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寡人的区别 武则天自称朕还是寡人

2022-11-14 20:27:1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8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孤家寡人,顾名思义就是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的意思。可是在古代,“孤家”和“寡人”可都是皇帝的专称,众星捧月、群臣簇拥,那么皇帝又怎么会是“孤家寡人”呢?

历代帝王图(陈宣帝讳顼)唐·阎立本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寡人”一词在古代意为“寡徳之人”,这是古代君主的谦辞。先秦时期,王、诸侯、士大夫等,都可以自称为“寡人”。如《左传》所记载:“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天悔焉。”

历代帝王图(魏文帝曹丕)唐·阎立本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那时侯,寡人不光是男人的专属。《诗经》中曾经记载,卫庄公夫人庄姜就曾自称过寡人,由此可见,古人常用的“寡人”来谦虚地说自己无德无能。但是到了唐朝,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逐渐变成只有皇帝可以自称寡人。

武则天像

皇帝自称“朕”的情况,也和“寡人”差不多。早先,人们都可以用“朕”自称,“朕”和现代汉语里“我”相似。并且,使用这一称谓的人不分等级。此时的“朕”并没有特殊含义,只做第一人称使用。

然而到了秦始皇称帝,“朕”就只有皇帝一人可以自称,而且明文规定,违者重罚。其实,“朕”最早指的是身体的意思,嬴政以自己功盖三皇五帝,以始皇帝自称,并且认为这个词有“预兆”、“朕兆”的意思,所以要专用在自己身上,以尊皇权。

秦始皇像

“孤”的用法完全是延续了秦朝以前的称谓习惯。因为在没有皇帝一人独掌天下的诸候纷乱时期,王与诸侯国王并存,因“孤”含有“独自”和“孤独”等意味,诸侯们通常用此字自嘲落魄。

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清·郎世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到了汉末,“孤”却有了雄霸的意思。群雄独占一方,各自称孤。“孤”从此就演变成了王者的代名词,其中也包含有高处不胜寒,傲然孤茕的意味。

|扫一扫 支持观复嘟嘟 |

☟喜欢就点赞哦~

下一篇:热搜是什么(每天的热搜在哪里看)
上一篇:副业推荐:热门副业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