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提出宇称概念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是谁

2023-01-02 19:13:4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2

1,吴有训 (1897-1977),江西高安人,吴有训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任过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杨振宁、李政道当时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

2、钱三强,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1992年逝世。

3,黄昆院士 男 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于2005年7月6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6岁。

4,(1891—1968) 饶毓泰,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倒斯塔克效应、分子光谱等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毕生致力于我国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事业。 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大力建设研究实验室,使北京大学物理系迅速位居国内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前列。 执教40余年,培养了吴大猷、马仕俊、马大猷、郭永怀、虞福春、黄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理学家,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王淦昌 (1907~),中国核物理学家。 生于中国江苏常熟。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至1936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年至1950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并曾任系主任。 1950年至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后兼任副所长。 1956年至1960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至1960年兼任副所长,直到1960年底回国。 1961年至1978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 1978年至1982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1982年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誉所长和研究员。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

6,周光召(1929~),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严格证明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这对弱相互作用理论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因此世界公认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次引入了螺旋振幅的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他还用色散关系理论对非常重要的光核反应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 他组织领导了许多中青年对相互作用统一、CP破坏、陪集规范场、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在凝聚态物理方面,他领导的小组发展了非平衡态统一理论中的数学形式——闭路格林函数方法。 他还参加并组织领导了中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和试验工作。 1985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

7,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8黄祖洽先生1924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中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为中科院院士、北师大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9,钱学森(1911.12.11-),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 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物理界-中国著名女物理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1997)江苏太仓人。 女。 1930-1934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后赴美留学,获柏克莱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195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 1982年受聘为母校南京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又被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每次回国,必到南大访问、讲学,并在南大设立有“吴健雄、袁家骝奖学金”。 先后以实验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 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下一篇:这不科学,中国第一颗氢弹不是邓稼先还是钱学森研制的吗,我忘了?反正不是于敏,怎么回事??
上一篇:室内能够种草坪吗,怎样种植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