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容量计算」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的单位

2022-10-31 09:23: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不懂爱
热度:58

今天我们来聊聊硬盘存储容量计算,以下6个关于硬盘存储容量计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计算硬盘的存储容量
  • 计算机的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 磁盘存储容量计算?
  •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 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
  • 硬盘容量
  • 计算硬盘的存储容量

    2*2*1000*512*10000/1000/1000/1000=20.48GB

    因为硬盘是外存,外存是以块为存储单位,即1GB=1000MB。通常说的1GB=1024MB是指内存,内存以字节为存储单位。

    计算机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2*2*10000*1000*512)/(1024*1024*1024) =20GB。

    但是硬盘实际容量总小于规格量,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运算,且2的10次方等于1024,很接近1000,为方便起见,在和计算机有关的数值上,往往使用1024来代替上面的1000,即:1k=10241M=1024k1G=1024M

    扩展资料:

    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磁片在一个真空的状态下高速转动,每分钟4500或7200转,磁头在需要读取数据的时候接近磁片在磁道上读取数据。磁头寻找到磁道的时间称之为寻道时间。在读取和写入数据时, 一般需要知道要在哪个磁片上进行,在这个磁片的哪个磁道上进行,在这个磁道的哪个位置进行,知道了这三个量就可以精确地找到数据所在的位置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盘容量

    计算机的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计算机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2*2*10000*1000*512)/(1024*1024*1024) =20GB。

    但是硬盘实际容量总小于规格量,

    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运算,且2的10次方等于1024,很接近1000,为方便起见,在和计算机有关的数值上,往往使用1024来代替上面的1000,即:1k=10241M=1024k1G=1024M

    但是硬盘厂家往往采用更简便的算法,即:1GB=1000MB, 1MB=1000KB,这样的话,硬盘的标识80G的实际容量只有8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74.51G左右,也就是76300M左右。

    扩展资料:

    单位

    在PC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需要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多,硬盘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硬盘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

    硬盘的容量通常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随着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已进入到普通家庭用户的手中。

    常见的硬盘的容量有8GB、16GB、32GB、40GB、60GB、64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40GB、250GB、300GB、320GB、400GB、480GB、500GB、512GB。

    640GB、750GB、800GB、880GB、960GB、1TB、1.5TB、2TB、3TB、4TB、5TB、6TB、8TB、10TB、12TB等。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还将不断推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硬盘容量

    磁盘存储容量计算?

    磁盘空间按照一定的磁盘阵列排布方法,有序且很规则得划分为若干个扇区,然后再把其中的所有存储介质的电离子清除,使之上面不管有无数据,都清零。

    在格式化中,要插入一些停顿位,写入一些辅助位,使得格式化后的容量小于格式化前的容量。磁盘格式化后能存储有用信息的总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储容量 = n×t×s×b

    其中n为保存数据的总盘面数;t为每面磁道数;s为每道的扇区数;b为每个扇区存储的字节数。

    扩展资料

    磁盘的存储时间包括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寻道时间(查找时间,seek time)为磁头移动到目标磁道所需要的时间(movable-head disk),对于固定磁头磁盘而言,无需移动磁头,只需选择目标磁道对应的磁头即可。等待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

    一般选用磁道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作为平均等待时间。寻道时间由磁盘机的性能决定,目前主流硬盘典型的AST(average seek time)一般在10ms左右,而转速则有2400r/min,5400r/min,7200r/min,等等.软盘转速较慢,一般只有360r/min(因为磁头与盘面接触性读写)。

    磁盘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磁头找到地址后,单位时间写入或读出的字节数:

    R = TB÷T

    其中TB为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字节数,T为磁盘每转一圈所需的时间,R为数据传输速率。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按位计算 (b) :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x 存储字长,按字节计算(B):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x 存储字长 / 8。

    存储容量是一种虚拟的数据通常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进的二进制的信息。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3330容量。

    一般来说二进制的信息在储存器的地址寄存器mar的编址数和存储字位数和积进行显示的。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的扩展资料

    硬盘容量计算方式:750GB SATA实际容量为667(698.5)GB(少于的部分用于操作系统);CBR影响系数:是指CBR(恒定码流)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

    存储设备采用RAID5+1的方式布置,每台存储需要损耗2块硬盘,如果IPSAN的硬盘为500GB的侧每台存储有效容量为6.316TB;如果IPSAN的硬盘为750GB的侧每台存储有效容量为9.119TB存储模式与硬盘数量关系。

    模式1,部署JBOD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6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10.672TB,不考虑存储数据可靠性为最经济模式。

