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八因子」凝血八因子缺乏是什么病

2022-11-05 00:35: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122

今天我们来聊聊凝血八因子,以下6个关于凝血八因子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凝血因子8(罗马数字打不来)的作用是什么
  • 凝血八因子的引发事件
  • 第八因子的凝血因子
  • 第八因子是什么?
  • 食用水果和蔬菜能补充凝血八因字了
  • 第八因子的主要特性
  • 凝血因子8(罗马数字打不来)的作用是什么

    8因子又叫做抗血友病因子。活化的9因子在钙离子作用下可与活化的8因子在活化的血小板膜磷脂表面结合成复合物,即内源性途径因子10酶复合物,可进一步激活10因子。

    人体凝血与抗凝的调节途经很多与8因子有关。

    凝血八因子的引发事件

    由于凝血八因子需要从血液中制备,那么和其它血液制品一样,会有血制品污染,这些问题,曾经在我国比较严重,我国曾经出现的一些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感染,都是和献血以及血制品污染有关,通过严格的限制献血员和严格的检测,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有了改善,但是提高血液安全意识,减少输血尤其是全血输血和血浆使用,还是应该加强医学教育。  2009年9月10日媒体报道:受伤流血不止,走路也要小心翼翼,患有血友病的余勇(化名),从小就过着这种生活。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注射一种名叫“凝血八因子”、止血效果极好的血制品,不料,这个神奇的药品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希望,反而使他陷入更大的绝望中。在1998年以后,全国陆续出现百余名血友病患者感染艾滋,他们怀疑,是因为使用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未作病毒去除灭活处理的八因子而感染了艾滋病。在佛山,包括余勇在内,共有三名患者,他们状告上生所一案,2009年9月9日在禅城区法院一审开庭,这也是国内同类案件的首度开庭。案件审理了一上午,暂未作出宣判。

    第八因子的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它们部分由肝生成。可以为香豆素所抑制。为统一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号, 有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Ⅻi等,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 VI 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

    第八因子是什么?

    在血友病中常见的就是第八因为缺乏所引起的,又称血友病甲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这一组疾病并不罕见,其发病率为5~10/10万,以血友病甲较为常见。其共同特点为终身轻微损伤后有长时间出血的倾向。

    详见下面:

    1、血友病简介: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液中先天缺乏某种因子,根据缺乏因子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血友病甲(缺乏凝血因子Ⅲ,又称血友病A)、血友病乙(缺乏凝血因子Ⅸ,又称血友病B)和血友病丙(缺乏凝血因子Ⅺ)。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均属X性联隐性遗传,一般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血友病丙较少见,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通常所说的血友病是指血友病甲。

    2、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这一组疾病并不罕见,其发病率为5~10/10万,以血友病甲较为常见。其共同特点为终身轻微损伤后有长时间出血的倾向。

    [病因] 血友病甲和乙均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血友病丙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性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或传递疾病。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而引起血液 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因子Ⅷ是一种大分子复台物:即由小分子量的具凝血活性的Ⅷ:C和大分子量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日子(vOn Wiliehrand Factor;VWF)所组成,其中Ⅷ:C的含量很低,仅占因子Ⅷ复合物的1%。Ⅷ:C是一种水溶性球蛋白,80%由肝合成,余20%由脾、肾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其活性易被破坏,在37℃储存24小时后可丧失50%。血友病甲患者Ⅷ:C减低或缺乏的机理尚未明了。VWF为因子Ⅷ的载体,它具有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的功能,当VWF缺乏时,则可引起出血和因子Ⅷ缺乏。

    因子Ⅸ是一种由肝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因子Ⅺ也是在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输适量储存血即可补充因子Ⅺ。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是本组疾病的主要表现,终生于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有长时间出血倾向,但血友病丙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

    血友病甲和乙可在新生儿期发病,但大多在2岁时发病。前者出血程度的轻重与其血浆中的Ⅷ:C活性高低有关:活性为0~1%者为重型,患者自幼年起即有自发性出血、反复关节出血或深部组织(肌肉、内脏)出血,并常导致关节畸形;2%~5%者为中型,患者于轻微损伤后严重出血,自发性出血和关节出血较少见;6%~20%者为轻型,患者于轻微损伤或手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但无自发性出血或关节出血;20%~50%为亚临床类型,仅于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有渗血现象。

