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的风格特点

2022-10-25 18:09:00 发布: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
热度:46

蒙古舞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舞蹈,这类舞蹈柔和了牧民日常生活的生活状态,从而展现出一种浑厚、豪迈,但又带有一定含蓄和豪迈的特点。蒙古族的舞蹈文化主要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及其他娱乐休闲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代,蒙古族有不少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熊舞、鹿舞、狮子舞等。随着一代代的完善,蒙古民间舞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

科尔沁“博”舞,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

下一篇:戏雪和滑雪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腹式呼吸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