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孙膑还是孙武_为什么有

2022-11-29 02:46: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 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 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 他的祖先原是陈国的公子--陈完。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便逃奔至齐国避难,改称为田完。 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即孙子的祖父)曾经是齐国大夫,在攻打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战攻,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孙”为姓,以表示对田书嘉奖。 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在吴国的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 在吴国,孙子结识了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在诸侯争霸中,南方新兴的吴国国君阖闾,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但是,一时难以选出合适的将领。 伍子胥常与吴王论兵,他曾向吴王推荐说:孙子“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 诚得此任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经过伍子胥七次向吴王推荐,吴王便让伍子胥拜请孙子出山。 孙膑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生卒年不详,真名失传,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 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 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 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 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 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 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 庞涓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 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真有点本领。 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 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 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 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下一篇:果汁渍用什么可以洗掉(果汁用什么方法可以洗掉)
上一篇:石灰岩有哪六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