事同盟,准备抗击波斯军再次入侵。

  公元前 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十余万人、战船千余艘,第三次远征希腊。 波斯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迅速占领北希腊,逼近温泉关。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先期到达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扼守地势险要的温泉关。 斯巴达人欧利比阿德斯指挥希腊海军控制阿提密喜安海岬。 8月中旬,波斯军向温泉关发起猛攻,希腊联军顽强抗击,波斯军屡攻不克,损失惨重。 后由于当地一希腊人把波斯军引到希腊守军侧后,致使列奥尼达及 300名斯巴达人腹背受敌,壮烈牺牲。 波斯军长驱直入,占领中希腊,进入雅典城。 此前,雅典已将成年男子编入军队,将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和萨拉米斯岛等地。 地米斯托克利说服欧利比阿德斯把希腊舰队撤到萨拉米斯湾,准备决战。 波斯海军跟踪而至。

  9月下旬,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海军大败,薛西斯率海军残部仓皇退却。 次年,波斯陆军又在布拉底之战中遭重创。 波斯军第三次远征失败后,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乘胜反攻。

  公元前478 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打开通向黑海的通路。 同年,雅典联合爱琴海沿岸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 公元前 476年,希腊联军在西门指挥下攻占色雷斯沿海地区、爱琴海许多岛屿和拜占庭。 公元前 468年,希腊海军在欧里墨东河口大败波斯舰队。 公元前 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以东海域重创波斯军。 同年,双方媾和,签订《卡利亚斯和约》。 根据和约,波斯放弃对爱琴海、赫勒斯谤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独立。 长达四十余年的希波战争至此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霸主。

  希波战争与布匿战争的区别

  一、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希波战争结束了雅典城邦的黄金时代,还为后来的伯罗奔尼撒十年战争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萎靡不振的波斯帝国也于BC330年被希腊的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所灭。

  二、布匿战争(Bella punica,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年-前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 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 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 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 罗马则出兵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年-前146年),这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下一篇:黄瓜炭疽病怎么防治(黄瓜炭疽病的防治)
上一篇:柳树为什么会飞柳絮(柳树为什么会产生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