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900字左右范文(西游记读后感900字左右)

2022-12-01 00:50: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4

  《蛙》是一部国家机器运行的记录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蛙读后感900字,希望你会喜欢!


  蛙读后感900字:姑姑、蝌蚪

  花了半天的时间总算看完这本书,我说‘总算’是因为如果说作为一个故事来说的话它并没能引我入胜,尽管有时候我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而另外的更多一些时候我不由得陷入默默地沉思。 也许纯粹只是我个人的喜好,我喜欢我看的时候会让我停不下来、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生活当中、会让我会意地微微一笑、会让我强抑住盈眶的泪水、会让我哈哈大笑地同时有种想哭的冲动(比如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用口给全家人炒菜的时候);而当看完后我的心情会久久不能平静、会好想找个人来说说,又或者只是想长长地舒一口气后若无其事地做其它的事而心里却有一种丰收的甜蜜。 很遗憾地,这部作品只给了我其中的某一些感觉:书信体部分其实给我的阅读体验与看其它结构的小说并没有任何的不同,我觉得好的是写姑姑的前半生部分,不管是5,60年代时的部分还是7,80年代时的部分我都觉得很是生动,让我感觉作者写了一些活生生的事,一些活生生的人,一些确实发生过确实存在过的人(不一定是其中的主人公),从人物说话的口气,做事的方法,我都觉得真实可信,姑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而当时间到了现在,我觉得就要黯淡了许多(我觉得很多我喜欢的作家都是这样),我想是因为没有深刻地体验生活吧?(还有因为不敢写?) 话剧部分我倒是很喜欢,一直以来,《百年孤独》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记得当时看完时,所有的一切都随风逝去,我感觉自己已经活过了一个世纪。 我想之所以说这部作品有马尔科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在话剧部分体现得最明显吧(山洞场景、蛙们、断案),尽管其实我对什么主义是不太懂也不太在乎的。 断案的部分我最喜欢,为什么是一个演员来断案,为什么这个演员所演的时代不是在当代,哪怕只是一个演员来断案也免不了还要跟姑姑、蝌蚪一起演,我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很喜欢 .对于这部书所说的计划生育,我觉得作者以一个没有评价的态度来写我觉得很高明,只是把事情客观地写出来,至于怎么看是读者们的问题了。 其实,我觉得如果历史都是这样被客观地写出来,我想大家都会心满意足的了(至少我是这样)。

  蛙读后感900字:蛙——娃——娲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 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 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在人群中被推着走,眼睛、耳朵仿佛都不够用了,因为那嘈杂声、那琳琅满目的货品,密集地直朝你袭来。 我本身是不太喜好这样的文字的,因为我很可能在这文字环境的感染下渐渐地就生出满心的浮躁,最后只好把它弃之不顾了;也可能在精彩热闹了一番过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中意的玩意儿都没买到,刚才全是兴奋着别人的兴奋。

  《蛙》,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 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 “蛙——娃——娲”,这么一追溯,便显出此中真意了。 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 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 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 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 劝说不成,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 看看,这举动是多么的野蛮。 中国人向来推崇火与剑,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自己的“敌人”,倒把个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到脑后。 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 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 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蛙读后感900字:姑一生

  《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莫言小说。 因为是中国文学巨匠的佳作,我读的非常仔细认真,不像以往浏览小说一目十行,了解大概的情节就行,而像读技术参考资料似的不漏过每一个字,逐字逐句直到读完全篇。 按篇幅而言应该是我阅读所有小说费时最多的一次。

  莫言所说,他的小说就是讲故事。 《蛙》就是以他的姑姑一生所交往的人、经历的事为主线,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特别是关于姑姑所从事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所发生和遭遇的种种乱象 的描述,看似离奇古怪,却是真实情节的再现。

  有过知青 经历的我,曾目睹耳闻农村的计生工作,莫言讲述的故事绝不是虚构杜撰出来的,在领略莫言所讲的故事的同时,当年我所在的生产队那些不愿做结扎术 的适龄已婚妇女被健壮的基干民兵 连拉带扯弄上马车,有哭闹不从的甚至着胳膊拎着腿抬 上车,一路颠簸强行押送到公社卫生院做绝育手术的情景也活生生的浮现在眼前。 社员无奈的调侃道和劁母猪一样 。

  我相信莫言记述的是生活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故事,所以语言朴实,语句流畅,读起来让人容易理解接受。 如有虚构,故事的情节不可能显得那样的充实,难免流露轻薄,如是杜撰,所涉及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刻画得那样真切,难以掩饰轻浮。 所以读过后,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曾听过一位古典武侠言情小说迷 讲,看了那么多书后,他也能编写出一部经典的古代武侠言情小说。 听后,我十分惊愕,没有历史知识,没有文学积淀,凭空遐想编造出来的作品,难道会有读者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后生可畏啊!

  中国的文人,近代的、现代的不知有多少,唯独莫言独领风骚,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成功,在于他写作的真实。 贴近生活写真写实说真话,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作品才有市场。

  真善美与假恶丑充斥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历史赋予作家社会责任。 一个人、一个社会团体、一个政党、一届政府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历史的记载,历史的评价是公允的,作家的作品应该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好作品必将流芳百世,那是不以个人的意愿所决定的。

  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知道获奖者的尊姓大名的也是屈指可数,可我知道了中国的作家莫言享有此殊荣。 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曾做过巨大的贡献,期盼泱泱的文化大国出现更多的象莫言这样的文化人。

下一篇:蛙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家的读后感800字左右)
上一篇:蛙读后感350字左右范文(写读后感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