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预警系统的特点(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的科学依据)

2022-12-03 08:38: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9

(1)日本是地震海啸多发区。

日本是海啸最常“光顾”的国家,甚至远在地球另一端发生的海啸也会波及万里之外的日本岛,日本人把海啸叫作“津波”,意思是冲向湾内和海港的破坏性大浪。 环绕太平洋的孤岛和海沟区是全球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区。 地球上有记载的由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有4/5都发生在太平洋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发生地震海啸的集中区域。 具体来说,海啸主要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北美洲,中南美。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日本、智利、阿留申群岛沿岸和夏威夷群岛。

日本是海啸重灾区,公元684年至今,灾害严重的大海啸就发生了62次,导致10多万人丧生。 最近几十年,日本国内共发生6次强度比较大、灾害比较严重的大海啸,其中1933年的日本三陆近海海啸死亡人数达到了3000人;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造成100多人死亡。

(2)日本的海啸预警系统。

为了有效地防范地震海啸的发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损失,从1941年开始,日本就在国家气象厅建立了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 40年后,终于得到实践的检验,在1983年日本海中部发生7.7级地震时,监测系统及时向东京发出警报预警,专家经分析研究,推断将要发生海啸,但分析过程耗时20分钟,在政府发出警报之前,已经有100多人被海浪卷走了。 这次海啸之后,日本总结各种经验教训,改进了监测系统。 此后安装的监测设备可以自动接收地震仪读数,且在10分钟内就能发出警报,比之前快了一半,但仍然不够完善。 1993年北海道发生7.7级地震,海啸几乎伴随地震的发生而发生了,地震后3分钟,奥尻(kāo)市即遭到高达29米大浪的袭击,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震后7分钟政府即刻下令疏散,但海啸已导致198人丧生。 灾难过后,为了更有效地预防海啸,奥尻市人民筑起一道长14千米的防波堤,在某些地段堤高12米,并安装了预警系统。 地震一旦达到7级,预警系统立即自动发出警报。 地震的频繁发生和灾难性后果促使日本政府不断改进和完善预警系统,此后,如果发生相同程度的海啸灾害,日本所受到的损失程度将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这就是灾害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3)1994年起日本气象厅计划新目标。

日本经过不断的完善改进,制造出了新一代的海啸预警系统,新建系统在大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就能发出可靠的地震海啸警报。 只要地震一发生,就有150个高精度地震监测仪和20个STS-2组成的遍及全日本的地震监测网络系统不间断、实时地接收地震信息,并通过P波波形和到达时间自动、迅速地确定地震程度和具体位置,而且还能将数据及时地传送到电脑中心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呈现在电视这一公众媒体上,通过电视发出海啸预警,向人们做出及时有效的预防或避灾,同时实时预报海啸波高等最新灾情。 日本各地的地方政府也有汽笛警报等预警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通知受灾地区的民众。 日本气象厅研制的这种新的海啸预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由新的海啸数值模式模拟计算出的各种结果所组成的数据库。 通过这些覆盖整个日本的精确模拟的海啸预报,日本政府所有基础单位(如府、县)都可以预报出准确的海啸波高和海啸到达各个地区的时间。 对于将遭受海啸灾难的公众来说,这些预报信息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

还可以利用卫星发布信息。 比如用数值模式新方法能够更迅速地发布海啸警报,更准确地预报海啸到达时间和海啸波高。 日本气象厅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已经发展了基于卫星的紧急信息多目标发布系统,其接收设备则安置在各县市的办公室、大众媒体、气象观测站以及其他一些基层的民众聚集地点。 通过卫星传输系统,海啸警报和有关地震的信息能够在海啸发生后马上传送到接收设备。 信息内容如下所示。

海啸预报开始。

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

海啸抵达时观测到的情况及其高度。

海啸警报结束。

(4)海啸重点防灾区设施完备。

日本东京附近的静冈县曾经受到海啸的猛烈袭击,受灾严重。 之后该县开始完善海啸防御系统。 2004年年末印度洋大海啸之后,虽然日本没有受到灾害的袭击,但是,静冈县防灾工作人员一直都忙于把他们的海啸预防体系介绍给日本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受灾国。

我们以静冈县预防海啸的重点地区沼津为例介绍这一海啸防御体系。

沼津在1959年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防潮堤。 防潮堤通常都是梯形的,长50千米,高3.6米,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抗8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它能在3分钟内关闭以抵御海啸的袭击。

沼津的海港分为内港与外港。 沼津投资43亿日元,用了9年的时间,在内港与外港之间的航道上兴建了一座高45米、重923吨的巨大水闸。 水闸的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在地震仪上,一旦感应到强烈的震感或者监测到水位超过警戒线,就会立即发出紧急警告。 警戒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地震警戒、海啸警戒、演习警戒。 水闸下降的速度各有不同,一级警报发出2分钟后开始关闭闸门,再过3分钟就迅速落下,及时阻挡海啸的袭击。 2004年由于台风频繁登陆,达到二级警报水平,水闸曾落下过3次。

(5)未来的计划。

印度洋海啸使日本受到极大震动,虽然没有波及日本,但日本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迅速收集大量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惊人:预报显示,将来在东海到日本四国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也有发生类似印度洋大海啸灾难的可能。 研究结果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漏洞,日本全国共建有15118千米的防潮堤,其中只有一半的防潮堤能抵挡住预计的大海啸,17%的防潮堤低于预想的海潮高度,还有30%的防潮堤不能确定是否能胜任防潮任务。

日本政府在2005年初就提出了2011年前的计划。 为应对海啸灾害,制订计划在2011年前建立导弹、海啸自动预警系统。 具体措施为:要建立更先进的预警系统,以便应付弹道导弹等武力攻击事件和地震、海啸等灾害。 日本计划在2011年之前全面实现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日本各家各户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带有电视接收功能的手机也可以直接接收危机警报信号,并且能够强行启动或中断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改为播报危机警报。 只要电视接收机没有切断电源,也就是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就能使电视机自动开启播发危机警报。

这种手段能够快速、准确、直接地向公众传播突发性危机警报。

下一篇:远古的纹饰:宁夏贺兰山岩画
上一篇:六安市八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