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预警史话(日本海啸预警)

2022-12-03 08:28: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07

人类对海啸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A.L.柯西和S.D.泊松奠定了海啸的理论研究基础。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

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 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

196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立了 “太平洋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它的任务是探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地质、发布海啸警报、搜集和交换地震产生海啸的海浪及海面升降资料等。

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均建立了海啸警报中心,设立观测站网进行检测。

据介绍,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式,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通常不会对里氏7.1级以下的地震发布预警,因为这一级别以下的地震很难在海洋中产生大的连锁反应。

1983年日本中部发生一次7.7级大地震,监测系统向东京发出警报,专家对警报内容进行分析,推断将发生海啸。 但是,分析耗时达20分钟,在政府发出警报前,已经有100人被地震引起的海啸卷走。

日本科学家随后改进了监测系统,1986年安装的设备可以自动接收地震仪的读数,并在10分钟内发出警报。 然而,改进还是不够完善。

1993年,北海道发生7.7级地震,几乎立即在震中引起海啸。 因为北海道以前从未发生过海啸,没有人预计到此次地震会引起海啸;地震发生后不到3分钟,海啸涌起高达29米的大浪直扑奥尻市。 7分钟后政府下令疏散,虽然反应不算迟缓,但是已经有198人丧生。

现在奥尻市已筑起一道长达14千米的防波堤,在某些地段防波堤高达12米,并安装预警系统,只要地震达到日本震级4级,便会自动发出警报。

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 印度洋由于历史上很少发生海啸,近百年来又没有发生过海啸,所以没有国家参加海啸预警系统,根本没有海啸预警网络,此次印尼海啸造成的重大伤亡和没有及时预警关系很大。 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

如果印度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印度洋沿岸的宝贵的90分钟。 预警早一分钟就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可以说海啸预警是在与死神抢时间。

下一篇:永清县春江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在海边遇海啸怎么办(在海边遇到海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