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皇后是哪个皇帝的妻子

2022-12-04 05:53: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唐中宗顺天翊圣韦皇后,是一个被封建男性钉在耻辱柱上的坏女人,经常被后世帝皇当作反面教材去警示自家的妃嫔,也总被那些以夫为天的贤德女性唾弃鄙视。
但细究韦后的种种行为,就会发现,她经常被指责的过错,除了干预朝政和出轨外,其他诸如铲除五王、骄奢淫逸等等行为,其实都是封建男统治者们的常态操作。

作为政治斗争失败者的韦后,因为这些行为,被打成反面人物,且没人同情她,显然是存在着性别歧视。
封建男性们可以容忍中宗李显那样窝囊男人的存在,但绝不能容忍韦后那样敢把丈夫当成橡皮泥玩的女人存在,所以,韦后自然就要臭名昭著、恶贯满盈了。
抛开人品和私德,客观地说,韦后对历史进程、以及女性地位的发展史,却自有她的贡献存在,作为现代人不能以偏概全,对韦后全然无视。
韦后和丈夫李显共患难,在夫妻咸鱼翻身后,也做到了共富贵。 他们复位之初中宗临朝时,韦后就在帷幔后端坐,和丈夫一起“预闻政事”,哪怕五王劝谏,与韦后夫妻一体的中宗也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所以猴格才在韦后上篇中说,韦后的起点比武皇高得多,武皇要经过多年努力,才能称天后,与高宗合称二圣,而韦后复位后,就与麟德之后的掌权武皇“无殊矣”。

但令人惋惜的是,韦后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和武皇都相差甚远,不过好在,她身边有武皇培养起来的首席秘书上官婉儿。
韦后的执政思路很简单,就是在婉儿的建议下,去抄婆母武皇的作业,“袭则天故事”,她的很多政治措施,都能看到武皇的影子,而韦后在提高女性地位的举措上,也相对的比武皇走得更远一点。
首先,皇后得有能和皇帝匹配的尊号,光秃秃的皇后提起来多不拉风?像当年高宗称天皇,武皇就称天后嘛!
所以,韦后在第二次登上后位九个月后,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初二,在中宗李显加上尊号“应天”时,韦后也加尊号“顺天”。
神龙三年(707)九月初五,李显上尊号“应天神龙”,也给爱妻韦后上尊号“顺天翊圣”,并大赦天下,改元景龙,两京文武官员,三品以上赐爵一级,四品以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

韦后加上尊号,就是模仿武皇和高宗并称“二圣”的做法,从加尊号后,大臣们提起中宗就是应天皇帝,提到韦后就是顺天皇后,所以,韦后和中宗也被臣子合称为“二圣”。
被《全唐诗》收录的邵升诗作《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就有这样的句子:“二圣忽从鸾殿幸,双仙正下凤楼迎”,诗句中的“二圣”就是指中宗和韦后,“双仙”是指太平公主和驸马武攸暨。
据《宋高僧传》卷十四《唐京师崇圣寺文纲传》记载,僧人释文纲,在景龙二年(708)曾被中宗请进宫,“为内尼受戒。 复于宫中坐夏。 为二圣、内尼讲《四分律》一遍。 中宗嘉尚为度弟子。 赐什物彩帛三千匹”。
从而可见,别说臣子这样称呼他们夫妇,就连僧人都把韦后与中宗合称“二圣”。
另外,敦煌女性写经题记之S.2424号《佛说阿弥陀经》:“景龙三年(709)十二月十一,清信女邓氏,敬造阿弥陀经一部,上资天皇天后,圣化无穷。 下及法界众生。 并超西方。 俱同上品之果。 ”
写经题记中的“天皇天后”,就是指中宗和韦后,可知在当时的民间,还把韦后与中宗并称为天皇、天后,足见韦后抄作业的效果是杠杠的。

在给自己搞尊号的同时,当然还要有自己的具体政绩,有功绩才能收买人心,继续开展接下来的工作不是?
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韦后很努力地去提高女性地位,在她5年半的皇后生涯里,让天下女性受益的举措就有以下五条:
其一,神龙元年(705)五月十八,才复位三个月的韦后,就在上官婉儿的建议下,上书中宗,“请天下士庶为出母服丧三年”、“请百姓以年二十三成丁,五十九免役”。
这操作显然是效法武皇当年提出“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的方案,也是提高天下女性地位的重要举措。
韦后的建议是什么意思呢?
出母就是被父亲休弃的生母,按礼法,身为子女的只能为出母服丧一年,而继承父亲家业的嫡子,甚至不用为出母服丧。

