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站风波」奶站风波的介绍

2022-11-02 12:59: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爱问答
热度:235

今天我们来聊聊奶站风波,以下6个关于奶站风波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奶站风波的介绍
  •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始末是什么?
  • 08年中国牛奶事件蒙牛如何回应
  • 变质门的事件起因
  • 导致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发生的原因
  • 三鹿奶源事件
  • 奶站风波的介绍

    《奶站风波》是由曹力、郭林主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这部剧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和北京北京海晏和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共20集。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始末是什么?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始末是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2008年 6月28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第一医院泌尿科收到第一例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至9月8日,该院两个多月来共收治14名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目前,甘肃省一共接到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

    南京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日前也接诊了20名因吃同一品牌奶粉患上肾病的患儿,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数十名患儿涉及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10个省份。

    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导致宝宝患肾结石”的消息开始像乌云一样笼罩在那些年轻妈妈的心头。不少人开始联想起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

    随着事态发展,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公司经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卫生部宣布,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到目前为止,对于婴儿患病的原因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但是这些家长反映孩子出生后一直都在吃“三鹿”牌奶粉。据医院方面介绍,从前患肾结石的多为成人,儿童尤其是婴儿患此病的较少。

    08年中国牛奶事件蒙牛如何回应

    蒙牛:挤奶过程全封闭无添加可能

    网友:我讲的是2008年之前的事

    蒙牛乳业已于5月24日中午发布官方微博声明,称蒙牛全部采用集中机械化挤奶,此过程全封闭无添加异物可能。同时蒙牛对原奶会进行滋气味品尝、近20项理化指标和40多项安全指标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厂,检测不合格的牛奶,蒙牛全部予以拒收。

    据了解,蒙牛每天所收原奶约8000吨来自牧场及牧场化小区,其他少量原奶来自奶农,蒙牛签约奶农全部是到奶站集中挤奶。蒙牛对合作奶站都有统一准入要求,全部采用机械化挤奶。蒙牛集团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企业在全力帮助奶农逐步转为牧场小区,取消奶站供奶模式。

    在蒙牛发出官方微博声明一个半小时以后,最早发出“原奶掺牛尿”这条微博的网友@史记人生也发布微博回复:“是谣言不用粉粹,不是谣言也粉粹不了!”。@史记人生在微博中称:“我讲的是2008年之前的事情,这个情况可以到当地去走访调查,问一问奶农们2008年之前的那些事!现在你们有固定的奶站、养殖点,也有严密的原奶进厂检测机制和检测手段,这个非常好,希望你们真正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负起责来,强大我们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民族!”

    变质门的事件起因

    2012年9月光明牛奶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2012年9月8日,上海光明小口瓶鲜牛奶(220毫升)订户发现,光明鲜牛奶味道怪异,怀疑牛奶变质。光明乳业官网称,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而消费者在咨询当地奶站时却被告知冷库没开冷气导致变质。

    导致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发生的原因

    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发生的原因: 作为西南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的市场零售价突然全线降低,卖出了近年来的最低价,甚至比可乐、中档纯净水还便宜。

    四川好又多、家乐福等超市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300毫升的华西奶售价已从春节前的2.20元骤降到目前的1.50元;每件华西奶(300毫升装)的售价也由50多元骤降到39元。

    华西乳业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自己的无奈:“今天我们倒掉鲜奶,是为了不打击奶农的饲养积极性,避免其杀掉奶牛,从而保住今后的奶源,我们必须挺过这一关。”也就是说,即便公司的生产能力消化不了收购量,每天都有几十吨鲜奶不能按时处理,也必须坚持收购。

