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故事-太平天国的故事

2022-12-01 01:13: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近代战争故事-太平天国的故事。

  太平天国死伤人数超过二战

  太平军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 尤其是洪秀全倾尽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毁得只剩一座破城门。 好多名家藏书楼藏书全给毁了,书不是烧了,就是浇了,或者扔粪坑里,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册扫荡殆尽。 中国文化彻底给连根刨,多少名家藏书楼藏书毁于一旦。

  洪秀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完全是仇视的。 除了极少数他所需要的,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 洪秀全扫荡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不要文化,而是要用自己的一套取而代之。 而洪天王推崇的一套就是自己的那套《天条书》、《天父诗》,如此之流。

  本来,洪秀全起事的时候,西方人特别高兴,罗马教廷特别派了主教到中国来考察。 这玩意要成功了,世界上一下子增加四亿_,多好啊。 谁知,主教一到这儿就气死了,这哪叫基督教,上帝弄一个二儿子,这是什么事呀,简直是侮辱我们的宗教信仰!主教说教皇要是能管得着洪秀全,早把他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了!

  可惜大清军队八旗绿营全是无用之兵,英法联军打不过,人家洋枪洋炮咱不说。 这农民钉耙锄头粪叉子也干不过,朝廷每年数百万有用之饷,养此数十万无用之兵,正规军靠不上。

  最终,太平天国带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灾难。 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 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 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

  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因为顾及到太平天国内战,无心与外敌对抗,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 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其次才是一战、二战。 太平天国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

  太平天国名称

  太平天国或称太平天囯,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因清朝推行剃发易服,太平天囯则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被称作“长毛”,清廷蔑称其为“长毛体贼”、“毛贼”、“发贼”、“发逆”等等。 又因天国领袖洪秀全为广东花县人,广东简称粤,故清廷当局亦蔑称其为“粤贼”、“粤匪”、“粤逆”、“粤寇”等,而太平军则蔑称清廷为“清妖”、“胡妖”等。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禁止诬蔑太平天囯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 ,从此将“太平天囯”、“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太平天国历史功绩

  其一,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 《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平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其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局。

  其二,定都天京后,积极地实施对外贸易政策,并开展正常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方针

  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等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对鸦片输入态度很强硬。 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给侵略者当头一棒。 1863年,上海港出口茶叶为1200万磅,比1858年翻了一番。 1862年,在上海报关的轮船180艘,上海港进口关税收入为3370114两,两码头收入51960两,极其繁荣。

  其三,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从金田起义揭竿而起,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王朝。 在意识形态方面,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 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 至于反帝斗争,旗帜也非常鲜明。 洋枪队头子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死在太平天国战士的刀下。 1862年,有一个外国侵略者来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 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这充分体现了其爱国主义立场。

  其四,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清朝的统治更加风雨飘摇。

  其五,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下一篇:中国抗日战争故事-南京保卫战的故事(乐高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
上一篇:中国明朝时期历史故事-冯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