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先进著名的武器(二战日本武器先进吗)

2022-12-04 01:25: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4

二战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机枪,在我国,最为人知的应该就是“捷克式ZB-26”轻机枪了。 但是放在世界上,德国人却不屑用捷克式,甚至缴获了都不用!那么二战德国又有什么先进的机枪?
接下来看了二战最厉害的5款机枪后,你就知道为什么德国不愿意用捷克式了。

捷克式轻机枪在1926年正式定型,由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研发,其枪身长1.15米,其中枪管长0.67米,口径7.92毫米,可发射7.92×57mm的毛瑟步枪弹,枪口初速为每秒744米,理论最大射程为每分钟500发,表尺射程1500米,采用弹匣供弹,弹匣容弹量20发。 全枪外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上方直立的弹匣。 我国在抗日时期,曾大量购买装备了捷克式轻机枪。

捷克式
这款枪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其枪管可以快速更换、机枪的性能可靠、故障率小、结构简单、精度威力较高。 而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就是其20发子弹的弹匣太鸡肋,根本做不到机枪该有的持续火力压制。 这也是为什么把捷克式排在第五名的原因之一。

捷克式

大盘鸡在1928正式装备苏联军队,其外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一个盘式弹匣。 大盘鸡的枪长1.28米,枪管长0.605米,空枪重量9.1公斤,枪架重1.4斤,口径7.62毫米,配用弹种7.62×54毫米R枪弹,枪口初速为840米每秒,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发。 供弹方式为弹盘供弹,其弹盘容量分为47发或60发的单层弹盘,和101发的双层弹盘。 其中47发弹盘装满子弹的重量为2.8公斤。

大盘鸡
这款机枪的优点就是威力大,持续火力输出猛,枪身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耐用。 缺点就是枪身有点头重脚轻的意思,不适合端着射击,后坐力较大。

大盘鸡
至于为什么把大盘鸡排在捷克式前面,那就是机枪最主要的作战就是火力压制,如果火力的压制都不够,又有何优势?

MG34是一款通用机枪,因为一战结束后,德国受到条约限制不能制造重机枪,所以德国就投机取巧制作了看起来像轻机枪,却又有重机枪性能的通用机枪。 MG34机枪于1934年开始研发,1935年装备德军,其在装两脚架时当轻机枪用,装三家架时当重机枪用。

MG34
MG34机枪长1.219米,枪管长0.627米,口径为7.92毫米,弹药为7.92×57毫米类型,枪口初速为每秒755米,理论射速每分钟900发左右,可用50发或200发的弹链供弹,也可将75发弹链装进弹鼓内供弹。 在装两脚架是全枪重12.1公斤,装三家架时,重19.2公斤。 MG34被德军大量安装在装甲车和坦克上。

MG34
MG34最大的优点就是射速快、火力持续输出猛、精度较高、威力大。 缺点就是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布伦式是由捷克式改进而来的,但是布伦式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研发改进的。 在抗日时期,我国曾从加拿大购买了40000多挺布伦式机枪。 相比捷克式,布伦式机枪最大的改进,那就是火力输出的问题。

布伦式
布伦式机枪长1.15米,枪管长0.535米,重23磅。 其口径共有三种,分别为7.62、7.7、7.92毫米三种。 枪口初速为每秒743米,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 供弹方式也为三种,30发弯弹匣、25发直弹匣、100发双层弹匣。 由于捷克式和布伦式的外观很像,而捷克式的弹匣是直的,布伦式最常见的是30发弯的。 这里要记清楚了,布伦式也有直弹匣哦。 要分别最好看的就是枪管上的螺纹。

布伦式
布伦式最大的优点的就是精度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不高。 缺点就是射速较低。

说MG系列是二战同级系列最强的没人反对吧?说MG42是二战最强机枪没人反对吧?而且还是不分轻重机枪的那种。

MG42
MG42通用机枪基于MG34改进。 于1942正式装备德军,其枪长1.219米,枪管长0.53米,口径7.92毫米。 装两架时重11.05公斤,有效射程800米,装三脚架时重19.2公斤,有效射程1000多米,可采用50发或300发的弹链供弹。

MG42
MG42最牛的地方就是它的射速,每分钟1200发的射速是什么概念?看看上述4款机枪就知道了。 由于过高的射速耗弹量太猛,德军还特此规定使用MG42不能长时间按住扳机,只能进行点射,试问,二战期间,做到这种程度的机枪,还有谁?

下一篇:郭美美是谁?(郭美美是谁有几个)
上一篇:安利的产品好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