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密宗」印度密宗男子瑜伽

2022-11-01 17:03:0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趴菜
热度:117

今天我们来聊聊印度密宗,以下6个关于印度密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什么是秘宗?
  • 印度密教是如何发展的?
  • 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 密宗是给富人修的吗
  • 佛教密宗是什么时候传入西藏的?
  • 有人能给我讲讲密宗吗?
  • 什么是秘宗?

    密宗来自印度,在印度称为Tantra,此Tantra於印度是脱离宗教师徒秘密相传的,有别於佛教界的密宗,但是系统与根源或有关连。在印度,密宗一直是秘密流传,而且混入各宗教内以求自保。

    在佛教界内的密宗也称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宗、瑜珈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密乘,是佛教的一个支派,源自金刚乘。7世纪兴起于东印度的波罗王朝,於唐朝中期传入中国。公元8世纪,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史称"开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师,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创立中国密宗。此宗传承在中国一般公认上推至印度龙树菩萨,因唐朝中期中日交流的密切,密宗随著佛法传入日本。有别於西藏的密宗,此系统后人称为东密,在日本多称为真言宗。

    七世纪初,西藏国王松赞甘布因国力强大,产生对文化的渴望,於是同时向中国与尼泊尔请求联姻与文化输入,中印两派文化的势力在西藏最后由印度胜出,佛教亦於此同时由中印个别传入西藏。八世纪中期,西藏境内苯教势力一度抬头,兴起反佛声浪。印度僧人回印之后请来密宗上师莲花大师入藏以神通力摄服藏人,於是密宗就此传入西藏。连花生大师的传承后世人称红教(宁玛巴),其内涵与东密有别,后世人称为藏密。

    十世纪初,藏人马尔巴译师入印度求法,向印度密宗上师那洛巴学得密法回藏,传给无数藏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密勒日巴上师,后世对此一系的传承称为白教(噶举巴),西藏首位转世活佛大宝法王即密勒日巴的徒孙。

    密宗通称密教,以显自宗所诠教理,最为尊密,深妙奥秘,故以秘自称,对称於显教;密宗认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金刚界、胎藏界教法,方为佛自内证境界,故不得对未灌顶行者,宣示其法。

    印度密教是如何发展的?

    印度密教的发展经历了古密教或杂部密教时期、纯粹瑜伽密教或正纯密教时期和密教分化产生金刚乘、时轮教时期。

    所谓古密教或杂部密教时期,大致相当原始佛教晚期和部派佛教时期。在这一时期,咒术本来是一种远古的、流行于印度民间的原始信仰,而佛教中出现了密宗的萌芽。释迦牟尼在开创佛教时,对这些咒术、密法是采取抑制和排斥态度的。但后来随着佛教教团的扩大,推崇咒术的情况开始出现,密法的婆罗门教徒进入佛教,对佛教产生影响,使某些咒术,如所谓“治毒咒”、“治齿疼咒”、“保佑身体得安慰的善咒”等已个别地被佛教采纳。

    所谓纯粹瑜伽密教式正纯密教的形成就是佛教密教化的标志。六七世纪之后,佛教已开始密教化了,密教由此走上了独立成长的道路,并作为独立的思想系统而存在。这是由于4~5世纪印度笈多王朝时期,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哲学体系——印度教。印度教是在植根于印度社会的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纳某些佛教教义而形成的。其教义简易明了,并和传统宗教观念相汇合,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佛教在教义上也做了某些修正,强调“慈悲众生”,人们只需单纯信仰、向菩萨念经祈祷便可得福。僧侣亦从繁琐教义的传播者变成人和佛的媒介,成为了术士和神巫性质的人。而“菩萨”与人的沟通,已有了“染”的性质。这些都是使佛教趋向密教化的关键因素。

    随着正纯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又分化出晚期的金刚乘和时轮教,金刚乘沿用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形式作为“成佛”的途径,实行男女双修法。随后,密宗把世俗化、大众化的金刚乘予以系统化形成所谓的时轮教。至此,印度密宗形成了它的完备形态。

    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1、宁玛派

    宁玛派为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雍仲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雍仲本教在西藏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二者逐渐结合起来。

