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老太婆传奇」双枪老太婆传奇百科

2022-11-03 03:09:2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134

今天我们来聊聊双枪老太婆传奇,以下6个关于双枪老太婆传奇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双枪老太婆的革命事迹
  • 《双枪》老太婆是谁?
  • 红岩中双枪老太婆事迹
  • “双枪老太婆”原型,却隐姓埋名35年,去世后才揭开真实身份,她是谁...
  • 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形是谁?
  • 《双枪老太婆》原型是谁?
  • 双枪老太婆的革命事迹

    双枪老太婆为小说《红岩》中的传奇人物。

    《红岩》小说里有一个“双枪老太婆”。那是个没有进监狱的华蓥山游击队队长形象。其实,真正的“双枪老太婆”也是渣滓洞的一位被敌人屠杀的革命烈士,她的名字叫邓惠中。

    1950年春,刚刚解放的重庆,到处是翻身的市民们和解放军在一起为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山城进行精心的医治与重建的景象。这一天,一位身着威严军装的中年人来到渣滓洞,他向依然散发着焦灰味的监狱囚室献上了一束鲜花,然后默默地三鞠躬……

    一个缠脚的旧式妇女,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本身就有些传奇,可邓惠中则不止于此,她还是个使刀弄枪、令敌人闻声丧胆的“双枪老太婆”。关于邓惠中的传说,在民间有多种版本,这里选择几个她与枪的故事。

    ”假枪真用”: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妈的邓惠中参加革命后,做梦都想得到一支枪,但就是没有机会。她便学儿童们的办法,用竹子做了一支假枪,学瞄准射击。学校内每当童子军用棒当枪操练时,她也跟着学操练,枪上肩、枪放下、卧射、跪射、立射等动作。为了熟练枪法,她还经常秘密地在家后门外的巷道里练习。

    “得到枪和学用枪”:1948年以后,上级党委派她去指导岳西地下党支部工作时,支部给了她一支手枪,她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后来,上级领导又发了一支手枪给她。她一段时间有了两支枪,这就是“双枪老太婆”称号的由来,其实邓惠中那时还不到50岁。

    邓惠中本人并不介意,后来她使着双枪也在外人面前说“我这个双枪老太婆”如何如何,“双枪老太婆”就这样出名了。当然,更出名的是她带领游击队一次次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

    “设计巧借枪”:离开战只有四五天时间了,直属支部游击队小队又增添了十多名战士,尚差十多条枪,怎么办呢?邓惠中找党支书商量有无办法。支书说:形势逼人啰,这里有几个财主家里有枪,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借枪?有个财主对游击队的“借”枪很生气,邓惠中等“借”枪还未出门,他就在后面嘀咕说,明天就到乡公所报告你们抢枪的事。

    邓惠中听后折身对那老财主笑道,告诉你,这枪是你们家的,可现在已经到了我们手里,但我们一未向你打枪,二未破门而入,三未伤害你家人,你说我们是抢枪,谁能说得清?依我看,你不报则罢,真要去报了,恐怕反而替你自己找麻烦,那乡公所几个爷儿们不趁机敲你一把才怪!这老财主一想邓惠中讲得有道理,低头轻声道:“还是你双枪老太婆厉害!”

    敌人抓到“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简直疯了一样的高兴,因为这等于是他们继“捣毁”《挺进报》后,又“粉碎”华蓥山游击队的一个重大“胜利”。故一抓到邓惠中,敌特机关上下就全都行动了起来,动用一切力量企图让这位传奇的女游击队队长在他们的面前服输。

    但是他们想错了。第一次受审时,邓惠中除了承认自己带暴动游击队打过地主老财主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承认,尤其是没有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第二次又提审邓,当邓惠中仍不承认是共产党员时,特务就叫了一个名叫陈永福的半瞎子和一个姓贺的学生出来作证。

    邓惠中一见这两个叛徒就大骂了他们一通。敌人便指挥手下对邓惠中动刑。后来他见硬的不行,又将邓惠中的儿女全都逮捕来了,跟邓惠中讲条件:如果你交出其他共产党员来,全家就可以一齐放了,如果死心塌地不交代,就杀你全家。