韦后提出这条建议,就是改易制度,让子女为出母服丧三年,提高天下母亲的地位,顺便树立她这天下之母的威信。
而后一条,则是修改老百姓成丁服役的年龄和时限。
在韦后提出改制之前,唐朝规定4岁以上为小,男丁16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可以免役。
韦后提出改制后,就改以23岁为成丁,59岁可以免役,大大地缩短了百姓服役和提前免役的时间,不管是不是收买人心,但对老百姓来说,的确是减轻赋役,是有利于民众的好事。

其二,景龙二年(708)二月二十二,韦后在搞庆云祥瑞时,下诏加恩内外官员五品以上的母亲、妻子各加邑号一等,没有妻子的就授给女儿;天下所有80岁以上的老太太们,都授予她们乡君、县君、郡君等称号。
这项措施的受益群体,不但有母亲、妻子、女儿,还有所有高寿老太太们,真的挺女权的。
其三,韦后还上书中宗,请求允许妃主们以及五品官以上的母亲妻子,不是因为丈夫、儿子的缘故而获得封爵的命妇、宫官们,在身后下葬时,都可以享受朝廷赐予的鼓吹之礼。
这项措施不但提高女性的礼仪地位,待遇都超过男性高官了,因此在中宗采纳韦后建议后,遭到太常博士唐绍的强烈反对:
鼓吹原本就是军乐,就连郊祀之礼都不曾使用,怎么能用到妇女的葬礼上呢?这样的规定简直是历代未闻。 按照先例,就是五品官都没资格使用鼓吹,依靠丈夫、儿子获得封爵的妇人们,有啥资格使用呢?请求陛下收回这个诏命,仍然按照以前的例子实施。 中宗没有理睬他。
在韦后提议之前,平阳公主因为有军功,在亡故后,她父亲高祖破例给她追上谥号,并加鼓吹之礼,也曾被太常以妇人加鼓吹是史无前例的事而反对。
高祖最终“以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功绩值得旌表为由,才让平阳享受到鼓吹的待遇,可见鼓吹之礼的贵重。
所以说,尽管韦后这项措施,还是为满足她本人私欲的手段,但毫无疑问,对整体女性的地位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四,景龙三年(709)七月初七,韦后再次向中宗申请,女性不是因为丈夫、儿子获得的封爵,而是靠自己能力挣回来的,都允许由子孙荫袭。
这条诏令的实施,让那些乳母、宫官、女巫等,靠自己能力获得封赠的女性,也能够像男性爵主一样荫及子孙。 让子孙们能继承妇人的封爵,这显然是对女性地位的提高啊!
其五,模仿武皇设置女官,还超越武皇,“以妇人为内将军”。
比如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尚宫柴氏,女巫赵氏,都获得国夫人或者郡夫人的称号,贺娄尚宫被任命为内将军。
虽然说韦后任用的这些女性,出身看着都不怎么高大上,但总归是为女性担任宫官、将军打开局面,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已经有尊号,也搞出政绩了,接下来就该搞各种祥瑞,为自己造声势。
景龙元年(707)十月十八,韦后上《神武颂》给中宗,歌颂丈夫的功德,中宗喜滋滋的命两京及四大都督府,把皇后的神武颂刻到石头上,让天下人都知晓皇后的文采。
景龙二年(708)二月初八,韦后和中宗驾临妹夫左金吾大将军、陈国公陆颂的府邸时,韦后声称她衣服箱中的裙子上,突然出现五色祥云,中宗就命画工把祥云画下来,让百官传阅,一起分享皇后的吉兆。
中宗觉得让百官分享喜悦还不够,在二月二十二日,又以皇后的裙服有庆云祥瑞为由,大赦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后的祥瑞,还加恩五品官的女眷。
依附韦后的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迦叶志忠,又利用当时的民谣《桑条韦》穿凿附会,把歌谣说成是韦后当国母的符命,建议中宗应该把《桑条韦》歌列入乐府,在皇后主持桑蚕时演奏。
中宗很高兴,特意赏赐迦叶志忠一个庄子,杂彩七百段。 兵部尚书宗楚客又示意补阙赵延禧上表,解析《桑条韦》歌,并把解析的符文编入史册,颁告天下,中宗又擢升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这些所谓的祥瑞、符命,显然都是韦后为自己造舆论、神化自己的,就像武皇当年搞的洛水宝石河图一样,都是套路啊,都是利用世人迷信的心理,为自己受命造声势呢。
到了景龙三年(709)八月,中宗准备南郊祭天,在制定仪注时,韦后的党羽国子祭酒祝钦明、司业郭山惲,提出建议,南郊时让皇后担任助祭。
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上书强烈反对,最终,由尚书右仆射韦巨源拍板,按照祝钦明的建议走,中宗欣然纳之。
十一月十三,应天神龙皇帝亲祀南郊,顺天翊圣韦皇后踌躇满志地担任丈夫的助祭,登坛为亚献,步婆婆武皇的后尘,终于也加入到国家至高无上的祭祀大典之中,进一步的抬高自己的地位,树立自己的形象。
韦后还像武皇当年建造大周天枢那样,在“天街作石台,高数丈,以颂功德”,她建造的“韦氏功德台”,在后来玄宗李小三毁武皇天枢时,一起被毁掉了。