    这一派别没有寺院,组织涣散,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完整的僧伽制度。他们以印派佛教为师,运用该派的经典,建立寺院,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教派。这一教派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直到后来其它一些教派产生,才由于它的特征而被称为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

    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

    2、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13世纪中,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

    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3、噶举派

    噶举派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

    “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噶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发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噶举教授。

    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者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

    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

    他7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

    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荨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荨麻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84岁圆寂于聂拉木。

    4、噶当派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

    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5、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又意“善归”),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的传承弟子中以五世达赖和班禅大师最为有名,1652年35岁的五世达赖在清顺治皇帝接连四次邀请之后,清朝官员三千众随行进京弘法,并于返藏前获顺治帝册封。

    1647年班禅四世被顺治授与“金刚上师”;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

    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

    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

    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扩展资料:

    藏密,全称西藏佛教密宗。在八世纪中叶,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之请来到西藏传播佛教时传入。其所修法门属于源自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性力派和苯教的混合物---密教。

    是密教自创经典中所说的大日如来宣扬的金胎两部教法,主要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境界为教法,因其文义令人骇然,深密奥妙,秘密难晓,故称密教。

    自阿底峡尊者、莲花生大师等传入后,藏密在西藏地区、蒙古地区等持续、隐秘、广泛、严格地弘传,它又分为红教、白教、花教、黑教、黄教等物种教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密五教

    密宗是给富人修的吗

    密宗是大乘佛法的一个分支,修行的目的是消除烦恼障,断轮回,修成菩萨果位乃至成佛。密宗的目标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目标。密宗的必修法门里并没有通灵之类和修神通之类的法门,主干是消业障,消烦恼,禅定之类的佛教法门。

    其实就是修极乐净土的一个法门,要念阿弥陀佛心咒,观想阿弥陀佛,观想自己神识从顶上冲入阿弥陀佛身体然后马上回来,目的是死的时候神识从头顶出去直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颇瓦法修成后要修长寿佛,是因为每次修过后在中脉里的持命风和寿命气会减少,所以要修几次长寿佛补上。

    佛教认为众生有十种,叫十法界众生,分别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后边六种就是轮回的六道众生,其中天道寿命很长,死后依然会进入轮回。

    说自己修密宗的,是在说自己在修密宗的佛法,比如念六字大明咒修观音菩萨的,念阿弥陀佛心咒修净土的,并不是在说自己在修丹道和气功。和丹道有点共性的密宗气功属于密宗的不传之秘。密宗寺院闭关系统里有修密宗气功,做为修佛的辅助内容,通过密宗气功的独特方式聚气成丹,轻身飞行不是难事。所修成的丹和道教的修成的丹本质上没太大区别,密宗炼气不走经络,比道教修丹快。有阳气成丹,可以五行气成丹,可以元气成丹。

    不过密宗修这个完全是修佛的辅助,因为修成后只对现世有用,和佛教追求的解脱没有关系。

    密宗是藏传佛教修行门,而藏地民众都信仰修学佛教,你觉得藏民都是富人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修行不分贫富,无论哪个法门。

    在民间有说“穷修禅,富修密”的说法。为什么说du富修密呢?因为他们做一次坛城得小则几万,大则几十万甚至更多。似想穷人家拿什么来做这样的活动呀。但密宗也不是说专门给富人修的。佛法是有缘众生都可以修的。

    佛教密宗是什么时候传入西藏的?

    佛法传入西藏,虽然始自松赞干布时期,但密宗的传入,应是在藏王赤松德赞在位的时候。当时赤松德赞迎请了寂护阿阇黎到西藏弘传佛法,并修建桑耶寺。但由于当地土著宗教——苯教的阻挡,寺院的修建出现了极大的障碍。不得已,藏王迎请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降伏了雪域的恶魔。

    莲花生大师是一位具足神通、有着无限的超凡能力的密宗大师,在大师降伏魔怪之后,在西藏开展了密宗教法的弘扬,但由于密宗是极高层次的修持,因此,当时也并未广传,只是传授给了藏王等25位具足密宗根基的王臣等。通过修持密宗大圆满法,这25位王臣都获得了殊胜的佛法成就。自此以后,密宗教法就在西藏的土地上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后来,由于朗达玛王的灭佛行为,很多藏地的译师又去印度求来新派的密法传承,比如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等无上密续及其他下三部密续教法。

    有人能给我讲讲密宗吗?