    据了解,目前成都周边的奶源产量有增无减,仁寿、新都、雅安等地的不少农民已尝试着养殖奶牛,这使得去年成都市场的鲜奶供应量比过去增长了30~40%。

    春节过后本是牛奶销售淡季,但成都周边奶源产量却有增无减,每天约有100吨鲜奶从周边区县流向成都石羊场奶站。

    奶源有了,却出现企业配套措施跟不上的麻烦。华西乳业方面引进的德国生产线全负荷运作时,日产量可达100吨;按普通运作状态,日产量也可达60吨。但是,要达到这一生产能力,公司每天的电力负荷在1260千伏,可华西乳业所处的石羊场目前属限制用电区,只能供应620千伏。

    与此同时,华西乳业放出话,眼下该做的不是减产,而是扩大生产规模,覆盖西南、西北等地区,并向华北延伸”,目前,四川企业的乳制品产量仍然远远比不上一些外地大型品牌,如华西乳业规划3年内鲜奶年产量达10万吨,可这个数量仍比光明、伊利等外地品牌现在的产量少了3~5倍。

    在华西乳业看来,既然要扩大规模,不可避免首先要保住奶源,不能让人家抢了去,于是乎,上演了一出不管自己是否消受得了,先稳住再说的戏剧.

    三鹿奶源事件

    妻最先看到关于三鹿婴儿奶粉的新闻报道,跟我说时,我还不相信,直接就说:“三鹿那么大企业,肯定不会有问题,那些毒奶粉肯定是假冒的!”

    很不幸,三鹿辜负了我对他们的信任,今天各种报道出来,毫无疑问,三鹿问题很大,罪责难逃。可是在公开的媒体,看不到三鹿深刻的道歉和诚心的悔悟,除了招回一小部分产品外,也不见他们采取任何行动来挽回企业的声誉和减少受害者的伤害。我看到的只是三鹿徒然地说谎和掩盖事实真相,可他们忘了,当他们说出第一个谎言后,他们的话语已经没有任何诚信,当他们试图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时,却只能留下更大的破绽。

    像香港警匪片中警察总是最后一个到场一样,我们无所不在无所不管的政府也总是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可惜的是这个事发不是事情发生后,而是事情被媒体大规模揭发后。于是一切水落石出,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是――奶农!英勇的干警雷霆出击,据说一举抓获78名“下毒”的奶农。昨天还信誓旦旦保证产品没问题的三鹿公司和我们的政府部门效率还真是高的惊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包括抓人,24小时之内,一切OK。

    问题解决了吗?真相大白了吗?对这个问题,恐怕没人人敢说“yes”,当然了,某些将人民当白痴的人除外。

    三鹿早不知情吗?质检消费部门早不知情吗?

    事实证明,关于三鹿奶粉质量问题,几年前就有报道,最近一年多,更有多次对三鹿“结石奶粉”的投诉。撇开三鹿自己声明说8月就知道问题,3月就有卫生部门的投诉。就在刚才我还在天涯看到一篇五月份时网友发的帖子,讲述他在07年底买了三鹿中老年奶粉和婴幼儿奶粉后的遭遇,他家人喝后明显不适,找三鹿质量部门反映问题,寄出奶粉样品,鉴定说是三鹿的产品,可鉴定结果就是不给他看,销售公司来找他协商,希望将问题奶粉换回或退回,未果,事情就此不了了之,发贴者欲将奶粉彻底检验,一打听需花几万元,只好作罢。

    既然早知道,为什么卫生质检部门不作为?三鹿方面多方掩盖事实,到底是为什么?

    三聚氰胺即使不是三鹿加的,他们肯定也是知情的,而为了企业的私利,向社会公众隐瞒了奶粉中含有有毒物质三聚氰胺的真相,到底算什么行为?企业道德和做人的良知何在?

