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200字

2022-12-01 05:38: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5

  很多有哲理的小故事,都蕴含着让人思考的哲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 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感悟】: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小青蛙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水沟的水越来越少,它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 小青蛙每天都不停地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 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还饿不死吗?你着什么急?”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一个大河塘,那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它可以自由游弋。

  小青蛙呱呱地呼唤自己的伙伴:“你快过来吧,这边简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

  不久,水沟里的水干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饿死了。

  【感悟】: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可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些死守习惯、不愿脱离惯有轨迹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所突破。

  达·芬奇与父亲

  达·芬奇9岁那年进入学校读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神父。 所学的课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经书之类,教学模式呆滞,孩子们每天除了读就是背,毫无生机可言。 对此,达·芬奇一点兴趣也没有。

  有一次,神父训斥他说:“你这小东西,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每天只知道瞎涂乱画,成天幻想着当一个艺术家,这不是做梦吗?”当时,达·芬奇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数学题,根本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 神父的话音还没落,他便问起那道题应当如何做。 神父非常恼怒,抡起手打了他一巴掌,之后又到他的父亲面前去告状。 父亲并没有为此而训斥儿子,他知道儿子并没有错。

  父亲皮耶罗一向善于逻辑推理,是位很有名气的公证人。 在案卷和诉讼方面,他能够以无懈可击的论述击倒对方。 在儿子的择业问题上,他也想了好一阵子。 按他的意愿,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最好成为一个法学家。 但是,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就事业的好帮手。

  依据他的兴趣发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事半而功倍。 根据儿子的一贯表现,他喜欢数学,但数学家通常只是待在家里想问题,很少与外界联系,儿子朝这方面发展可能不太适合;他喜欢音乐,但在自家的社交圈中,并没有非常优秀的人可以充当他的老师;而绘画与雕刻,正是他的长处,而且在自己现有的好友中,有一个叫维罗奇奥的著名画家、雕塑家,正好可以当他的老师。 如果让儿子拜在他的门下,说不定以后会大有一番作为!想到此,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征询他的意见,儿子听了非常高兴。 于是,他把儿子带到维罗奇奥那里,拜他为师。 从此,达·芬奇专心致志地学起画画来。

  小故事大道理: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父母教育孩子也应该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这样孩子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业。

下一篇:哲理的英语故事文字版(睡前哲理故事文字版)
上一篇:10个简短晨会激励小故事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