    血友病乙型的出血症状及轻重分型与血友甲相似,因子Ⅸ活性少于2%者为重型,很罕见;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状大多较轻。

    血友病丙较为少见,杂合子患儿无出血症状,只有纯合子者才有出血倾向。出血多发 生于外伤或手术后,自发性出血少见。患者的出血程度与因子Ⅺ的活性高低并不相关,有些患者的因子Ⅺ活性仅为1%,但出血症状不严重;而有些患者的因子Ⅺ活性虽为20%,却可有严重出血。本病患者常合并Ⅴ、Ⅶ等其他因子缺乏。

    实验室检查 血友病甲、乙、丙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特点是:①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②凝血酶原消耗不良;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④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 常。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

    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进一步鉴别三种血友病,可作 纠正试验,其原理为:正常血浆经硫酸钡吸附后尚含有因子Ⅷ和Ⅺ,不含因子Ⅸ,正常血清含有因子Ⅸ和Ⅺ,不含因子Ⅷ。据此,如患者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时间被硫酸钡吸附后的正常血浆所纠正,而不被正常血情纠正,则为血友病甲;如以上两试验被正常血清所纠正而不被硫酸钡吸附的正常血浆纠正,则为血友病乙;若以上两试验可被正常血清和硫酸钡吸附正常血浆所纠正,则为血友病丙。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Ⅷ:C、因子Ⅸ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乙有诊断意义。

    [治疗] 本组疾病尚无根治疗法。

    一、预防出血 自幼养成安静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外伤出血,尽可能避免肌肉注射,如因患外科疾病需作手术治疗,应注意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输血或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二、局部止血 对表面创伤、鼻或口腔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或用纤维蛋白泡沫、明胶海绵沾鲜血或血浆局部压迫止血,亦可用棉球或纱布沾组织凝血活酶或凝酶敷于伤口处。早期关节出血者,宜卧床休息,并用夹板固定肢体,放于功能位置,亦可用局部冷敷,并用弹力绷带缠扎。关节出血停止、肿痛消失时,可作适当体疗,以防止关节畸形,严重关节畸形可用外科矫形治疗。 三、替代疗法 本疗法的目的是将患者所缺乏的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以治疗或预 防出血。

    1、输新鲜全血 采血后6小时内输给患者,剂量为1rn1/kg,可提高患者血中因子Ⅷ10%。因子Ⅷ的半衰期为12~14小时,其活性在每次输血后48~72小时已大多消失,故其疗效仅能维持2天左右。输血适用于轻症患者。

    2、输血浆 血友病甲患者宜输新鲜血浆,按1m/kg输注可提高因子Ⅷ水平2%,血友病乙患者可输储存5天以内的血浆,一次输入量不宜过多,以10ml/kg为宜。

    3、冷沉淀物 系从冰冻新鲜血浆中分出,含浓缩的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通常以400ml血中冷沉淀物含因子Ⅷ100单位(U)计算(因子Ⅷ每单位相当于1mI正常新鲜血浆所含的因子Ⅷ量),输入1U/kg可提高血中因子Ⅷ浓度2%。根据出血的轻重程度不同,止血所需的因子Ⅷ浓度亦有差异,而且常需每隔12小时反复输入,以维持因子Ⅷ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

    4、因子Ⅷ、Ⅸ浓缩剂 为干冻制品。按每1U/kg输入因子Ⅷ,可提高血浆内因子Ⅷ活性约1%,但输同样剂量的因子Ⅸ仅可提高其活性0.5%~1%。输入这两种因子的任何一种需每隔12小时1次,以维持血浆中有效浓度,控制出血。