    还真是要感谢三鹿公司,如果不是这次毒奶粉事件,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化工产品,现在不但是我,恐怕很多中国人都对三聚氰胺耳熟能详了。

    商场奶粉专柜中三鹿幼儿配方奶粉广告特别醒目,广告称该幼儿配方奶粉经过“1100道检测关,呵护宝宝健康,值得妈妈信赖!”。就着样,三聚氰胺,这种不溶于水的塑料被几个老农堂而皇之地加进了原奶中,经过1100道检验关(央视记者特意采访,数过),骗过妈妈的信赖,流入了需要呵护的宝宝嘴中,危害着宝宝的生命健康。回过头来再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的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觉得特别讽刺。

    三鹿集团副总裁王玉良说,婴幼儿奶粉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婴幼儿奶粉的生产链条比较长,涉及到畜牧养殖、奶牛疫病的防疫和进口原材料的检测,还有半成品和工序的检测、包装材料的检测,每一个工艺要求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产品的质量就是婴儿的生命,同时也是企业的生命,多年来,三鹿集团一直以高度地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每一袋产品安全优质!

    这几天一直看中天电视关于沉水便家族的贪污报道,觉得天下第一不要脸的就是阿便了,看了这个后,我才知道,不要脸的人还真是人才辈出,要说具体某个人是天下第一还真是难以下定论。

    早上看到三鹿狡辩的报道,就知道三鹿完蛋了,在感慨无良商人的黑心和同情那些可怜结石宝宝的同时,身为投资者,敏感的神经一旦被触动,自然而然地分析起中国第一奶粉企业倒下给奶粉行业其他几家带来的机会。奶粉业中,07年国内企业排名,三鹿第一,完达山第二,伊利第三,三鹿倒下,是否是其他两家的机会?

    翻开伊利的实时行情,最近一直表现强于大盘的伊利居然在大盘反弹时走得死气沉沉。冷静下来后仔细一分析,立即放弃了买伊利的打算。国内奶粉的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国内厂商一直只能在利润很低的中低端市场打拼。为什么会如此?原来还对周围朋友同事孩子只喝外国奶粉感到奇怪和愤怒,虽然对中国品牌的不信任多少有点伤害国人的自尊,但现在看来他们都是正确的。“厨房里决不会只有一只螳螂”,三鹿现象更可能是中国乳业的缩影。三鹿结石奶粉不光会严重影响三鹿公司的市场形象,恐怕所有的中国乳品企业都会被冲击到。

    顺着这个思路上网一查,乳品行业打假第一人-蒋卫锁出现在搜索中,一看之下,目瞪口呆,原来我们喝得酸奶鲜奶居然是用蛋白粉、脂肪粉、维生素C、兽用抗生素、双氧水、硝酸盐等物质加上自来水放入洗衣机内搅拌出来的。文中只说是某上市企业,但个人直觉好像指得的是伊利,好在现在网上什么都有,查到一篇老文章,是赞扬蒋卫锁带领农民致富的,他原来的奶站果然是为伊利供奶的。后来伊利陕西分公司专门高价收假奶,不肯收蒋卫锁的真奶。呜呼,怎么是这样,知道事情真相后,更让我无从选择。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羡慕猪的无知了,不管是瘦肉精还是蛋白精,猪统统无知无畏地吃下肚去,可人该怎么办?光明事件后,家里已经再没买过光明牛奶,不论是鲜奶还是酸奶,几乎都是蒙牛和伊利的天下,刚看了上面的文章,不得不郑重向妻提议,今后不再买任何的鲜奶和酸奶。大人喝不喝牛奶无所谓,可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对酷爱酸奶和冷饮的儿子来解释这一切。

    三鹿事件,击溃了我对中国乳品行业的信心,对中国的信心,经过(此处被屏蔽),瓮安和这次结石牛奶,我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真诚地企盼政府,在办无与伦比奥运和发射神州飞船的百忙之余,能以生产外国选手所吃的奥运食品之劲头替我们小老百姓生产一杯能喝的牛奶或矿泉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奶站风波」奶站风波的介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北方影院之美人三嫁」美人三嫁的剧情简介
    上一篇:「赖猫的狮子倒影演员表」赖猫的狮子倒影演员表俞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