    【密宗】

    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依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主要以金刚顶经为经藏,苏婆呼经为律藏,释摩诃衍论为论藏。统称密教之经典为密经。此宗派通称密教(显教之对称)者,系显示自宗所诠解之教理最为尊密,而鄙视其余诸大乘教派为浅显,认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教法,方为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故以密自称;又不得对未灌顶人宣示其法,故称密。然就诠理之教而言,本无显密之别,惟其摄理成规所宗尚之行轨特殊,为区别其余宗派,故称密宗为宜。又密教之学问与修行,称为密学。密教之宗家或修学密教之僧徒,称为密家。修行密教之徒众,称为密众。密教修学之道场,称为密场。

    印度密宗起源于古吠陀典籍,其后流行于民间各阶层,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逐渐渗入民间信仰,并受此等咒术密法之影响,加以摄取,作为守护教徒、消除灾障之用,古来通常称为杂密。密宗并将吠陀以来之诸神,用交换神教方式重新组织佛教,而出现许多明王、菩萨、诸天、真言咒语。故后期大乘经典中出现以陀罗尼(梵Dha^ran!i )为主之经典,巴利律藏及经藏中,有说护身等偈之经典,锡兰等地佛教徒,将其编集,称为明护经(巴Paritta ),迄今仍传诵不已;又有如大会经(收于长阿含经),为列出听法会众之名的经典;此等被认为是密教陀罗尼及曼荼罗之起源。其后迄四世纪左右,出现专说咒法之独立经典孔雀明王经,认为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之土坛,供养诸尊,严修仪礼,即可产生不可思议之功德。

    及至七世纪后半,印度佛教进入全盛期,已有经有教,有轨有仪,真正密教方始开展,以真言、陀罗尼为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教哲学,以奠定其基础。此为纯正密宗,纯密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主。在七世纪后半时,成立于中印度之大日经,将杂密经典所说诸尊以大日如来为中心,集大成而成胎藏界曼荼罗。其理论可能承自华严经之说法,主张在现实之事相上,直观宇宙真相。金刚顶经成立稍晚,流行于南印度,系传自佛教瑜伽派之说,以心识为中心而言五相成身(在心身中具备五相与本尊同一之观法)。以此二经为代表之纯密,在印度不久即告消灭。八世纪时,纯密由善无畏传至我国,后再传至日本成为真言宗。

    密教兴起于七世纪时,至十一世纪印度佛教衰亡止,在中印度颇为兴盛,融入性力派(梵S/a^kta^h! )教说之后,成为左道密教,此派尤其强调散见在纯密金刚顶经中之大乐说(梵maha^sukha -va^da )。八世纪以来,传入西藏,遂成为喇嘛教之骨干。至十、十一世纪时,其部分经典已在中国流传并翻译,但在思想上则未产生影响。因此从发达史而言,杂密先兴起,继而纯密集大成,与纯密平行者,为融入印度性力派等教说之左道密教。据传,谓大日如来越三世之一时,于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为自受法乐而宣说大日经,又于真言宫殿宣说金刚顶经,后由金刚萨埵结集之(日本台密谓阿难亦参加)。后于佛陀入灭后约八百年顷,龙猛(龙树)菩萨施咒于七粒白芥子,以之打开十六丈(表示金刚界之十六菩萨)南天竺之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两部大经(台密则称大日经系于铁塔外由文殊菩萨所传授)。后龙猛传予龙智,复经七百年左右(相传龙智岁寿七八百年),再授大经于善无畏。故密教以龙猛为开山祖师,根本教典为大日经及金刚顶经,信奉之教主系大日如来(大毗卢遮那佛),与释尊之说法不同,故自称为金刚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印度密宗」印度密宗男子瑜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什么的岩石」填空题什么的岩石
    上一篇:「晚安心语正能量」晚安心语正能量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