    邓惠中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又大骂敌人,说“我和我全家人都不怕死,怕死的只有你们这些反动狗官!你若杀了我,将来自有人要杀你,血债一定要用血来还。”敌人不得不摇头罢休,并对同事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厉害的女人!不久,国民党中央来令说,凡是捉到真正的共产党员,本地不能关押,一律送重庆渣滓洞监狱,就这样,邓惠中和她的二儿子邓诚被押解到了渣滓洞……

    到重庆的这所“人间地狱”的牢房后,一听说是“双枪老太婆”来了,渣滓洞监狱的难友们欢欣鼓舞,都想目睹一下女英雄的风采。不过,据后来脱险的同志讲,当他们见过邓惠中后,都说:原来“老太婆”并不老,而且看上去也是很普通的一个妇女,只是有些人高马大,由于她裹过小脚,走路姿势有些独特。

    1949年11月27日夜晚的那场大屠杀中,邓惠中和她的儿子邓诚,同一时间被残暴的敌人用机枪扫射而牺牲。“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牺牲时其实也只有49岁。

    扩展资料:

    《红岩》的影响:

    1、《红岩》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2、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说《红岩》是一部以历史叙事为目标的“小说”,反倒不如说《红岩》是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更为准确。小说《红岩》是极严格按照当时意识形态规范和已有的文学写作规范的要求与观念创作而成的。

    3、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翔宇《论〈红岩〉的“身体”革命意识》:《红岩》是从“身体”入手,阐释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如何成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岩》

    《双枪》老太婆是谁?

    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其人物原型为陈联诗。

    相关介绍:

    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是根据小说《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改编,主要依据南方的"双枪老太婆"故事,与北方的"双枪老太婆"没有关系。

    但该剧将"双枪老太婆"的故事由解放战争时期提前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讲述一个流传在华鉴山地区的传奇惊险,纠蔼不清的恩怨情仇的故事。由何晴、王志飞主演。

    在我国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暴动,如火如荼。

    剧中女主人公白坤洁,与曾友之、闵加林、杨丽雯系昔日同窗四友。后来,白坤洁、曾友之、闵加林离乡求学,一起进入黄埔军校就读。

    白坤洁在此加入"女子排"。习得文武之功。回川后,三人却分道扬镳,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旅途:白坤洁、曾友之信仰马列,加入共产党;闵加林却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任职。

    回川进入华蓥山游击队里的白坤洁,出于其灵活机智,昼文夜武,神出鬼没,且又多变的战斗方式,被传为"双枪老太婆"。

    敌人闻之丧胆,竭力除之。敌人调动大军围剿华蓥山,令我游击队严重受挫。敌人获传言:"双枪老太婆"在战斗中阵亡,从而断言华蓥"匪患"己除。敌人侥幸其胜,大肆宣扬其战果。然而,就在敌人弹冠相庆之时,"双枪老太婆""(白坤洁)却秘密前往省委汇报工作。

    敌人从游击队的内线处获悉,"双枪老太婆并未阵亡,且潜往重庆,颇感震惊。尤恐华蓥地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是动用军警及侦缉队,欲将"双枪老太婆""(白坤洁)抓获,以绝后患。

    红岩中双枪老太婆事迹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

    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

    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

    扩展资料:

    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1、刘隆华

    1921年出生,1938年,刘隆华加入了新华日报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后在广西省委统战部任干事。1944年被安排到延安接受党中央的系统培养。

    抗战胜利后回到重庆,担任川北游击队五支队总支书记。 1948年春被派到广安,任广安禄市特支书记。她参与支援了多次起义。

    在华蓥山的革命局势“白热化”时,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刘隆华也勇敢地为支援华蓥山山区。华蓥山游击队的威名打响了,当时的敌人对这支游击队恨之入骨却又闻风丧胆。

    《红岩》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把刘隆华当做““双枪老太婆””人物原型之一,但是并没有史料证明刘隆华在战斗过程中曾使用过双枪。

    2、陈联诗

    陈联诗,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罗渡镇的一个书香世家,陈联诗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不久后被母亲送到岳池县城舅舅家,和几个表姐妹一起读书。

    虽然一直受到正统教育,但在童年时代,陈联诗叛逆、独立的个性就已经显现出来。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3次武装斗争,因陈联诗善使双枪,故被世人称为““双枪老太婆””。

    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中广为传扬。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先生曾讲诉,陈联诗确实是《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3、邓惠中

