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的资料(安塞腰鼓的资料简介)

2022-12-04 10:04: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追溯安塞腰鼓的起源,首先要了解安塞的历史。 安塞:顾名思义,安,即安定、平安;塞,即边塞、要塞。 历史上安塞因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而繁荣昌盛,史书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可北控、可南御,朝朝重兵防守,代代战争叠起,这里遍布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彩陶遗址;商周以来文物十分丰富,汉墓成群。 唐、宋、元、明石刻艺术随处可见,孕育了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 而明代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一些流传于陕北的古老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在其他地区相继失传,却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安塞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为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才为安塞腰鼓的产生,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土壤。

那么何谓腰鼓?腰鼓:1 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用红丝绸系在腰间敲打。 2 敲打腰鼓有专用的鼓棒,与筷子等长,棒的一头系红丝绸。 3 一种民间舞蹈,腰间挂着腰鼓,一边跳舞,一边敲打。 怎么又称安塞腰鼓呢?因为它产生在安塞这一特定的区域,只有这一块的人,祖祖辈辈会打,久传,与异地腰鼓迥然不同。

据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 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安塞腰鼓残留着战争的痕迹和疆场的影子,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广场的娱乐性舞蹈,从而使腰鼓的发展,具有更大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现在,每到春节正月,安塞各村自发组织腰鼓表演,走乡串户,互相拜年,俗称“谒门子”,表达彼此的祝福,深厚的纯朴乡情和他们愉快幸福的生活。

下一篇:燕子为什么会突然将自己的孩子踢出去?
上一篇:博彩公司会不会操纵球队踢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