    四、药物治疗 ①凝血酶原复合物:含有因子Ⅸ,适用于治疗血友病乙;②1-脱氨-8-精氨酸加压素(DDAVP):有提高血浆内因子Ⅷ活性和抗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轻型血友病甲患者,减轻其出血症状,剂量为0.2~0.3u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此药能激活纤溶系统,故需与6-氨基已酸或止血环酸联用,此药亦可配成滴鼻剂(1300ug/ml),每次滴0.25m1,亦有提高因子Ⅷ活性的作用;③其他:雄性化激素达那唑(danazol)和女性避孕药复方炔诺酮均有减少血友病甲患者的出血作用,但其疗效均逊于替代疗法。

    五、基因治疗 血友病乙的基因疗法己获成功。

    [预防] 根抿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对患者的家族成员需进行筛查,以确定其中病人和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有关本组疾病的遗传咨询,使他们了解遗传规律。对家族中的孕妇要采用基因分析法进行产前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甲患者,可及时终止妊娠。

    食用水果和蔬菜能补充凝血八因字了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它们 部分由肝生成。可以为香豆素所抑制。为统一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号。有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Ⅻi等,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 VI 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

    第八因子,又叫抗血友病球蛋白,一种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有2332个氨基酸残基,在人体内的半衰期8-12小时。作为凝血过程中的辅助因子参与凝血。没有治愈的方法,输新鲜血浆可以暂时止血。

    若流血不止,是因为他们缺乏凝血因子VIII——俗称“第八因子”。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多为男性。而出血部位集中于关节、肌肉和内脏。其中,关节反复出血导致骨骼变形,肌肉萎缩。而内脏和颅内出血则会危及生命。 这是血友病的表现,是一种遗传病,目前没有办法治愈,可吃些止血药来控制症状。

    正常人血浆中的Ⅷ因子是一种分子量高达100万-200万的糖蛋白。含低分子量及高分子量两种成分。低分子量具有凝血活性(Ⅷ∶C),而高分子量成分具有Ⅷ因子的相关抗原(Ⅷ R:Ag)及VW因子(ⅧR∶VWF)。这三种成分的合成部位,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位点及遗传方式均不相同,Ⅷ∶C由肝脾或单核细胞所合成,受X染色体遗传 控制,在血友病甲中Ⅷ∶C活性降低,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ⅧR∶Ag及ⅧR∶VWF由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合成,由常染色体遗传。正常血浆VWF值 为10mg/L,其活性由一系列血浆多聚体产生,多聚体的分子量约40万-2000万以上。存在于血浆,血小板内及血管内皮下,血浆VWF浓度轻度下降或高分子量多聚体选择性丧失,可使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在VWD患者中缺乏这两种成分,或表现为这两种成分的分子结构异常,Ⅷ因子高分子的各种生理活性异常,Ⅷ∶C功能也有相应的影响。ⅧR∶Ag中含有低、中、高分子量不同的聚合物,构成VWD的不同亚型。ⅧR∶Ag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与血小板的特殊受体 结合可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层,维持正常的出血时间。故本病可能是由于Ⅷ因子的高分子部分有缺陷,或是整个因子Ⅷ复合物的缺陷所引起。最近发现VWD的纤维蛋白 溶解作用也有缺陷。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的饮食:

    1、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患者的饮食应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来增、加自己抵抗疾病的能力。

    2、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患者应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疾病反复发作。

    3、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患者应多喝煲黄豆粥,因为大豆是高蛋白质的食物,血因子是凝血的蛋白质组成部分,缺乏凝血因子会导致出血和伤口无法愈合,所以要补充蛋白质。而且,午餐和晚餐,我们都会煮得清淡一点,这些食物对身体的刺激比较小。

    4、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橙子等等。水果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造血的功能

    第八因子的主要特性

    普通因子

    因子 I, 纤维蛋白原

    因子 II,凝血素

    因子 III,凝血酶原酶

    因子 IV,钙(Ca2+) 因子

    因子 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因子 VII,转变加速因子前体,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辅助促凝血酶原激酶

    因子 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 (AHG A),抗血友病因子A (AHFA),血小板辅助因子 I,血友病因子 VIII 或 A,第八因子