    模式2,部署RAID5但不配热备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5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9.771TB,不考虑RAID5重建对存储性能影响,这是最经济的模式。

    模式3,部署RAID5且配热备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4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9.119TB,不考虑RAID5重建对存储性能影响(允许在坏掉一个硬盘后短时间内再坏掉一个硬盘)。根据各布点区域监控点的数量可具体计算出所需的存储容量。

    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

    硬盘容量 = 柱面数(表示每面盘面上有几条磁道,一般总数是1024) × 磁头数(表示盘面数) × 扇区数(表示每条磁道有几个扇区,一般总数是64)× 扇区(存储基本单元,大小一般为512B/4KB)

    (单碟1TB硬盘的扇区数可能是4K) 高级格式是一项界定4K扇区硬盘格式的全新标准,传统的硬盘在格式化后,每一个扇区的大小都是512B字节,而4K扇区硬盘的高级格式就是将其扇区划分为4KB。这也是今后所有硬盘厂商都将采用的标准,IDEMA(国际磁盘驱动器设备与材料协会)的各主要硬盘制造商已经达成一致:2011年1月1日起,出货的所有台式机和笔记本新产品硬盘都将采用这种高级格式标准。

    在CHS规范中,磁头的最大数就是16,扇区数是63。现今的硬盘为了突破528.4M的寻址限制,都是使用模拟方式表示磁头数、扇区数。常用的 LBA 寻址就是将磁头与扇区都假设为CHS的最大值来进行转换并计算出总的扇区数。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寻址。在 LBA 模式下,我们知道硬盘上的一个数据区域由它所在的磁头、柱面(也就是磁道)和扇区所唯一确定。早期系统就是直接使用磁头柱面和扇区来对硬盘进行寻址(这称为CHS寻址),这需要分别存储每个区域的三个参数(这称为3D参数),使用时再分别读取三个参数,然后再送到磁盘控制器去执行。由于系统用8b来存储磁头地址,用10b来存储柱面地址,用6b来存储扇区地址,而一个扇区共有512B,这样使用CHS寻址一块硬盘最大容量为256 * 1024 * 63 * 512B = 8064 MB(1MB = 1048576B)(若按1MB=1000000B来算就是8.4GB)。随着硬盘技术的进步,硬盘容量越来越大,CHS模式无法管理超过8064 MB的硬盘,因此工程师们发明了更加简便的LBA寻址方式。在LBA地址中,地址不再表示实际硬盘的实际物理地址(柱面、磁头和扇区)。LBA编址方式将CHS这种三维寻址方式转变为一维的线性寻址,它把硬盘所有的物理扇区的C/H/S编号通过一定的规则转变为一线性的编号,系统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烦琐的磁头/柱面/扇区的寻址方式。在访问硬盘时,由硬盘控制器再将这种逻辑地址转换为实际硬盘的物理地址。在这三种硬盘模式中,现在 LBA 模式使用最多。

    LBA与C/H/S 之间的转换: 设NS为每磁道扇区数,NH为磁头数,C、H、S分别表示磁盘的柱面、磁头和扇区编号,LBA表示逻辑扇区号,div为整除计算,mod为求余计算,则: LBA=NH×NS×C+NS×H+S-1; C=(LBA div NS)div NH; H=(LBA div NS)mod NH; S=(LBA mod NS)+1 例如 LBA = 0 则 CHS = 0/0/1 从C/H/S到LBA的计算公式: LBA=(C-CS)*PH*PS+(H-HS)*PS+(S-SS)

    厂家计算公式:

    比如:

    320G硬盘:32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98G 实际只有298G

    300G硬盘:30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79G 实际只有279G

    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320~1500G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

    许多人发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硬盘是个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单位 硬盘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现今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以进入到家庭用户的手中。

    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500GB、640GB、750GB、1000GB、1.5TB、2TB、3TB,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还将不断推出。计算公式 硬盘容量 = 柱面数(磁道数) times; 磁头数(盘面数) times; 扇区数。

    times; 扇区大小(512B/4KB) 厂家计算公式,比如: 320G硬盘:32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98g 实际只有298G 300G硬盘:300,000,000,000 /1024/1024/1024 = 279g 实际只有279G容量关系 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通常使用字节(byte)、千字节(kb kilobyte)、兆字节(MB megabyte)。

    吉字节(GB, gigabyte)、太字节(TB ,terabyte)和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YB(Yottabyte)等来衡量。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硬盘存储容量计算」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的单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kernelbasedll」kernelbasedll下载
    上一篇:「蚂蚁森林保护罩」2021蚂蚁森林保护罩怎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