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故事?(伽利略的故事简短)

2022-12-05 04:07: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0

一生都在探索和追求——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 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 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 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 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

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 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

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 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 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

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 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 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 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

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 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 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

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 ”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 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

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 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 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

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 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 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 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 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 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 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 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 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 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 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下一篇:席慕容《左岸是忘记,右岸是铭记》的原文是什么?
上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