    因子 IX,抗血友病球蛋白B (AHG B),抗血友病因子B (AHF B),血友病因子 IX 或 B

    因子 X,ST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

    因子 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 XII,HAGEMAN因子, 表面因子

    因子 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

    辅助凝血因子

    FITZGERALD因子

    FLETCHER因子 (激肽释放酶原)

    von-Willebrand-因子

    被取消资格的凝血因子

    因子 VI,促凝血球蛋白:其实是活化后的第五因子。

    这些因子共同作用,会导致凝血。

    如果一种或多种凝血因子缺失,会导致“血友病”:血液病,血友病。 第八因子在肝脏中合成,有2332个氨基酸残基,在人体内的半衰期8~12小时。作为凝血过程中的辅助因子参与凝血。没有治愈的方法,输新鲜血浆可以暂时止血。

    若流血不止,是因为他们缺乏凝血因子VIII——俗称“第八因子”。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多为男性。而出血部位集中于关节、肌肉和内脏。其中,关节反复出血导致骨骼变形,肌肉萎缩;而内脏和颅内出血则会危及生命。这是血友病的表现,是一种遗传病,现今医疗技术还没有办法治愈,可吃些止血药来控制症状。

    2007年,被10万中国血友病患者称为“救命药”的凝血八因子,不断断货,而且是全国范围的。两年过去了,这一状况没有任何缓解。 在血友病中,80%的病人患有血友病A,该类病人主要缺少正常人所拥有的凝血因子Ⅷ。

    FⅧ基因位于X 染色体长臂末端(Xq28), 长为186kb,由26个外显子组成,其中第l4号外显子为3.1 kb,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外显子之一。FⅧ mRNA长9kb,编码一条由2351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多肽.去除N端l9个残基的个信号肽后,成熟蛋自由2332氨基酸组成。氨基酸顺序分析表明,FⅧ 蛋白由3个A 结构域,一个B结构域及2个C结构域组成。各区的排列顺序为A1-A2-B-A3-C1-C2 ,从血浆中及从重组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的FⅧ 是由两条肽链所组成, 重链由A1-A2-B或A1-A2组成, 分子量为90~200kDa 不等; 轻链由A3-C1-C2所组成,分子量为80kDa,二条肽链间由Ca2+连接。研究表明,B结构域对FⅧ的凝血活性并非必需。

    正常人血浆中的Ⅷ因子是一种分子量高达100万~200万的糖蛋白,含低分子量及高分子量两种成分。低分子量具有凝血活性(Ⅷ∶C),而高分子量成分具有Ⅷ因子的相关抗原(ⅧR:Ag)及VW因子(ⅧR∶VWF),这三种成分的合成部位,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位点及遗传方式均不相同,Ⅷ∶C由肝脾或单核细胞所合成,受X染色体遗传控制,在血友病甲中Ⅷ∶C活性降低,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ⅧR∶Ag及ⅧR∶VWF由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合成,由常染色体遗传。正常血浆VWF值为10mg/L,其活性由一系列血浆多聚体产生,多聚体的分子量约40万~2000万以上,存在于血浆,血小板内及血管内皮下,血浆VWF浓度轻度下降或高分子量多聚体选择性丧失,可使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在VWD患者中缺乏这两种成分,或表现为这两种成分的分子结构异常,Ⅷ因子高分子的各种生理活性异常,Ⅷ∶C功能也有相应的影响。ⅧR∶Ag中含有低、中、高分子量不同的聚合物,构成VWD的不同亚型。ⅧR∶Ag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与血小板的特殊受体结合可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层,维持正常的出血时间,瑞斯托霉素和ⅧR∶VWF对血小板的作用是与血小板的受体有关。本病患者的Ⅷ∶C和ⅧR∶Ag,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当输入因子Ⅷ提纯制剂后,患者的出血时间在短时有所缩短,而Ⅷ∶C则6~24小时后才上升。认为正常的ⅧR∶Ag有稳定Ⅷ∶C的作用,当ⅧR∶Ag缺乏时即可影响Ⅷ∶C的活性,故本病可能是由于Ⅷ因子的高分子部分有缺陷,或是整个因子Ⅷ复合物的缺陷所引起。发现VWD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也有缺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凝血八因子」凝血八因子缺乏是什么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蛇肉能吃吗」蛇肉能吃吗
    上一篇:「阿奇」阿奇霉素什么时候吃比较好