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022-11-05 10:10:1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73

今天我们来聊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以下6个关于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 春天到了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知识你知多少?
  •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应该如何预防?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爸爸妈妈们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2.注意卫生,孩子经常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必要是要进行消毒。

    3.宝宝的玩具要定时消毒,或者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4.平时家长注意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小孩子喝生水或是吃生冷食物或者吃生的食物,这些东西容易携带病菌。

    5.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6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7. 少让孩子接触小动物。

    8. 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9.规律的生活作息,强硬的身体素质,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能增强免疫功能水平,提高抵抗力,这才是长久、稳定的防病措施。

    手足口不可怕,大部分手足口预后良好,但是每年发病率却很高,所以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希望爸爸妈妈要重视!

    春天到了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疾病传染性最旺盛的季节,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也逐渐增多,而手足口病就是这样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此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以1-2岁的幼儿较多。该病发疹前常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的指(趾)甲周围及足跟的侧缘出现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几乎在皮疹出现的同时,在口腔也出现一些疼痛性水疱,并迅速破溃呈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周围绕以红晕。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婴幼儿传染性疾病,当然应以预防为主。其主要措施有: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至皮疹消退;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可肌肉注射r-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增强肌体抗病能力;教育孩子勤洗手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若已经发病,应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溃疡可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外用。另选用中药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或甘草煎服,也有较好效果。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主。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6.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手足口病

    是否手足口病,关键是看当地有无流行的情况和接触史,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加上皮疹,诊断基本成立,皮疹表现为不痛、不痒、以口腔黏膜、手、臀、足的皮肤为分布特点;血象在出疹期也可能高、也可能低,没有特异性,应该先观察咽部的有无疱疹和咽部充血的程度;麻疹疫苗接种一般不会立即出现皮疹,如果没有发热,对麻疹、对麻疹疫苗过敏的诊断都不典型;下面是卫生部最近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一起学习一下,会对大家有帮助的: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答: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答: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2010.6.24

    手足口病的知识你知多少?

    手足口病是全球都有的一种传染病,而我们国家在08年安徽阜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后,就把手足口病定为法定传染病。进行严格的监测。

    关于手足口病家长问得比较多的是以下七个问题:

    1、孩子得过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后就不会被传染了?

    非常遗憾,手足口病和流感一样,是一种多变的疾病,现在发现有20多病毒可能会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比如这次孩子得过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下次可能还会得柯萨奇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2、孩子是怎么会被传染上的?

    幼儿园是手足口病高发的地方,比如今天有个小朋友请假,说得了手足口病,其实昨天,前天这个孩子身上就已经有手足口病病毒了,很可能过几天就会陆陆续续有孩子也因为这个病请假。

    3、为什么孩子容易得手足口病?

    20多种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最喜欢5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免疫力还比较差,比较好欺负。而幼儿园孩子多,你传染我,我传染他更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流行。

    而幼儿园更好加承担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的工作,比较日常按上级卫生部门进行相关的消毒工作,孩子的杯子餐具分开等等一定要做好。

    4、孩子得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不同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症状可能会点不太一样。有些疹子明显有些疹子不太明显。有些孩子还会得疱疹型咽峡炎。

    一般共同的症状就是发烧,在手心,脚底,臀部会出现疹子。可能还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

    5、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如果是一般的轻型的手足口病不用住院,可以去医院确诊后回家护理。

    如果孩子体温高过39度,退烧效果不好,孩子出现了头疼,呕吐,站立或坐位不稳,呼吸比较快。可能提示孩子得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属于重症的手足口病,建议及时带到医院去住院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6、手足口病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不要出去了,家里孩子用的所有东西,无论是杯子,毛巾,餐具,玩具,衣服都要注意消毒,甚至了孩子拉了大小便后她的坐便器也要注意消毒。

    手足口病高发期就不要带孩子出去人多的地方了。

    孩子一定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用洗手液洗手。

    给孩子喝煮开的开水,不要喝生水。

    7、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16年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针对5岁以下孩子,主要预防的是容易引起重症的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家长在孩子6个月后尽早注射。早接种早预防。

    关于手足口病,你有什么想说的?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DbAlMtL1rzelRlA7asHrg

    提取码: vjhw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讲述了手足口病的特点、症状、传播途径、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和预防等方面知识,对于人们认识、预防、阻击手足口病具有积极意义。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语言通俗易懂,并配以40多幅精美的手绘插图,可读性较强。作者是广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团队,其中,何剑峰、孙立梅作为省疾控中心的首席防控专家,他们以幽默好玩的语言风格告诉广大读者: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产科专家咨询网」北京产科咨询网在线医生
    上一篇:「口苦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口腔苦涩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