韦后的所有政治措施,基本都是照抄武皇的作业,那她的最终目的,自然也是要在羽翼丰满时称皇称帝。
但历史并没有给韦后机会,没等她羽翼丰满,她的丈夫中宗李显就突然猝死,执政能力一般的韦后,也在突如其来的政变中丧命,然后就被男权钉在耻辱柱上,发动政变的临淄王李隆基也因此越过嫡系,成为大唐新主。
设想一下,如果中宗李显在位十来年后才死掉,那时韦后在朝堂的势力也如武皇当年那般稳固,扶持新君上台或者直接称帝,成为第二个实权女皇,那么,女性的地位会不会继续迈上一个的新的台阶呢?
武皇在位时就已经设置女官担任机要秘书,韦后又设女将军,那等她称帝后,女子堂而皇之地进入朝堂为官做宰,恐怕也为时不远吧?就算当时不能,如果再出一任女帝呢?

但,历史没有假设,韦后最终失败了,她败给了另一个女强人太平公主,也因为成为政斗失败者,被彻底钉在贼寇的耻辱柱上。
不管怎么说,在男权社会里,身为女性的韦后,能竭力、且成功地提高女性的地位,充分肯定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权利,称她为提高女性地位的代言人,也不为过吧?
可能会有人说,韦后所为,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提高她个人权威,她的动机不纯!她是沽名钓誉!
是,就算她的初心不是为了天下女性,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收买人心,为了自己的私欲,但天下女性总是因为她的政策受益了吧?激发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总是客观存在的吧?
虽然韦后所为不能和现代女权思想比较,但最少她有为自己和其他女性、争取更高地位和权益的野心,这,才是不能否定和无视的。

最后简单聊几句中宗和睿宗哥俩,他哥俩从小仰望铁血老妈,让他们在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概念,就是习惯在强势、有能力的女性面前苟着,猴格以为,正是因为他哥俩的经历,他们才对女性参政那么宽容。
中宗不仅和妻子韦后共享权力,还允许妃子上官昭容参政,为公主们开府置官,公开支持公主们参与政治。
就是在他的纵容下,韦后才能打击异己夺取权利,去效法婆母;安乐才敢凌辱太子庶兄,要求当皇太女;太平才敢带头参与政变,废黜少帝,拥立睿宗,为自己谋求利益。
而当时有野心的女尼、女冠、女巫、乳母们,也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出入宫禁,交通请谒,横行无忌。

睿宗即位后,尽管女性参政的局面有所萎缩,但由于睿宗并不反对太平公主预政,反而很支持,“公主所欲,上无不听”,以至于十个宰相有七个,都是出自太平门下,女性参政依旧相对活跃。
但太平也是政治斗争的最后失败者,在先天政变被杀,胜利者玄宗李隆基鉴于女祸的影响,对女性干政是深恶痛绝,因此严禁女性参政议政。
在玄宗的打压防范下,唐朝女性参政的潮流就戛然中断,再没有出现像武、韦、太平那样级别的女子当政了。

下一篇:拍马屁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上一篇:钓鱼执法的定义是什么?(谈恋爱钓鱼执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