    1904年7月生于四川岳池县, 1939年8 月在南充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妇女特支书记、县委妇女委员。爱人邓福谦1938年去延安后,她孤身一人带领着三个孩子白天教书。

    晚上办农村夜校。她经常利用教师和校长的身份,走家串户地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秘密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她参加了中共川东地下党第八工委的领导工作。

    组织群众,积极参加华蓥山地区的岳池、武胜起义,并为起义筹备资金、购买武器弹药。起义爆发后,她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在县城和邻近农村,继续发动群众。

    1948年的岳武起义失败后,她带领全家居于乡下。因邻居告密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解放前夕,被害于重庆。此后创作的小说《红岩》为了纪念邓惠中,把邓惠中的真实事迹融入到了”双枪老太婆”的事迹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原型,却隐姓埋名35年,去世后才揭开真实身份,她是谁?

    1984年3月18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潘彦村,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去世了。这位老太太在同村人眼中,再平常不过了,不会有人想到,她的去世,将揭开了一个尘封几十年的秘密。老太太名叫贾春英,经过当地党组织的调查,她并非一个普通人,而是在50多年前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一位巾帼女英雄。

    贾春英是那个混乱年代,救亡图存的著名女性代表,她出生于1912年,家境普通,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女子的人生是很难由自己掌控的。出生不到一年,贾春英就被家里人送去别人家当了一名童养媳,童年可谓是十分悲惨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贾春英偶然接触了一些新思想,她决定成为一个反抗封建思想的时代新女性,在自己哥哥的支持下,贾春英决定与身边的那些封建人士决裂,加入救国救民的组织。1927年,贾春英如愿加入了我党,秉怀着救国之志,成为了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核心骨干之一,后又成为了整个鄂东地区的妇联主任。

    作为早期的党员,贾春英历经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均作出大的贡献。2006年2月1日,国内上映了一部名为《双枪老太婆传奇》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贾春英的下属焦子英,足以见得当时的贾春英是一位怎样的传奇女性了。

    贾春英面对下级时,绝不会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出来,在外人看来,她和一般的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时,她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品格。1936年,贾春英曾被敌抓捕,她死口不从,拒绝透露任何关于组织的情报信息,经历了两年牢狱生活后才重获自由,而这两年都是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中度过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贾春英回到了家乡阳新领导妇女工作,但身体却因为解放前艰苦的地下运动保守磨损,疾病缠身的她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选择了回到家乡务农,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民众之后35年的日子里,贾春英默默无闻的过着自己安定平和的生活,从未向人炫耀过她的事迹。

    直到她死后,家人们才看到她满是伤疤身体,这才成为了揭示贾春英英勇事迹的导火线。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故事,贾春英是一位民族英雄,她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形是谁?

    《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人物原型为陈联诗。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据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先生讲述,陈联诗为《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陈联诗,1900年出生于川北道顺庆府岳池县资马乡罗渡溪场(今四川省岳池县罗渡镇)的一个书香世家。陈联诗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不久后被母亲送到岳池县城舅舅家,和几个表姐妹一起读书。

    1923年,陈联诗在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岳池县,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多次武装斗争,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地区和重庆地下党中广为传扬。20世纪50年代初期,陈联诗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强行劝退脱离中国共产党。

    1982年,党组织为陈联诗同志平反,并恢复其共产党员的身份。

    扩展资料: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该书于1961年12月首版。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联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岩

    《双枪老太婆》原型是谁?

    《双枪老太婆》原型是陈联诗。

    “双枪老太婆”,是著名的长篇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等作品中的传奇人物,作为《红岩》的出版机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108号文档显示,“双枪老太婆”最主要的原型之一叫陈联诗。她因擅长使用双枪而得名。她疾恶如仇,惩 奸 除 恶,腰 插 双 枪,百 步 穿杨,带领华蓥山游击队狠狠打击敌人。

    陈联诗简介:

    陈联诗出生于1900年,她是四川广安人,出生于书香世家。陈联诗从小冰雪聪明,不过却在5岁时家道中落,之后她寄居在舅舅家。陈联诗的舅舅家也是大户人家,陈联诗生活在那里不仅没有受到委屈,反而系统地接受了正规教育。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双枪老太婆传奇」双枪老太婆传奇百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亢奋演员表」亢奋演员表ash
    上一篇:「埃里克罗伯茨」埃里克罗伯茨和艾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